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156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7
本申请公开一种脉冲消融装置,包括:外管以及穿设于所述外管中并可相对所述外管轴向运动的内管的消融导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中的每一电极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端的近端结构,固定于所述内管远端的远端结构,以及联结于所述近端结构和远端结构之间的连杆结构;其中,所述内管上设置有缓冲结构;本申请利用在内管上设置有用于在电极组件从收缩状态向膨胀状态转换时减缓电极组件的膨胀速度的缓冲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操作人员因牵引内管的力过大或过快时,产生电极球膨胀过快或过大而容易伤害人体组织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消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脉冲消融系统的脉冲消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生理治疗领域,利用消融导管传递能量并进行组织消融是常见手段。消融导管头端(远端)插入心脏到达对应的治疗靶点位置后,通过消融导管尾端(近端)连接的能量平台发送能量介质(如射频、超声、脉冲等能量)到消融导管头端上的能量输送电极,电极与组织贴靠后将能量传递给组织,对组织进行消融。
[0003]当前阶段普遍应用的消融方式包括射频,超声或者冷冻等,这些消融方式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也有相应的局限性,例如消融能量对消融区域组织的破坏缺乏选择性,且依赖于导管的贴靠力,可能对邻近的食管、冠状动脉和膈神经等造成的损伤等等。为此,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消融方式以期实现持久性肺静脉隔离且不伤及毗邻组织的目的是业界近期的研究热点,除了应用带压力感应并依据消融指数(AI)或损伤指数(LSI)进行精准安全的射频消融以外,近两年来的高功率短时间(HPSD)新型消融新方法也显示出其高效安全的一面,即脉冲电场(Pulse Field Ablation,简称PFA)消融技术,特别是随着新型脉冲电场非热能能量的初始应用显示出较优的临床效果以来,围绕PFA产品的各种研究就日益增多。
[0004]目前常见的脉冲电场消融导管采用常规的环状电极,比如在一个环形载体上间隔设置电极片以接近例如肺静脉部位的待消融组织,该类环状电极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在实际消融手术中,也常常因其环状结构的扩张程度不易调节或者对医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操作要求而达不到理想的消融效果;再有,在消融导管的远端设置条状球笼电极以弥补环状电极的缺陷,但该类条状球笼电极相互之间没有联结,虽然容易收拢,但往往在操作中发生相邻电极误碰的情况,再者,业界也提出网状结构的球笼电极,该网状结构的球笼电极虽然稳定,但在手术中,将该球笼电极从输送器的导管内释放出来时膨胀的电极球因膨胀过快或过大而容易伤害人体组织的现象或者术后将其收拢至导管内时,也会因牵引内管的力过大或过快时而导致电极不易被收拢进输送器的导管管内。是故,如何提出一种可降低操作人员力度控制难度的内管结构,已然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相关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消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球笼电极从输送器的导管内释放出来时膨胀的电极球因膨胀过快或过大而容易伤害人体组织的现象;以及术后将其收拢至导管内时也会因牵引内管的力过大或过快时而导致电极不易被收拢进输送器的导管管内等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公开一种脉冲消融装置,包括:消融导管,自近端朝向远端延伸的外管以及穿设于所述外管中并可相对所述外管轴向运动的内
管;其中,所述内管上设置有缓冲结构;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多个电极元件,每一电极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端的近端结构,固定于所述内管远端的远端结构,以及联结于所述近端结构和远端结构之间的连杆结构;其中,所述内管的缓冲结构在所述电极组件从收缩状态向膨胀状态转换时减缓所述电极组件的膨胀速度。
[000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朝向近端方向运动时,所述内管的近端部分的初始速度大于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的初始速度。
[000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为一体成型在所述内管上的轴向弹性结构或轴向弹性材料。
[000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向弹性结构为弹簧结构。
[00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一体成型在所述内管对应所述电极组件的近端至远端的区段,一体成型在所述内管中间区段,或者一体成型在临近所述内管近端的区段。
[00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包括用于穿设在所述外管中并从其近端朝向远端延伸至所述外管远端部分的光滑段,探出所述外管位于其远端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组件远端的固定段,以及形成于所述光滑段及固定端之间的缓冲结构。
[00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电极组件远端相对所述内管位移的限位结构。
[00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为自近端朝向远端管径减小的弹簧结构。
[001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为自近端朝向远端管径减小的管体。
[001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为套设在所述内管对应所述电极组件的近端至远端的区段上的压缩弹簧。
[001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元件,每一电极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端的近端双杆结构以及固定于所述内管远端的远端双杆结构,以及联结于所述近端双杆结构和远端双杆结构之间的单杆结构。
[001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的每一电极元件的单杆结构在所述电极组件从膨胀状态向收缩状态转换时提供收缩牵引力;以及在所述电极组件从收缩状态向膨胀状态转换时提供膨胀偏置力。
[001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近端双杆结构包括近端限位杆、以及自所述近端限位杆分叉形成且互相对称的第一近端杆及第二近端杆;所述远端双杆结构包括远端限位杆、以及自所述远端限位杆分叉形成且互相对称的第一远端杆及远二近端杆。
[001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近端杆的远端与其第一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近端杆的远端相联结;所述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近端杆的远端与其第二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近端杆的远端相联结。
