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82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及方法,通过利用现有的基坑支护桩作为承台基坑一面的支撑,靠近基坑支护桩的两侧的钢板桩相互嵌锁并通过首个钢板桩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嵌入至过渡件中,过渡件过度有槽钢件,槽钢件利用基坑支护桩作为支撑,平行于基坑支护桩的一侧钢板桩独立设置,三面钢板桩内侧设置有钢围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坑支护桩和钢板桩共同作为承台基坑开挖的支护,临近侧基坑支护桩可提供较大的支撑力,保护了承台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远离基坑侧的不连续钢板桩一方面避免了锚索的破坏,另一方面在满足土体支护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承台施工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桥梁基础类型,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可将作用于桩顶以上的结构物传来的荷载传到较深的地基持力层中去。在桩基础浇筑完成后,需开挖承台基坑至设计标高以施作承台。承台基坑开挖常采用明挖法,此时经常在四周设置钢板桩,以支撑四周土体,保证承台基坑开挖和承台施工的安全性。
[0003]当桥梁桩基础旁侧存在拟建承台基坑工程时,往往在桩基础施工完毕后再启动旁侧基坑工程,若基坑较深或土体软弱,需设置加固工程,如锚索支护等;但现实工程中,由于基坑工程和桥梁承台工程可能存在分属两个承建方的情形,而且旁侧基坑工程先于桥梁承台工程,并在桥梁承台工程区域内设置了锚索等加固措施。此时,若按常规四面钢板桩的围护方法,势必要大面积切割和清除锚索,破坏土体的整体性,不利于承台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和施工的效率;此外,临近基坑侧本身并无压力或土压力较小,现有技术没有涉及到如何利用现有的基坑支护桩作为支护装置的一部分来进行桥梁承台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及方法,以解决基坑工程先于桥梁承台工程时如何在尽可能保证土体完整性的情况下进行桥梁承台施工时的支护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包括连接件,过渡件和钢板桩,所述连接件一端通过连接件锁口连接有钢板桩,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卡口嵌入过渡件中,所述过渡件后侧固定有槽钢件,过渡件两侧设置有基坑支护桩,所述槽钢件的两端与过渡件两侧的基坑支护桩接触,固定有槽钢件一侧的相邻的钢板桩之间互锁,平行于槽钢件一侧的相邻的钢板桩之间独立设置,所述各侧的钢板桩和基坑支护桩的内侧设有钢围檩。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渡件包括过渡件开口钢板,内置H型钢和过渡件后侧板,过渡件为中空结构,过渡件开口钢板上设有开口,内置H型钢连接在过渡件后侧板内侧,过渡件后侧板外侧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螺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置H型钢设置在连接件卡口中,内置H型钢距过渡件开口钢板之间的距离与连接件卡口的宽度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槽钢件的长度大于相邻基坑支护桩之间的间距。
[0010]进一步的,所述槽钢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数量与过渡件上螺栓的数量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钢板桩可采用拉森钢板桩。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钢围檩四角位置处设置有斜撑。
[0013]进一步的,所述钢围檩下方设有旋挖桩。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旋挖桩阵列设置。
[0015]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两个过渡件从基坑支护桩空隙之间分别打入土体至设计标高,再将连接件的连接件卡口嵌入至过渡件中;
[0017]S2,两侧钢板桩的首块钢板桩锁口对齐连接件的连接件锁口,插打至设计标高,然后按照顺序开始其余钢板桩插打,左右相邻的钢板桩相互嵌锁,平行于基坑支护桩一侧的钢板桩之间单独插打至设计标高,槽钢件通过过渡件固定在基坑支护桩上;
[0018]S3,以钢板桩和基坑支护桩为背部支撑,分层开挖承台基坑,由浅处至深逐步设置钢围檩。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包括连接件,过渡件和钢板桩,连接件一端通过连接件锁口连接有钢板桩,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卡口嵌入过渡件中,过渡件后侧固定有槽钢件,过渡件两侧设置有基坑支护桩,通过利用现有的基坑支护桩作为支撑,仅需三面的钢板桩即可实现支护功能,其中,平行于基坑支护桩的一侧钢板桩独立设置,不与锚索干涉,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土体的完整性,在不需要破坏锚索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1]优选的,连接件嵌入过渡件中,过渡件H型钢位于连接件卡口内,内置H型钢距过渡件开口钢板之间的距离与连接件卡口的宽度相同,让连接件拉力同时作用于内置H型钢和过渡件开口钢板,相当于“两层嵌锁”,分散了钢板桩传来的拉力,可降低对连接件卡口用钢板刚度的要求,提高了结构抗变形能力。
[0022]优选的,当承台基坑土体开挖时,钢板桩势必向开挖方向移动,易造成连接件与钢板桩的脱离,而连接件卡口可以在过渡件中左右移动,提高了连接件的灵活性,能适应钢板桩的位移变化,同时,钢板桩内侧的钢围檩对钢板桩起支撑作用,共同保证了钢板桩的稳定。
[0023]优选的,两侧的钢板桩通过连接件与过渡件及槽钢件与基坑支护桩连接,开挖土体时,钢板桩将土体荷载传递给基坑支护桩,相当于“合拢”,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钢板桩的支护能力。
[0024]本专利技术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方法,通过利用现有的基坑支护桩作为承台基坑一面的支撑,靠近基坑支护桩的两侧的钢板桩相互嵌锁并通过首个钢板桩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嵌入至过渡件中,过渡件过度有槽钢件,槽钢件利用基坑支护桩作为支撑,平行于基坑支护桩的一侧钢板桩独立设置,目的是不破坏锚索结构,从而保留土体的完整性,三面钢板桩和基坑支护桩的内侧设置有钢围檩,对外侧的钢板桩起支撑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基坑支护桩和钢板桩共同作为承台基坑开挖的支护,临近侧基坑支护桩可提供较大的支撑力,保护了承台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远离基坑侧的不连续钢板桩一方面避免了锚索的破坏,另一方面在满足土体支护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在无需专门切割锚索条件下解决穿越既有锚索区域的临近基坑桥梁桩基础施工难题,实现承台基坑开挖时四周土体的稳定性,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锚索的锚固作用和土体的整体性,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中连接件、过渡件的装配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中槽钢件的立体图。
[0028]其中,1、连接件;1

