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54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平台单元和右平台单元,左、右平台单元对称设置且均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为矩形槽体结构且开口朝上,在平台本体矩形槽内设有抗压垫层,抗压垫层表面与平台本体开口面共面,左、右平台单元上的抗压垫层间距与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两侧的导轨间距对应,以放置移动压缩垃圾箱;在左平台单元和右平台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整体,以保持左、右平台单元的间距防止单个平台单元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左、右平台单元作为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两导轨的放置平台,以在路面上形成保护垫层,压缩时导轨的作用力被平台分散后传导至路面,从而能够避免对路面造成损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箱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伴随而来的城市垃圾也逐渐增多,为避免对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提高单次输运量,目前城市垃圾多采用移动压缩垃圾箱对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进行移动运输处理。移动压缩垃圾箱是集“密闭、除臭、压缩、储存”于一体的联体式的垃圾中转站设备。可以一辆垃圾转运车配置多个压缩垃圾箱,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垃圾站的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
[0003]但是,在对移动压缩垃圾箱内垃圾压缩,以使箱内垃圾密实以获得较容积空间时,由于垂直压缩产生向下的压力且该压力很大,该压力通过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导轨传递给路面,而导轨宽度较窄,使得路面局部受压易对路面造成损坏;对于专门的垃圾中转站还好,因为修建有专门的垃圾压缩作业区域,不太担心对地面的损坏。如果要对其他临时的垃圾中转场所的垃圾转运,由于地面为普通路面,没有经过特别的处理,在垃圾装箱压缩时,就很容易对地面造成损伤。因此,如何解决移动压缩垃圾箱在压缩垃圾时对路面造成损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解决移动压缩垃圾箱压缩垃圾时对路面造成损坏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平台单元和右平台单元,左、右平台单元对称设置且均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为矩形槽体结构且开口朝上,在平台本体矩形槽内设有抗压垫层,抗压垫层表面与平台本体开口面共面,左、右平台单元上的抗压垫层间距与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两侧的导轨间距对应,以放置移动压缩垃圾箱;
[0007]在左平台单元和右平台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整体,以保持左、右平台单元的间距防止单个平台单元位移。
[0008]进一步地,抗压垫层包括钢筋混凝土层以及位于钢筋混凝土层上方的导轨面板,导轨面板左右两侧与平台本体槽内侧面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以与平台本体形成整体。
[0009]进一步地,在两导轨面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导轨挡条,且导轨挡条靠近导轨面板一侧设置,两导轨面板上的导轨挡条对称设置,用于防止移动压缩垃圾箱侧移。
[0010]进一步地,在两导轨面板表面均横向设有导轨挡桩,且两导轨挡桩靠近导轨面板同一端设置,用于防止移动压缩垃圾箱后移。
[0011]进一步地,在两平台本体前后端面分别一一对应且横向设有端部套管,所述连接
件为端部连接杆,在端部连接杆两端和端部套管外周面上分别一一对应开设有插销孔,端部连接杆两端穿过对应的端部套管后通过插销插入插销孔,以使左、右平台单元连接形成整体。
[0012]进一步地,在端部套管外周面安装有链条,链条远离端部套管一端与插销连接,以防止插销丢失。
[0013]进一步地,端部连接杆上两插销孔的间距为1000mm~1200mm。
[0014]进一步地,在两平台本体侧面分别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吊耳,以便通过吊装转运本平台。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通过左、右平台单元作为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两导轨的放置平台,以在路面上形成保护垫层,压缩时产生的压力通过本平台作用于路面,由于本平台耐压强度高,确保压缩作业时平台本身不会受损,同时本平台与路面的作用面积远远大于导轨对路面的作用面积,故导轨的作用力被平台分散后传导至路面,从而能够避免对路面造成损坏。左、右平台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整体,以保持左、右平台单元的间距与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导轨相对应;同时在移动压缩垃圾箱通过垃圾转运车对其转运或放置过程中,还能防止单个平台单元位移,不对移动压缩垃圾箱的再次放置造成影响。
[0017]2、将钢筋混凝土层浇筑于平台本体,通过导轨面板对钢筋混凝土层形成防护,并通过连接板与平台本体形成整体,在增加了平台单元强度的同时也便于对其转运。
[0018]3、本应急转运平台由左右两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一方面方便加工,另一方面在运输时,可以将左右两部分拆开,也方便上下车和运输。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平台单元的示意图;
[0022]图中:1、平台本体;2、抗压垫层;3、导轨挡条;4、导轨挡桩;5、端部套管;6、端部连接杆;7、插销;8、中部套管;9、中间连接杆;10、吊耳;
[0023]21、钢筋混凝土层;22、导轨面板;2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平台单元和右平台单元,左、右平台单元对称设置且均包括平台本体1,平台本体为矩形槽体结构且开口朝上,在平台本体矩形槽内设有抗压垫层2,抗压垫层表面与平台本体开口面共面,左、右平台单元上的抗压垫层间距与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两侧的导轨间距对应,以放置移动压缩垃圾箱;
[0026]在左平台单元和右平台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整体,以保持左、右平台单元的间距防止单个平台单元位移。
[0027]本方案中通过左、右平台单元作为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两导轨的放置平台,以在路面上形成保护垫层,压缩时产生的压力通过本平台作用于路面,由于本平台耐压强度高,确保压缩作业时平台本身不会受损,同时本平台与路面的作用面积远远大于导轨对路面的作用面积,故导轨的作用力被平台分散后传导至路面,从而能够避免对路面造成损坏。
[0028]本实施例中,抗压垫层2包括钢筋混凝土层21以及位于钢筋混凝土层正上方的导轨面板22,导轨面板的厚度为10mm~15mm,导轨面板长度与钢筋混凝土层21长度一样,宽度窄于钢筋混凝土层,导轨面板左右两侧与平台本体1矩形槽内侧面之间分别通过若干连接板23连接,以与平台本体车形成整体,增加其强度。
[0029]浇筑钢筋混凝土层时,先在平台本体矩形槽内沿其纵向和横向间隔铺设钢筋,钢筋直径为16mm,待钢筋铺设好后再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凝结前将焊接有连接板的导轨面板水平放置在待凝结的混凝土表面,向下按压使每块连接板表面与平台本体开口面共面,混凝土凝结后与平台本体、导轨面板、连接板形成整体,作为平台单元主体结构,以增加本平台耐压强度,在操作移动压缩垃圾箱产生垂直压力时,由于本平台耐压强度高,确保压缩作业时平台本身不会受损,同时本平台与路面的作用面积远远大于导轨对路面的作用面积,故导轨的作用力被平台分散后传导至路面,从而避免了对路面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平台单元和右平台单元,左、右平台单元对称设置且均包括平台本体(1),平台本体为矩形槽体结构且开口朝上,在平台本体矩形槽内设有抗压垫层(2),抗压垫层表面与平台本体开口面共面,左、右平台单元上的抗压垫层间距与移动压缩垃圾箱底部两侧的导轨间距对应,以放置移动压缩垃圾箱;在左平台单元和右平台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整体,以保持左、右平台单元的间距防止单个平台单元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抗压垫层(2)包括钢筋混凝土层(21)以及位于钢筋混凝土层上方的导轨面板(22),导轨面板左右两侧与平台本体槽内侧面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23)连接,以与平台本体形成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用应急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在两导轨面板(22)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导轨挡条(3),且导轨挡条靠近导轨面板一侧设置,两导轨面板(22)上的导轨挡条(3)对称设置,用于防止移动压缩垃圾箱侧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压缩垃圾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德伟李文雷刚李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江津区益江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