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13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监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抽气筒,所述抽气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抽气杆,所述抽气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板,所述抽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抽气筒的内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和第一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抽气筒的内腔密封,接着推动抽气杆带动抽气板和挤压块向左移动,将抽气筒内腔的气体压缩后推入连接管内腔的气体,接着压缩气体进入集气瓶的内腔,装置操作方便,之后将连接板、转动杆和第二密封板移动至原位置,使得集气瓶的内腔压缩气体不在流动,即使得集气瓶的内腔密封,完成气体的收集且集气瓶在运送过程中所占面积较小,便于运输。便于运输。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监测装置
,具体是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大多是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但详细的大气污染物分析报告,需要对大气进行采集后送入实验室进行分析,现有的大气环境监测装置的收集大气装置大多设置于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内腔不易于操作,且气体收集大多使用气囊进行收集气体,气囊在收集气体后会膨胀,所占面积较大,不易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具有便于气体采样和运输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抽气筒,所述抽气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抽气杆,所述抽气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板,所述抽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抽气筒的内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和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抽气筒的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集气瓶,所述集气瓶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贯穿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抽气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集气板,所述集气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中部开设有收缩槽,所述过滤板的右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抽气筒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大气监测装置本体。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抽气板与抽气筒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挤压块与第一固定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管位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中部。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左侧面与第二固定环的右侧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密封板活动连接于抽气筒的内腔,所述第二密封板与集气瓶的内壁紧密贴合。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集气瓶与转动杆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与连接孔活动连接。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于收缩槽的内腔,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于连接槽的内腔,所述集气板呈伞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拉动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槽的连接断开,接着使得连接板带动转动杆和第二密封板转动九十度,从而使得集气瓶内腔的气体可进行流动,之后松开对限位杆的拉动,使得限位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至与第一限位槽连接,限制连接板、转动杆和第二密封板此时的位置,接着操作抽气杆带动抽气板和挤压块向右拉动,使得第一密封板向右移动与第二固定环不再贴合,之后空气通过集气板的内腔后经由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固定环之间的空隙进入抽气筒的内腔,当抽气筒内腔与空气压强相等后第一密封板受到第一弹簧的挤压回到原位置与第二固定环贴合,使得抽气筒的内腔密封,接着推动抽气杆带动抽气板和挤压块向左移动,将抽气筒内腔的气体压缩后推入连接管内腔的气体,接着压缩气体进入集气瓶的内腔,装置操作方便,之后将连接板、转动杆和第二密封板移动至原位置,使得集气瓶的内腔压缩气体不在流动,即使得集气瓶的内腔密封,完成气体的收集且集气瓶在运送过程中所占面积较小,便于运输。
[0012]2、本技术通过将过滤板向左拉动,使得连接杆与过滤板的连接断开,亦使得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的连接断开,之后过滤板与集气板的连接即可断开,接着即可将过滤板进行单独清洗,使得过滤板的清洗方便且清洗效果更好,避免过滤板在使用过程中中部缝隙卡入杂物影响装置收集气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抽气筒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集气瓶的剖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图4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抽气筒;2、抽气杆;3、抽气板;4、挤压块;5、第一固定环;6、第二固定环;7、第一弹簧;8、第一密封板;9、连接管;10、集气瓶;11、第一限位槽;12、限位杆;13、第二弹簧;14、连接板;15、连接孔;16、转动杆;17、第二密封板;18、集气板;19、连接杆;20、第二限位槽;21、限位块;22、第三弹簧;23、过滤板;24、收缩槽;25、连接槽;26、大气监测装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抽气筒1,抽气筒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抽气杆2,抽气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板3,抽气板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4,抽气筒1的内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6和第一固定环5,第一固定环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8,抽气筒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集气瓶10,集气瓶10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第一限位槽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2,限位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中部贯穿有连接孔15,连接板
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17;
[002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连接板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通过转动杆1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17,使得连接板14可带动转动杆16移动,使得转动杆16可带动第二密封板17移动;
[0022]从而使得连接板14可带动转动杆16和第二密封板17一同移动,使得第二密封板17限制集气瓶10内腔气体的流动。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抽气筒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集气板18,集气板1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第二限位槽2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2,第三弹簧2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3,过滤板23的中部开设有收缩槽24,过滤板23的右端开设有连接槽25,抽气筒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大气监测装置本体26;
[002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限位槽2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块21,通过限位块2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2,通过第三弹簧2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3,使得限位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抽气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筒(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抽气杆(2),所述抽气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板(3),所述抽气板(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4),所述抽气筒(1)的内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6)和第一固定环(5),所述第一固定环(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8),所述抽气筒(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集气瓶(10),所述集气瓶(10)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中部贯穿有连接孔(15),所述连接板(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筒(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集气板(18),所述集气板(1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0),所述第二限位槽(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妍邢宝忠关显贺常瑞宋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