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157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制备工艺,具体为一种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溶解葛根药材粉;步骤2:利用葡萄糖、酵母膏、磷酸氢二钾、玉米粉、蒸馏水制备培养基并杀菌,将茯苓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上活化;步骤3:葛根基质灭菌,接种茯苓菌株并发酵;步骤4:发酵后的液体烘干,加入甲醇溶液中超声萃取,离心,取上清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具有协同作用的葛根及茯苓进行发酵,研制出可产生增强疗效的最佳药对组合,并发现经过发酵后,总黄酮及葛根素含量均有所提高。含量均有所提高。含量均有所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制备工艺,具体为一种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9年新发布的第9版糖尿病概览(Diabetes Atlas)显示2019年全球20~79岁人群中约4.63亿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属于中医所述“消渴”的范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久远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0003]葛根,性甘凉,有辛凉解肌、升阳运脾、生津止渴之功,早在《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其重视葛根对消渴的治疗作用,故列之于首,并明确治疗消渴可通过升发脾胃清气及生津的方法。历代用葛根来治疗消渴病的方剂也不乏其例,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配伍。如孙思邈《千金翼方》中的葛根丸即是以葛根为主药的治消渴方;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玉液汤配伍葛根来治疗消渴。葛根升阳运脾,可扶助脾胃运化功能,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包括血糖等),布散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这也是其治疗消渴的重要机理之一。
[0004]中药葛根的主要功效成分为黄酮、香豆素、皂苷和多糖等,在抗糖尿病方面,尤以葛根素研究最多。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异黄酮活性成分,其化学名称为4,7

二羟基
‑8‑
C

β

D

葡萄糖基异黄酮。临床与实验研究已证实葛根素既有降糖降脂的作用,又有改善微循环及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舒缩功能的作用[1]。葛根素治疗T2DM,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缓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改善IR。以往的文献多数以探讨葛根素改善IR为主,其改善IR的可能基质为:

通过下调糖原合成酶激酶

3(GSK

3)及上调蛋白激酶B(PKB)等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通过调节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表达及转位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通过骨骼肌纤维组成成分的变化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近年来有文献针对葛根素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及基质进行了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生长,并减少凋亡,增强胰岛β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使受损胰岛细胞得以修复并恢复功能。我们在前期也对葛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其针对糖尿病容易出现的“痰浊”证候有缓解作用,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提取物葛根素具有降血糖、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等作用。
[0005]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有利水渗湿,补脾建中,安心宁神之功效,有很强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既是中药,又属于药用真菌。《神农本草经》中将茯苓归为药中上品,有“久服安魂魄,养神,不饥”的作用。祖国医学中用茯苓治疗消渴由来已久,西汉刘向撰写的《别录》中提到茯苓可以"止消渴,
……
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太平圣惠方》中的白茯苓丸,将白茯苓与黄连、人参、熟地等药物配伍,用以治疗“消中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的“肾消”。药理学研究发现茯苓主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类和多糖。近年来,亦有大量文献报道茯苓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并有实验证明茯苓多糖具有降血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通过将具有协同作用的葛根及茯苓进行发酵,研制出可产生增强疗效的最佳药对组合,其总黄酮及葛根素含量均有所提高。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葛根基质的制备:利用粉碎机将葛根饮片进行粉碎,然后通过60目筛筛选药材粉末。分析天平称取葛根药材粉末10g放于250mL锥形瓶中,同时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备用。
[0008]步骤2:茯苓菌株的活化:分析天平精密称取葡萄糖1.000g、酵母膏0.250g、磷酸氢二钾0.375g、玉米粉0.500g,加入蒸馏水溶解于250mL锥形瓶中。该培养基置于121℃立式加压蒸气灭菌器中2h灭菌,待灭菌锅气压降至常压之后,打开灭菌锅,将培养基取出并冷却。经浓度为75%乙醇消毒后,打开紫外灯照射30min,进行无菌操作。调配浓度为2
×
106cfu/ml茯苓菌株液20

30
µ
l,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基4层纱布和两层报纸封口,用粗棉线扎紧,在温度为28℃、转速为150r/min的摇床上活化四天,无光照,得到液态的活化茯苓菌株。
[0009]步骤3: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葛根基质置于121℃高压灭菌锅中灭菌2h,将其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备用。待基质冷却后,用移液枪精密移入相应容量的活化茯苓菌株。剩余的活化茯苓菌株高温灭活后弃掉,将接种后的葛根基质用4层纱布和两层报纸封口并置于温度为28℃、转速为150r/min的摇床上发酵,无光照。所有实验设定三组平行样品。
[0010]步骤4:发酵样品处理:将发酵后的液体完全倒入蒸发皿中,置于烘干机中并设置温度60℃,完全干燥后取出,收集干燥物,称重后用研钵研细,低温干燥环境保存,备用。用分析天平称取1g发酵粉末于离心管中,加入10毫升浓度为70%的甲醇溶解于离心管内,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萃取30分钟后,放离心机中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即为萃取液。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
[0011]本专利技术将具有协同作用的葛根及茯苓进行发酵,研制出可产生增强疗效的最佳药对组合,并发现经过发酵后,总黄酮及葛根素含量均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葛根基质加水量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茯苓菌株接种量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发酵天数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葛根基质的制备:利用粉碎机将葛根饮片进行粉碎,然后通过60目筛筛选药材粉末。分析天平称取
葛根药材粉末10g放于250mL锥形瓶中,同时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备用。
[0014]步骤2:茯苓菌株的活化:分析天平精密称取葡萄糖1.000g、酵母膏0.250g、磷酸氢二钾0.375g、玉米粉0.500g,加入蒸馏水溶解于250mL锥形瓶中。该培养基置于121℃立式加压蒸气灭菌器中2h灭菌,待灭菌锅气压降至常压之后,打开灭菌锅,将培养基取出并冷却。经浓度为75%乙醇消毒后,打开紫外灯照射30min,进行无菌操作。调配浓度为2
×
106cfu/ml茯苓菌株液20

30
µ
l,接种在培养基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茯苓菌株为:拉丁学名:Wolfiporia cocos,中文译名:茯苓菌,保藏编号: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葛根基质的制备:将葛根饮片粉碎,溶于蒸馏水中备用;步骤2,茯苓菌株的活化:取葡萄糖、酵母膏、磷酸氢二钾、玉米粉溶于蒸馏水中,并置于121℃立式加压蒸气灭菌器中2h灭菌,灭菌后冷却,经乙醇消毒后,用紫外灯照射30min,将茯苓菌株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基封口,在温度为28℃、转速为150r/min的摇床上活化四天,无光照,得到活化茯苓菌株;步骤3,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步骤1获得的葛根基质置于121℃高压灭菌锅中灭菌2h,基质冷却后,移入活化茯苓菌株,接种后的葛根基质封口并置于温度为28℃、转速为150r/min的摇床上发酵,无光照,得到活化茯苓菌株;步骤4,发酵样品处理:将步骤3所得发酵后的液体烘干,收集干燥物,研细;将发酵粉末置于离心管中,加入甲醇溶解,超声萃取30min后,离心20min,取上清液即为萃取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葛根饮片粉碎后,通过60目筛筛选药材粉末,称取葛根药材粉末10g放于250mL锥形瓶中,同时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备用;所述步骤2中,称取葡萄糖1.000g、酵母膏0.250g、磷酸氢二钾0.375g、玉米粉0.500g,加40

120mL蒸馏水溶解于250mL锥形瓶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葛根为基质的茯苓发酵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津雷晓蕾闫世琛王永辉陈燕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