1、连接件锁口;1

2、连接件卡口;2、过渡件;2

1、过渡件开口钢板;2

2、内置H型钢;2

3、过渡件后侧板;2

4、螺栓;3、槽钢件;3

1、螺栓开口;4、钢板桩;5、基坑支护桩;6、旋挖桩;7、承台;8、锚索;9、钢围檩;9

1、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如图1所示,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包括连接件1、过渡件2、槽钢件3和钢板桩4,连接件1包括连接件锁口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过渡件(2)和钢板桩(4),所述连接件(1)一端通过连接件锁口(1

1)连接有钢板桩(4),连接件(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卡口(1

2)嵌入过渡件(2)中,所述过渡件(2)后侧固定有槽钢件(3),过渡件(2)两侧设置有基坑支护桩(5),所述槽钢件(3)的两端与过渡件(2)两侧的基坑支护桩(5)接触,固定有槽钢件(3)一侧的相邻的钢板桩(4)之间互锁,平行于槽钢件(3)一侧的相邻的钢板桩(4)之间独立设置,所述各侧的钢板桩(4)和基坑支护桩(5)的内侧设有钢围檩(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2)包括过渡件开口钢板(2

1),内置H型钢(2

2)和过渡件后侧板(2

3),过渡件(2)为中空结构,过渡件开口钢板(2

1)上设有开口,内置H型钢(2

2)连接在过渡件后侧板(2

3)内侧,过渡件后侧板(2

3)外侧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螺栓(2

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近基坑的桥梁承台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H型钢(2

2)设置在连接件卡口(1

2)中,内置H型钢(2

2)距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熙鹏曹耿吴征梁慧党涛苗苗郭斌强雷伟任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