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09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包括由连接架板和固定贴合板构成的框架支撑;两块固定贴合板的下部分别设置有U型套板一,U型套板一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插杆和连接块一,连接块一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开口插板,开口插板的外侧套装有开口套板,开口插板和开口套板之间由插销连接固定的;开口套板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块二,连接块二上设置有转轴一,转轴一上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开口套板之间铰接有倾斜布置的连接支板,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U型套板二,U型套板二上设置有转轴二,转轴二上铰接有固定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开口插板和开口套板的重合长度调节连接件伸出长度,通过调节开口插板绕插杆旋转角度,适应各种拐角的支撑。各种拐角的支撑。各种拐角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腋角支撑连接技术,具体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泛且方便调节的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轮扣式脚手架是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直插式新型钢管脚手架,具有承载力大,搭建速度快,稳定性强,易于场地管理等特点,在建筑工程装拆轮扣式脚手架时在支撑架腋角处需要使用固定连接件加固,用来增加整体承载力。但是现有的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结构为三角连接架,比如,CN 210395368 U公开了一种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虽然能够固定支撑架的腋角,但是在复杂的建筑脚手架个别拐角处或者楼梯、坡道脚手架搭建处需要用到能够向外翻的连接件,并且各脚手架连接距离不固定,这种固定连接件不具备可调节性,适用面较窄,无法满足复杂拐角处的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泛且方便调节的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包括连接架板和固定贴合板,两块固定贴合板呈对称状设置在两块连接架板的两侧,形成框架支撑;固定贴合板上间隔设置有通孔;两块固定贴合板的下部分别设置有U型套板一,U型套板一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插杆,插杆上套装有位于U型套板一内部的连接块一,连接块一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开口插板,开口插板的外侧套装有开口套板,开口插板和开口套板上均间隔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插销;开口套板远离连接块一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块二,连接块二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通孔,连接块二的通孔内部设置有转轴一,转轴一靠近内侧的一端伸出连接块二,转轴一伸出连接块二处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开口套板之间铰接有倾斜布置的连接支板,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U型套板二,U型套板二的开口方向面向固定贴合板,U型套板二上设置有转轴二,转轴二上铰接有固定连接板。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通过调节开口插板和开口套板的重合长度进而调节装置水平方向的长度,调节开口插板绕插杆旋转角度,从而适应各种不同复杂拐角处的支撑固定连接,使得固定更加牢固稳定。
[0006]②
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能够适用于更多更复杂的连接需求。
[0007]进一步的,支撑杆上间隔设置有固定孔,支撑杆的外部套装有双通滑套,双通滑套上设置有与支撑杆上的固定孔相适应的通孔,双通滑套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通孔由伸入支撑杆固定孔的固定销连接;双通滑套的外侧设置有转轴三,连接支板的上端与转轴三铰接,连接支板的下端设置有活动关节,连接支板通过活动关节与开口套板的
上端面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支撑杆与开头套板的角度调整,使支撑杆适应多种支撑情况。
[0008]进一步的,转轴一上套装有与连接块二固定连接的转轴外套,转轴外套上开设有豁口;支撑杆的底端设有转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在转轴外套的豁口处与转轴一铰接,转动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对称状布置的与转轴外套上的豁口匹配的半圆挡板。通过上述设置,限制了支撑杆的旋转角度,防止支撑杆旋转角度过大影响装置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的,固定连接板的两侧设有外置侧板,两个外置侧板之间设有套框,外置侧板、固定连接板、套框上分别开设有对应的通孔,外置侧板、固定连接板、套框通过所述通孔由固定圆扣连接为一体;套框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栓。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对套框内的杆件进行固定,方便安装、拆卸套框,使支撑杆件适用范围更大,稳定性更强。
[0010]进一步的,固定贴合板上的通孔处设置有固定垫片。通过此设置,使固定贴合板在螺栓固定使更加牢固。
