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77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涉及盖梁施工技术领域。该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斜拉索和第二斜拉索;第一支架穿设于斜交盖梁下方的桥墩墩身的预设穿孔内,且第一支架的一侧与第二支架的一侧铰接;第一斜拉索连接于第一支架与桥墩顶部之间,第二斜拉索连接于第二支架与桥墩顶部之间。该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可以在桥墩周侧形成稳定的托架结构而对斜交盖梁施工过程进行支撑,而在卸落该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时,通过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铰接处分离并将其从桥墩穿孔处抽出即可实现该支撑装置与斜交盖梁的分离,继而可以进行整个装置的卸落,不需采用砂筒,操作更为便捷且卸落难度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盖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种盖梁受限于施工条件,需与径向截面呈扁圆形或长方形的桥墩倾斜交叉设置,且盖梁顶部需与桥墩顶部齐平。上述倾斜交叉设置是指盖梁的长度方向与桥墩的长度方向之间的最小夹角为锐角,该盖梁称为斜交盖梁。
[0003]盖梁施工过程中,需先在桥墩周侧搭建盖梁托架。在搭建盖梁托架前,需先在桥墩的低于斜交盖梁的墩身处预设穿孔,然后在穿孔内穿设穿心棒,再在穿心棒上固定牛腿,继而在牛腿上设置砂筒,然后以砂筒作为临时支座在桥墩周侧安装托架。托架安装完成后,再以托架作为施工平台和支撑平台搭建模板,继而可以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即可形成斜交盖梁。
[0004]在斜交盖梁施工完成后,为便于周转使用托架,还需利用砂筒卸落托架。而砂筒卸落方式需对砂筒进行多次卸砂以使得托架降低,从而使得托架与盖梁分离,继而才可进行托架整体卸落。因此砂筒卸落方式操作并不便捷,此外,由于斜交盖梁与桥墩倾斜交叉设置且其顶部与桥墩顶部齐平,因此斜交盖梁也会对托架两侧的多个砂筒卸砂情况造成视线阻碍,从而难以把控砂筒卸砂过程,进一步的增加托架卸落难度,降低托架卸落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斜交盖梁需采用砂筒对盖梁施工用托架进行卸落,而砂筒卸落方式操作并不便捷,且由于斜交盖梁与桥墩倾斜交叉设置以及其顶部与桥墩顶部齐平,因此斜交盖梁也会对托架两侧的多个砂筒卸砂情况造成视线阻碍,导致砂筒卸砂过程难以把控,从而增加托架卸落难度,降低托架卸落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斜拉索和第二斜拉索;
[0007]所述第一支架穿设于斜交盖梁下方的桥墩墩身的预设穿孔内,且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铰接;
[0008]所述第一斜拉索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桥墩顶部之间,所述第二斜拉索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桥墩顶部之间。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于桥墩顶部的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斜拉索和所述第二斜拉索分别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
[0011]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桥墩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间隔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斜拉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拉索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斜拉索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内,且所述第一穿孔沿所述第一斜拉索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3]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斜拉索固定于所述第二穿孔内,且所述第二穿孔沿所述第二斜拉索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预埋并固定于桥墩顶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拉索和所述第二斜拉索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斜拉索至少分为两组,多个所述第二斜拉索至少分为两组;
[0016]所述第一支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连接点位,两组所述第一斜拉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个连接点位处;
[0017]所述第二支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连接点位,两组所述第二斜拉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个连接点位处。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依次平行分布的多个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依次平行分布的多个第二支撑梁;
[0019]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一一对应穿设于斜交盖梁下方的桥墩墩身的多个预设穿孔内,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梁一一对应铰接;
[0020]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梁,任一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梁;
[0021]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二连接梁,任一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梁。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梁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梁平行分布;
[0023]任一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二连接梁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梁平行分布。
[00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一斜梁,任一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二斜梁;
[0025]所述第一斜梁和所述第二斜梁分别位于桥墩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斜梁和所述第二斜梁均沿桥墩的长度方向延伸。
[002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任一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次梁,多个所述第一次梁沿所述第一支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27]任一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次梁,多个所述第二次梁沿所述第二支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斜拉索和第二斜拉索;第一支架穿设于斜交盖梁下方的桥墩墩身的预设穿孔内,且第一支架的一侧与第二支架的一侧铰接;第一斜拉索连接于第一支架与桥墩顶部之间,第二斜拉索连接于第二支架与桥墩顶部之间。在施工顶部与桥墩顶部齐平且与桥墩倾斜交叉分布的斜交盖梁前,可以先在桥墩的低于斜交盖梁的位置处预设穿孔,然后将该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中的第一支架穿设于上述预设穿孔内,继而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铰接,再将第一斜拉索固定于第一支架和桥墩顶部之间,以及将第二斜拉索固定于第二支架和桥墩顶部之间,此
时第一斜拉索、第二斜拉索和相互铰接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可以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体系,从而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稳定位于桥墩周侧,可以作为施工支撑平台而对斜交盖梁施工过程进行支撑。为进一步保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铰接处推动至桥墩的预设穿孔内,此时可以利用预设穿孔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铰接处进行限位以防止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自由转动。当斜交盖梁施工完成后,为了周转使用该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还需将该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与施工后的斜交盖梁分离,从而对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进行卸落。在卸落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斜拉索和第二斜拉索松弛,继而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铰接处从桥墩的预设穿孔内推出,然后将该铰接处分离,以及将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从桥墩的预设穿孔内抽出,即可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离,进而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与斜交盖梁分离,继而可以将第一斜拉索和第二斜拉索均与桥墩顶部分离,从而完成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的整体卸落。由于卸落过程中,仅需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铰接处分离以及将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从桥墩的预设穿孔内抽出即可实现第一支架与斜交盖梁的分离以及实现第二支架与斜交盖梁的分离,因此该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的卸落过程不需采用砂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一斜拉索(3)和第二斜拉索(4);所述第一支架(1)穿设于斜交盖梁(5)下方的桥墩(6)墩身的预设穿孔内,且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斜拉索(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与桥墩(6)顶部之间,所述第二斜拉索(4)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2)与桥墩(6)顶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桥墩(6)顶部的固定结构(7),所述第一斜拉索(3)和所述第二斜拉索(4)分别与所述固定结构(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7)包括固定座(70)、第一固定块(71)和第二固定块(72);所述固定座(70)固定于桥墩(6)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块(71)和所述第二固定块(72)间隔固定于所述固定座(70)上,所述第一斜拉索(3)与所述第一固定块(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拉索(4)与所述第二固定块(7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71)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斜拉索(3)固定于所述第一穿孔内,且所述第一穿孔沿所述第一斜拉索(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块(72)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斜拉索(4)固定于所述第二穿孔内,且所述第二穿孔沿所述第二斜拉索(4)的长度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7)还包括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预埋并固定于桥墩(6)顶部,所述固定座(70)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斜交盖梁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拉索(3)和所述第二斜拉索(4)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斜拉索(3)至少分为两组,多个所述第二斜拉索(4)至少分为两组;所述第一支架(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连接点位,两组所述第一斜拉索(3)分别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亮许珊珊李荐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青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