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水接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99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1
为了解决横置发动机进水管路布置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水接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塑料进水硬管、第一进水胶管、金属进水硬管以及第二进水胶管,塑料进水硬管与发动机水泵相连,第二进水胶管与散热器相连,第一进水胶管和金属进水硬管均呈弯曲管状结构分布,金属进水硬管靠近第一进水胶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支架,靠近第二进水胶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支架,第一定位支架固定连接于发动机本体进气侧,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于发动机本体轮系侧,采用塑料硬管+胶管+金属硬管+胶管分段式设计,在狭小的空间完成走向布置,通过定位支架保证进水管路装配状态与设计状态一致,提升装配效率和整车质量一致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进水接管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水接管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横置发动机匹配四驱皮卡车型来说,散热器必须布置在整车前端,也就是在发动机进气侧,而发动机由于前端轮系设计定型,发动机水泵位置已经布置在排气侧,故需要发动机的进水管路从排气侧引到进气侧,就意味着该管路需横跨发动机轮系,发动机轮系周边有传动轴、副车架,使得空间布置边界非常苛刻,横置发动机进水管路需要在整车有限的狭小空间内,从发动机排气侧引到进气侧,受到传动轴运动包络、发动机轮系、副车架的位置影响,管路设计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横置发动机进水管路受到传动轴运动包络、发动机轮系、副车架的位置影响,管路设计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水接管总成,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发动机进水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塑料进水硬管、第一进水胶管、金属进水硬管以及第二进水胶管,所述塑料进水硬管与发动机水泵相连,所述第二进水胶管与散热器相连,所述第一进水胶管和金属进水硬管均呈弯曲管状结构分布,金属进水硬管靠近第一进水胶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支架,靠近第二进水胶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固定连接于发动机本体进气侧,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于发动机本体轮系侧。
[0005]优选的,所述塑料进水硬管与第一进水胶管之间、第一进水胶管与金属进水硬管之间均通过卡箍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塑料进水硬管与第一进水胶管之间、第一进水胶管与金属进水硬管之间、金属进水硬管与第二进水胶管之间均设置有防转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防转结构包括设置于防转凸台和与防转凸台卡接配合相连的防转凹槽。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1、通过塑料进水硬管、第一进水胶管、金属进水硬管以及第二进水胶管的分段式管道设计,便于安装和维修以及对管路的空间布置;
[0010]2、金属进水硬管通过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与发动机本体固定,保证与副车架之间的运动间隙,第一进水胶管连接在塑料进水硬管和金属进水硬管之间,通过二者的定位,保证第一进水胶管有效避让传动轴的运动包络,并且保证与曲轴皮带轮的运动间隙要求;
[0011]3、塑料进水硬管与第一进水胶管之间、第一进水胶管与金属进水硬管之间、金属进水硬管与第二进水胶管之间均设置有防转结构,保证管道安装状态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塑料金水硬管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第一进水胶管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金属进水硬管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第二进水胶管与散热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

塑料进水硬管,2

第一进水胶管,3

金属进水硬管,4

第二进水胶管,5

卡箍,6
‑ꢀ
第一定位支架,7

第二定位支架,8

夹箍,9

防转凸台,10

防转凹槽,11

发动机,12

散热器,13

传动轴包络,14

曲轴皮带轮,15

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0]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车辆行驶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

6所示的发动机进水接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塑料进水硬管1、第一进水胶管2、金属进水硬管3以及第二进水胶管4,塑料进水硬管1一端与发动机水泵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进水胶管2连接,塑料进水硬管1与第一进水胶管2、第一进水胶管2与金属进水硬管3之间均通过卡箍5固定连接,第二进水胶管4一端通过夹箍8与金属进水硬管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散热器12相连。
[0022]第一进水胶管2在安装状态下呈弯曲状结构分布,位于传动轴包络13和曲轴皮带轮14之间,以避让传动轴的传动包络,并保证与曲轴皮带轮14的运动间隙要求。
[0023]金属进水硬管3呈弯曲管状结构分布,在靠近第一进水胶管2和第二进水胶管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支架6和第二定位支架7,第一定位支架6用于和发动机本体的进气侧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支架7用于和发动机本体的轮系侧侧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定位支架6和第二定位支架7将金属进水硬管3进行定位固定,使管路更贴近发动机本体,保证与副车架15的运动间隙。
[0024]此外,在塑料进水硬管1与第一进水胶管2之间、第一进水胶管2与金属进水硬管3之间、金属进水硬管3与第二进水胶管4之间均设置有防转结构,所述防转结构包括防转凸台9和与防转凸台9卡接配合相连的防转凹槽10,塑料进水硬管1靠近第一进水胶管2的一端、金属进水硬管3的两端均设置有防转凸台9,第一进水胶管2两端和第二进水胶管4靠近金属进水硬管3的一端均设置有防转凹槽10,相连的两管道之间通过防转凸台9和防转凹槽10进行防转限位,以保证管道分布的的稳定性。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水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塑料进水硬管、第一进水胶管、金属进水硬管以及第二进水胶管,所述塑料进水硬管与发动机水泵相连,所述第二进水胶管与散热器相连,所述第一进水胶管和金属进水硬管均呈弯曲管状结构分布,金属进水硬管靠近第一进水胶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支架,靠近第二进水胶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固定连接于发动机本体进气侧,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于发动机本体轮系侧。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凤君陶德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