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20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包括抽水泵、水管卷管装置、支架、发电组件、升降导轨、升降架、升降驱动装置、收集箱、滤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发电组件产生的电能为用电设备供电,能够自动清理水面漂浮垃圾,不仅适合清理动植物残体以及人为垃圾,而且对于较为细小的垃圾杂质也能够过滤清理,分级截留互不影响,方便维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传统打捞清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只需定时取出并清理滤筒以及定期清理截留室,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电组件可以采用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可升降功能,适应不同水位。应不同水位。应不同水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境生态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面漂浮垃圾主要指漂浮于水面的植物及动物残体,以及人为丢弃的塑料垃圾,尤其是人为垃圾,不仅影响水面美观,而且还会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湖泊、池塘等景区污染更加严重。虽然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日渐提升,但是依然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的不文明现象,有些景区湖泊人流量较少,反而会累积较多漂浮垃圾。漂浮垃圾通常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清理,如工人乘船使用捞网操作,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湖面打捞船,申请号201420433120.6,通过在船体与浮板设计汇集垃圾的区域,使得垃圾聚集,但该技术方案依然需要人工打捞,劳动强度大。为此,研发一种减少劳动强度,使用、操作方便的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抽水泵、水管卷管装置、支架、发电组件、升降导轨、升降架、升降驱动装置、收集箱、滤筒,所述升降导轨竖直布设于水岸,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通过支架设置于升降导轨上端,所述升降架与升降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收集箱设于升降架上,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升降架、收集箱沿升降导轨升降,所述抽水泵、水管卷管装置均布设于岸边,所述发电组件分别与抽水泵、升降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收集箱顶部为敞开结构,收集箱内固设有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位于第二横隔板之上,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将收集箱内自上而下分成收集室、截留室以及出水室三个空间,收集室顶部箱口之内侧固设有一圈限位环,所述滤筒位于收集室内,且滤筒的顶部筒边缘搭在限位环上,滤筒侧面为滤网,所述第一横隔板上设有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二横隔板上设有第二透水孔,第二横隔板之上放置有移动滑板,移动滑板两边分别与截留室内壁的滑槽滑动配合,移动滑板上设有与第二透水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透水孔,第三透水孔之上盖设有柱状过滤笼,截留室侧面开设有清理口,清理口外侧设有仓门,所述水管卷管装置上收卷的水管一端与抽水泵连接,另一端穿过升降导轨,与出水室侧面出水口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发电组件产生的电能为用电设备供电,能够自动清理水面漂浮垃圾,不仅适合清理动植物残体以及人为垃圾,而且对于较为细小的垃圾杂质也能够过滤清理,分级截留互不影响,方便维护;本技术避免传统打捞清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只需定时取出并清理滤筒以及定期清理截留室,操作方便;本技术发电组件可以采用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本技术还具有可升降功能,适应不同水位。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收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升降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