[0011]进一步的,转轴一上设有转盘一;转轴二设有转盘二;转轴三上设有转盘三。通过设置转盘,避免了转轴脱落。
附图说明
[0012]图1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贴合板和开口插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连接支板和开口套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连接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施工示意图;图中:连接架板1;固定贴合板2;固定垫片3;U型套板一4;连接块一5;插杆6;开口插板7;开口套板8;连接块二9;转盘一10;转轴外套11;转动连接板12;支撑杆13;转轴一14;连接梯形板15;U型套板二16;转盘二17;固定连接板18;双通滑套19;固定销20;转盘三21;连接支板22;套框23;半圆挡板24;活动关节25;调节螺栓26;固定圆扣27;外置侧板28。
[00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参见图1至图6,一种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主要由连接架板1、固定贴合板2、开口套板8、支撑杆13、连接支板22、固定连接板18构成,两块固定贴合板2呈对称状固定在两块连接架板1的两侧,固定贴合板2上间隔开设有通孔,通孔处安装有固定垫片3,通过拧入螺栓,将固定贴合板2与轮扣式脚手架的立杆连接固定,形成框架型立面支撑结构。
[0015]两块固定贴合板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U型套板一4,U型套板一4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插杆6,插杆6上套装有位于U型套板一4内部的连接块一5,连接块一5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开口插板7,开口插板7的外侧套装有开口套板8,开口插板7和开口套板8上均间隔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插销;开口套板8远离连接块一5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
连接块二9,连接块二9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通孔,连接块二9的通孔内部设置有转轴一14,转轴一14靠近内侧的一端伸出连接块二9,转轴一14伸出连接块二9处铰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与开口套板8之间铰接有倾斜布置的连接支板22;支撑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梯形板15,连接梯形板15的上表面连接有U型套板二16,U型套板二16的开口方向面向固定贴合板2,U型套板二16上设置有转轴二17,转轴二17上铰接有固定连接板18。由此,在轮扣式脚手架立杆构成的模板主体支撑的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连接件来支撑腋角处模板。
[0016]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3上间隔设置有固定孔,支撑杆13的外部套装有双通滑套19,双通滑套19上设置有与支撑杆13上的固定孔相适应的通孔,双通滑套19与支撑杆13之间通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通孔由伸入支撑杆13固定孔的固定销20连接;双通滑套19的外侧设置有转轴三21,连接支板22的上端与转轴三21铰接,连接支板22的下端设置有活动关节25,连接支板22通过活动关节25与开口套板8的上端面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使连接支板22与开口套板8之间的角度可调,进而使支撑杆13的倾斜度可调,支撑杆13能够适应多种支撑情况,且能够保证支撑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包括连接架板(1)和固定贴合板(2),两块固定贴合板(2)呈对称状设置在两块连接架板(1)的两侧,形成框架支撑;固定贴合板(2)上间隔设置有通孔;其特征在于:两块固定贴合板(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U型套板一(4),U型套板一(4)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插杆(6),插杆(6)上套装有位于U型套板一(4)内部的连接块一(5),连接块一(5)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开口插板(7),开口插板(7)的外侧套装有开口套板(8),开口插板(7)和开口套板(8)上均间隔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插销;开口套板(8)远离连接块一(5)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块二(9),连接块二(9)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通孔,连接块二(9)的通孔内部设置有转轴一(14),转轴一(14)靠近内侧的一端伸出连接块二(9),转轴一(14)伸出连接块二(9)处铰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与开口套板(8)之间铰接有倾斜布置的连接支板(22),支撑杆(13)的顶部设置有U型套板二(16),U型套板二(16)的开口方向面向固定贴合板(2),U型套板二(16)上设置有转轴二(17),转轴二(17)上铰接有固定连接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扣式模板支撑架腋角处支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3)上间隔设置有固定孔,支撑杆(13)的外部套装有双通滑套(19),双通滑套(19)上设置有与支撑杆(13)上的固定孔相适应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同慧戴峥冯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