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持续缓释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74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缓释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是由缓释材料以和营养基质构成;其中缓释材料为小麦秸秆,营养基质是由KH2PO4、Na2HPO4、MnSO4、FeSO4、CaCl2、NH4NO3、维生素E组成。将本发明专利技术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一次性注入到地下水中3天后开始刺激地下水中微生物降解蒽、芘,可以持续高效作用30天以上。可以持续高效作用30天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缓释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持续缓释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焦化、化工、油气开采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具有“三致”效应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以多种途径进入地下水环境中,使得地下水中蒽、芘含量超标,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迫切需要对蒽、芘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控制与修复。
[0003]原位刺激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污染地下水修复领域研究热点之一,随着近几年缓释控释技术发展,两种技术相结合,解决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反弹、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提高时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因此提供一种基于原位刺激微生物修复技术对蒽、芘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持续缓释修复是本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本专利技术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能够高效缓释营养基质,促进刺激地下水中微生物降解蒽、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是由缓释材料以及营养基质构成;
[0007]所述缓释材料为小麦秸秆;
[0008]所述营养基质是由KH2PO4、Na2HPO4、MnSO4、FeSO4、CaCl2、NH4NO3、维生素E组成。
[0009]优选的,1L所述营养基质中各成分的质量如下:
[0010]KH2PO
4 0.05

0.10g、Na2HPO
4 0.005

0.02g、MnSO
4 0.002

0.005g、FeSO
4 0.02

0.05g、CaCl
2 0.05

0.10g、NH4NO
3 0.20

0.30g、维生素E 0.03

0.05g,其余为水。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所述缓释材料和所述营养基质按料液比为1:1.5

3混合浸泡,pH值控制在7

10范围,浸泡时间为30

60h,取出冷冻干燥后得到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
[0013]优选的,所述缓释材料的粒径为30~60μ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持续缓释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吸附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将本专利技术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注入到地下水中30天后,地下水中的蒽、芘得到有效降解,其中蒽、芘的去除率分别高达83.99%和98.5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吸附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该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能够高效吸附地下水中蒽、芘,同时活化地下水中的降解菌,提高其降解效率,从而实现高效去除地下水中蒽、芘的目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其是由平均粒径为50μm小麦秸秆(比表面积为5.42m2/g)和营养基质构成,其中1L所述营养基质中各成分的质量如下:
[0020]KH2PO
4 0.10g、Na2HPO
4 0.02g、MnSO
4 0.005g、FeSO
4 0.05g、CaCl
2 0.10g、NH4NO
3 0.20g、维生素E 0.05g,其余为水。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2]将所述缓释材料和所述营养基质按料液比为1:2混合浸泡,调节pH值为8,浸泡时间为48h,取出干燥后得到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该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载药量为1.98%,所述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74m2/g。
[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其是由平均粒径为50μm小麦秸秆(比表面积为5.42m2/g)和营养基质构成,其中1L所述营养基质中各成分的质量如下:
[0025]KH2PO
4 0.05g、Na2HPO
4 0.01g、MnSO
4 0.005g、FeSO
4 0.03g、CaCl
2 0.10g、NH4NO
3 0.30g、维生素E 0.03g,其余为水。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7]将所述缓释材料和所述营养基质按料液比为1:2.5混合浸泡,调节pH值为9,浸泡时间为48h,取出干燥后得到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该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载药量为1.98%,所述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81m2/g。
[0028]对比例1(相较于实施例1缺少硫酸亚铁和微生素E)
[0029]一种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其是由平均粒径为50μm小麦秸秆(比表面积为5.42m2/g)和营养基质构成,其中1L所述营养基质中各成分的质量如下:
[0030]KH2PO
4 0.10g、Na2HPO
4 0.02g、MnSO
4 0.005g、CaCl
2 0.10g、NH4NO
3 0.20g,其余为水。
[0031]该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并且所述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77m2/g。
[0032]将实施例1

2以及对比例1制得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注入到蒽芘污染的地下水
(水温为10℃)中,其中地下水中蒽芘含量分别为10mg/L、10mg/L,1L地下水中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的投入量为50mg。同时增设空白例,即未注入任何药剂。定期取样测定地下水中蒽、芘的降解率,如表1所示。
[0033]表1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刺激蒽、芘污染地下水中土著微生物降解实验结果
[0034][0035]从表1可以看出,在地下水中加入实施例1制备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缓释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是由缓释材料以及营养基质构成;所述缓释材料为小麦秸秆;所述营养基质是由KH2PO4、Na2HPO4、MnSO4、FeSO4、CaCl2、NH4NO3、维生素E和溶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持续缓释促进微生物对地下水中蒽、芘进行降解的负载型复合营养材料,其特征在于,1L所述营养基质中各成分的质量如下:KH2PO40.05

0.10g、Na2HPO40.005

0.02g、MnSO40.002

0.005g、FeSO40.02

0.05g、CaCl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玲苏小四白雪刘婷王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