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59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其包括底模和设置于底模上的四个侧模,这些侧模合围形成浇筑腔,还包括设置于侧模上的升降调节组件、嵌设于浇筑腔开口上的方环形的定位板、可自转的安装于定位板上的转动轴、设置于转动轴上的剪式千斤顶、以及一对分别设置于剪式千斤顶移动端的限位板,定位板的两侧板面分别相对升降调节组件的移动端和钢筋笼顶部的箍筋布置,限位板的两侧壁分别相对钢筋笼相对两侧的内侧表面布置。在侧模横放于地面上时,通过升降调节组件和限位板对钢筋笼在浇筑腔内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钢筋笼在吊装翻转过程中发生移位,由此保障预制柱的成品质量。由此保障预制柱的成品质量。由此保障预制柱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柱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筑和现场养护,施工效率较低。因此在加工条件允许时,通常使用混凝土预制柱来替代现浇混凝土柱。混凝土预制柱通常在工厂内由钢制模板浇筑成型后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在采用了混凝土预制柱进行装配化施工后,有利于克服季节影响保证常年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预制柱在工厂内进行预制,预制柱需要将制作好的立柱钢筋笼入模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成型,立柱钢筋笼包括多个竖向的主筋、和若干个横向套设于主筋外周的箍筋,箍筋环绕焊接于轴向设置的主筋上组成钢筋骨架以增强混凝土预制柱的结构强度。考虑到浇筑完成后钢筋笼不能暴露于混凝土预制柱的表面,一般钢筋笼外周与模板内周之间通过垫块进行隔开。考虑到立柱高度较大,立柱钢筋笼一般采用横向制作,即平躺状态下进行钢筋笼制作,然后将钢筋笼整体吊装入模板中,最终由预制柱模板带着钢筋笼进行翻转、吊运等操作。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63290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柱模具,包括平台底模、底部挡模、顶部挡模、侧挡模Ⅰ、侧挡模Ⅱ及预埋套筒工装架兼拉杆,所述侧挡模Ⅰ、侧挡模Ⅱ可拆卸安装于平台底模两侧,所述底部挡模、顶部挡模可拆卸安装于侧挡模Ⅰ、侧挡模Ⅱ上,所述顶部挡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中出筋挡模、上出筋挡模、下出筋挡模、左出筋挡模、右出筋挡模,所述预埋套筒工装架兼拉杆可拆卸安装于侧挡模Ⅰ、侧挡模Ⅱ之间。将平台底模、底部挡模、顶部挡模、侧挡模Ⅰ、侧挡模Ⅱ及预埋套筒工装架兼拉杆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形成预制柱构件尺寸的空腔,根据实际钢筋笼的穿出位置对顶部挡模进行调整,由此对钢筋笼进行加固定位。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仅通过顶部挡模上的开孔固定钢筋笼主筋的轴向,导致了在翻转及吊装过程中钢筋笼容易在柱模组内发生位移,预制柱模板对钢筋笼的定位效果不足,钢筋笼可能会因为位移而碰撞变形,进而影响预制柱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其通过对设置在浇筑腔内的钢筋笼进行位置固定和加固连接,避免模板吊装或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在安装腔内发生位移导致预制柱成品的质量出现下降。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包括底模和设置于所述底模上的四个侧模,这些侧模合围形成浇筑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模上的升降调节组件、嵌设于所述浇筑腔开口上的方环形的定位板、可自转的安装于所述定位板上的转动轴、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剪式千斤顶、以及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剪式千斤顶移动端的限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两侧板面分别相对所述升降调节组件的移动端和钢筋笼顶部的箍筋布置,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壁分别相对钢
筋笼相对两侧的内侧表面布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将其中一个侧模横放在地面上,在这个侧模上方安装钢筋笼后将其余三个侧模环绕钢筋笼进行连接并采用紧固件(螺栓等)进行紧固;在侧模横放于地面上时,先将限位板沿钢筋笼的主筋滑动下放升降调节组件,下放至侧模中部后通过转动轴驱使剪式千斤顶带动限位板扩张抵紧于钢筋笼的内侧表面,以及升降调节组件抵触定位板抵紧于钢筋笼顶部的箍筋表面,进而对钢筋笼在浇筑腔内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横放的侧模进行吊装翻转为竖放的过程中发生移位,由此保障预制柱的成品质量。