抽水泵,2

水管卷管装置,3

支架,4

发电组件,5

升降导轨,6

升降驱动装置,7

收集箱,8

滤筒,9

水位检测器,10

升降架,11

第一横隔板,12

第二横隔板,13

限位环,14

第一透水孔,15

第二透水孔,16

移动滑板,17

柱状过滤笼,18

清理口,19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1]如附图1~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抽水泵1、水管卷管装置2、支架3、发电组件4、升降导轨5、升降架10、升降驱动装置6、收集箱7、滤筒8,其中水管卷管装置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水管收卷设备,如转轮式水管卷管器,可以将水管收卷,在收卷的同时,不影响正常通水,可根据水管长度需要将水管拉出或收卷,所述升降导轨5竖直布设于水岸,所述升降驱动装置6通过支架3设置于升降导轨5上端,所述升降架10与升降导轨5滑动配合,所述收集箱7设于升降架10上,升降驱动装置6带动升降架10、收集箱7沿升降导轨5升降,所述抽水泵1、水管卷管装置2均布设于岸边,所述发电组件4分别与抽水泵1、升降驱动装置6电连接,所述收集箱7顶部为敞开结构,收集箱7内固设有第一横隔板11、第二横隔板12,第一横隔板11位于第二横隔板12之上,第一横隔板11、第二横隔板12将收集箱7内自上而下分成收集室、截留室以及出水室三个空间,收集室顶部箱口之内侧固设有一圈限位环13,所述滤筒8位于收集室内,且滤筒8的顶部筒边缘搭在限位环13上,滤筒8侧面为滤网,所述第一横隔板11上设有第一透水孔14,所述第二横隔板12上设有第二透水孔15,第二横隔板12之上放置有移动滑板16,移动滑板16两边分别与截留室内壁的滑槽滑动配合,移动滑板16上设有与第二透水孔15一一对应的第三透水孔,第三透水孔之上盖设有柱状过滤笼17,柱状过滤笼17表面为网状结构,其网孔大小小于滤筒8的滤网网孔大小,截留室侧面开设有清理口18,清理口18外侧设有仓门,所述水管卷管装置2上收卷的水管一端与抽水泵1连接,另一端穿过升降导轨5,与出水室侧面出水口19连接。
[0012]滤筒8顶部还可设置提拉杆,用于将已收集垃圾的滤筒8提起取出。
[0013]还包括水位检测器9,水位检测器9布设于升降导轨5一侧,水位检测器9用于检测水位,根据水位结果,对应升降收集箱7。
[0014]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抽水泵1、升降驱动装置6、水位检测器9电连接;控制器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控制设备,如PLC控制器、单片机等,控制器用于控制抽水泵1启停、升降驱动装置6升降,以及接收水位检测器9的水位信号,并控制升降驱动装置6升降,使收集箱7顶部与水面齐平,控制器与各被控部件的连接关系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
[0015]所述水管卷管装置2为电动水管收卷器,如转轮式电动水管收卷器,由车架、水管以及电机组成,车架可以是转轮式支架,转轴内设有管路,水管缠绕在转轴之上并连接转轴
管路,转轴侧面的管口与水泵连接,电机连接转轴,用于驱动转轴及缠绕的水管正转或反转,实现水管放出或缠绕。
[0016]所述升降驱动装置6为丝杆电机,丝杆电机丝杆上的滑块与升降架10连接。
[0017]所述发电组件4为太阳能发电组件和/或风能发电组件,电能存储在发电组件内置的蓄电池中,蓄电池为抽水泵1、升降驱动装置6供电;太阳能发电组件、风能发电组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自发电设施,将太阳能、风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包括抽水泵(1)、水管卷管装置(2)、支架(3)、发电组件(4)、升降导轨(5)、升降架(10)、升降驱动装置(6)、收集箱(7)、滤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轨(5)竖直布设于水岸,所述升降驱动装置(6)通过支架(3)设置于升降导轨(5)上端,所述升降架(10)与升降导轨(5)滑动配合,所述收集箱(7)设于升降架(10)上,升降驱动装置(6)带动升降架(10)、收集箱(7)沿升降导轨(5)升降,所述抽水泵(1)、水管卷管装置(2)均布设于岸边,所述发电组件(4)分别与抽水泵(1)、升降驱动装置(6)电连接,所述收集箱(7)顶部为敞开结构,收集箱(7)内固设有第一横隔板(11)、第二横隔板(12),第一横隔板(11)位于第二横隔板(12)之上,第一横隔板(11)、第二横隔板(12)将收集箱(7)内自上而下分成收集室、截留室以及出水室三个空间,收集室顶部箱口之内侧固设有一圈限位环(13),所述滤筒(8)位于收集室内,且滤筒(8)的顶部筒边缘搭在限位环(13)上,滤筒(8)侧面为滤网,所述第一横隔板(11)上设有第一透水孔(14),所述第二横隔板(12)上设有第二透水孔(15),第二横隔板(12)之上放置有移动滑板(16),移动滑板(16)两边分别与截留室内壁的滑槽滑动配合,移动滑板(16)上设有与第二透水孔(15)一一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群王浩骏田森林朱武艳李杰黄建洪宁平李晨胡学伟李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