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134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立板靠近横板一端的两个相对板面上分别加工出坡口;将立板固定在横板上方,以使坡口的表面与横板的板面形成焊道连接面;在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一板面的坡口处,按照目标方向,使用自动焊接装置依次焊接根道层及覆盖道层;在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二板面的坡口处,按照目标方向,依次先使用人工焊接根道层,然后使用自动焊接装置焊接覆盖道层,以形成T形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焊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将人工焊接与使用自动焊接装置焊接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焊接效率。焊接效率。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特别是涉及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电焊的方式来焊接厚度大于60mm的特厚钢板T形接头时,通常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或采用自动焊接系统焊接的方式,其中,常见的自动焊接系统有焊接机器人。在人工焊接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作业环境较差,强光及焊接过程产生的废气不利于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且焊接工作量大,焊接效率低。而采用自动焊接系统进行焊接虽可以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焊接效率,但其焊接质量不稳定。因此,当前缺少一种可以同时兼顾焊接质量与焊接效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T形接头的焊接的方法,所述T形接头为将立板垂直焊接至横板所形成的接头,包括:在所述立板靠近所述横板一端的两个相对板面上分别加工出坡口;将所述立板固定在所述横板上方,以使所述坡口的表面与所述横板的板面形成焊道连接面;在所述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一板面的坡口处,按照目标方向,使用自动焊接装置依次焊接根道层及覆盖道层;在所述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二板面的坡口处,按照所述目标方向,先使用人工焊接所述根道层,然后使用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焊接所述覆盖道层,以形成所述T形接头;其中,所述目标方向是指从所述横板与所述立板之间的表面间距相对小的一端指向相对大的一端的方向。
[0004]可选地,所述覆盖道层包括:所述覆盖道层有多层,多层所述覆盖道层按照所述目标方向依次排列;每一层所述覆盖道层包含多道覆盖道,同一层所述覆盖道层的覆盖道,依次以相互平行且相接的方式焊接在同一表面。
[0005]可选地,使用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焊接所述覆盖道层的过程,包括:在焊接每一层所述覆盖道层的最后一道覆盖道前,空运行所述自动焊接装置,以验证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运行轨迹是否对准焊道熔合线;在所述运行轨迹对准所述焊道熔合线的情况下,焊接该层覆盖道层的最后一道所述覆盖道;在所述运行轨迹未对准所述焊道熔合线的情况下,调整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运行轨迹,之后,焊接该层覆盖道层的最后一道所述覆盖道。
[0006]可选地,调整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运行轨迹,包括:
将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运行轨迹调整至对准所述焊道熔合线,并记录调整偏移量;汇总每一层所述覆盖道层的调整偏移量存储至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调整偏移量用于优化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在焊接下一T形接头时的运行轨迹。
[0007]可选地,在焊接所述根道层与所述覆盖道层的过程中,包括: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在焊接所述覆盖道层时,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焊接参数应为工件预热温度200℃;焊接层间温度150℃

170℃;保护气流量21L/min

25L/min;覆盖道层焊接电流280A;覆盖道层焊接电压28V

31V;焊接速度5.5mm/s

8mm/s;推枪角度10
°
;焊接所述覆盖道层时,开启高低跟踪;覆盖道层干伸长17mm;覆盖道跟踪补偿:

4mm~

2mm;焊道排布类型为多层多道;将气体保护罩覆盖在待焊接的所述T形接头周围,以使所述气体保护罩、所述横板与所述立板三者合围成密闭空间;向所述密闭空间内充入保护气体,以防止所述根道层与所述覆盖道层的表面在焊接过程中氧化。
[0008]可选地,在所述使用人工在所述第二板面的坡口处进行根道焊接,并使用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在所述第二板面的根道上进行覆盖道焊接的步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T形接头表面覆盖一层保温装置,以降低所述T形接头的温降速度。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的系统,包括:坡口加工模块,用于在所述立板靠近所述横板一端的两个相对板面上分别加工出坡口;固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立板固定在所述横板上方,以使所述坡口的表面与所述横板的板面形成焊道连接面;第一焊接模块,用于在所述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一板面的坡口处,按照目标方向,使用自动焊接装置依次焊接根道层及覆盖道层;第二焊接模块,用于在所述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二板面的坡口处,按照所述目标方向,依次使用人工焊接所述根道层,使用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焊接所述覆盖道层,以形成所述T形接头;其中,所述目标方向是指从所述横板与所述立板之间的表面间距相对小的一端指向相对大的一端的方向。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的焊接的方法,包括:在所述立板靠近所述横板一端的两个相对板面上分别加工出坡口;将所述立板固定在所述横板上方,以使所述坡口的表面与所述横板的板面形成焊道连接面;在所述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一板面的坡口处,按照目标方向,使用自动焊接装置依次焊接根道层及覆盖道层;在所述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二板面的坡口处,按照所述目标方向,依次使用人工焊接所述根道层,使用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焊接所述覆盖道层,以形成所述T形接头;其中,所述目标方向是指从所述横板与所
述立板之间的表面间距相对小的一端指向相对大的一端的方向。
[00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通过使用人工焊接第二板面的根道层,使用自动焊接装置焊接第一板面的根道层与覆盖道层及第二板面的覆盖道层,将使用人工焊接与使用自动焊接装置焊接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在部分工序中,将自动焊接装置焊接方式替换成人工焊接方式,借由人工焊接方式提升对T形接头整体焊接质量影响较大的部分焊道的焊接质量,进而实现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焊接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剖面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的步骤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的步骤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焊接装置焊接覆盖道层方法的步骤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自动焊接装置运行轨迹的方法步骤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

立板,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厚钢板T形接头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接头为将立板垂直焊接至横板所形成的接头,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立板靠近所述横板一端的两个相对板面上分别加工出坡口;将所述立板固定在所述横板上方,以使所述坡口的表面与所述横板的板面形成焊道连接面;在所述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一板面的坡口处,按照目标方向,使用自动焊接装置依次焊接根道层及覆盖道层;在所述两个相对板面中的第二板面的坡口处,按照所述目标方向,先使用人工焊接所述根道层,然后使用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焊接所述覆盖道层,以形成所述T形接头;其中,所述目标方向是指从所述横板与所述立板之间的表面间距相对小的一端指向相对大的一端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道层包括:所述覆盖道层有多层,多层所述覆盖道层按照所述目标方向依次排列;每一层所述覆盖道层包含多道覆盖道,同一层所述覆盖道层的覆盖道,依次以相互平行且相接的方式焊接在同一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焊接所述覆盖道层的过程,包括:在焊接每一层所述覆盖道层的最后一道覆盖道前,空运行所述自动焊接装置,以验证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运行轨迹是否对准焊道熔合线;在所述运行轨迹对准所述焊道熔合线的情况下,焊接该层覆盖道层的最后一道所述覆盖道;在所述运行轨迹未对准所述焊道熔合线的情况下,调整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运行轨迹,之后,焊接该层覆盖道层的最后一道所述覆盖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运行轨迹,包括:将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运行轨迹调整至对准所述焊道熔合线,并记录调整偏移量;汇总每一层所述覆盖道层的调整偏移量存储至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调整偏移量用于优化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在焊接下一T形接头时的运行轨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所述根道层与所述覆盖道层的过程中,包括: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在焊接所述覆盖道层时,所述自动焊接装置的焊接参数应为工件预热温度200℃;焊接层间温度150℃

170℃;保护气流量21L/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伟王克伟宋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坤飞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