[002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远端杆的近端与其第一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远端杆的近端相联结;所述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远端杆的近端与其第二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远端杆的近端相联结。
[002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一电极元件中的单杆结构的近端与所述电极元件第一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近端杆的远端相联结;其远端所述电极元件第二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近端杆的近端相联结。
[002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元件,每一电极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端的正向分支结构以及固定于所述内管远端的反向分支结构,以及联结于所述正向分支结构和反向分支结构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杆结构;其中,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轴向运动时带动所述电极组件在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转换。
[002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的每一电极元件的正向分支结构及反向分支结构相对运动时以使所述消融电极元件在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转换,所述至少一个连杆结构在收缩状态向所述正向分支结构及反向分支结构提供收缩牵引力或在扩张状态向所述正向分支结构及反向分支结构提供膨胀支撑力。
[002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电极元件的正向分支结构包括近端限位杆、以及自所述近端限位杆正向分叉且互相对称的第一近端杆及第二近端杆、自所述第一近端杆正向分叉且互相对称的第三近端杆及第五近端杆、以及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融导管,自近端朝向远端延伸的外管以及穿设于所述外管中并可相对所述外管轴向运动的内管;其中,所述内管上设置有缓冲结构;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多个电极元件,每一电极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端的近端结构,固定于所述内管远端的远端结构,以及联结于所述近端结构和远端结构之间的连杆结构;其中,所述内管的缓冲结构在所述电极组件从收缩状态向膨胀状态转换时减缓所述电极组件的膨胀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朝向近端方向运动时,所述内管的近端部分的初始速度大于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的初始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为一体成型在所述内管上的轴向弹性结构或轴向弹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弹性结构为弹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一体成型在所述内管对应所述电极组件的近端至远端的区段,一体成型在所述内管中间区段,或者一体成型在临近所述内管近端的区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用于穿设在所述外管中并从其近端朝向远端延伸至所述外管远端部分的光滑段,探出所述外管位于其远端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组件远端的固定段,以及形成于所述光滑段及固定端之间的缓冲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电极组件远端相对所述内管位移的限位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为自近端朝向远端管径减小的弹簧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自近端朝向远端管径减小的管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为套设在所述内管对应所述电极组件的近端至远端的区段上的压缩弹簧。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元件,每一电极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端的近端双杆结构以及固定于所述内管远端的远端双杆结构,以及联结于所述近端双杆结构和远端双杆结构之间的单杆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的每一电极元件的单杆结构在所述电极组件从膨胀状态向收缩状态转换时提供收缩牵引力;以及在所述电极组件从收缩状态向膨胀状态转换时提供膨胀偏置力。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双杆结构包括近端限位杆、以及自所述近端限位杆分叉形成且互相对称的第一近端杆及第二近端杆;所述远端双杆结构包括远端限位杆、以及自所述远端限位杆分叉形成且互相对称的第一远端杆及远二近端杆。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近端杆的远端与其第一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近端杆的远端相联结;所述
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近端杆的远端与其第二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近端杆的远端相联结。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远端杆的近端与其第一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远端杆的近端相联结;所述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远端杆的近端与其第二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远端杆的近端相联结。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脉冲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元件中一电极元件中的单杆结构的近端与所述电极元件第一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二近端杆的远端相联结;其远端所述电极元件第二侧的另一电极元件中的第一近端杆的近端相联结。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陈仕光张俐辉何丰收
申请(专利权)人:洲瓴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