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模上的定位座、穿设于所述定位座上的调节螺母、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母上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抵触于所述定位板的板面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传动有可控、自锁性能好的优点,调节螺母上的螺纹限制调节螺杆沿螺纹转动进而调节螺杆的轴向位移,由此精准调节螺杆的高度以控制对定位板的抵紧强度;调节螺杆螺接穿设定位座后抵触于定位板拿背离钢筋笼的一侧,使得定位板抵触于钢筋笼上端的箍筋表面,由此升降调节组件和定位板对钢筋笼的竖向位置进行限位。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搭接于所述定位板上、并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母固定横杆进而固定转动轴的转动使得剪式千斤顶和限位板保持位置固定,且限位螺母与调节螺母形成双联锁结构,对调节螺杆的转动进行加强锁定,使得调节螺杆紧密抵触定位板后保持紧固状态,由此进一步加强调节螺杆对定位板的紧固效果。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的顶端伸出至所述浇筑腔外部、并设置有握持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握持部方便使用者手部施力转动转动轴。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模具有若干个吊环和网状外凸的加强筋,所述吊环按照与加强筋的竖向区段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安装方位固定于所述加强筋的顶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吊环用于吊装侧模,将吊环设置于加强筋的位置处,相较设置于侧模上的其他位置可以避免吊装时侧模因为应力集中导致的变形影响浇筑密封性的情况。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模上设置有至少两组沿长度方向并列布置并环绕于侧模外周的若干加固板,这些加固板之间通过紧固件搭接固定紧贴于侧模的外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压紧侧模的外侧,使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模之间相互紧贴,防止浇筑腔内的混凝土从间隙中流出,保证产品的质量;加固板设置于加强筋的位置处,可加强侧模的结构强度。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这些侧模分别设置为一对第一侧模和布置于这对第一侧模之间的第二侧模,所述第一侧模的外侧表面凸出设置有至少两对支撑槽钢,所述加固板抵触于这对支撑槽钢上,且所述加固板的侧面和所述支撑槽钢的端面之间预留有间距。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模横向于地面上时支撑槽钢代替侧模接触地面,由此避免侧模与地面发生摩擦受损,同时在地面与侧模之间留有间隙方便加固板穿过间隙安装
于侧模上。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侧模上设置有吊钩,所述吊钩铰接于所述加强筋的中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吊时,将侧模和钢筋笼一同吊起并脱离地面后,在空中完成由横向至竖向的方向改变,可以避免侧模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避免侧模与地面发生接触导致磨损。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1.将横放于地面上的侧模进行吊装翻转为竖放的过程中,通过升降调节组件抵触定位板抵紧于钢筋笼顶部的箍筋表面、以及转动转动轴驱使剪式千斤顶带动限位板扩张抵紧于钢筋笼的内侧表面对钢筋笼在浇筑腔内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钢筋笼在吊装翻转过程中发生移位,由此保障预制柱的成品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包括底模(1)和设置于所述底模(1)上的四个侧模(2),这些侧模(2)合围形成浇筑腔(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模(2)上的升降调节组件(3)、嵌设于所述浇筑腔(23)开口上的方环形的定位板(41)、可自转的安装于所述定位板(41)上的转动轴(42)、设置于所述转动轴(42)上的剪式千斤顶(44)、以及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剪式千斤顶(44)移动端的限位板(45),所述定位板(41)的两侧板面分别相对所述升降调节组件(3)的移动端和钢筋笼顶部的箍筋布置,所述限位板(45)的两侧壁分别相对钢筋笼相对两侧的内侧表面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3)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模(2)上的定位座(31)、穿设于所述定位座(31)上的调节螺母(32)、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母(32)上的调节螺杆(33),所述调节螺杆(33)的底端抵触于所述定位板(41)的板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柱的生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2)上设置有横杆(43),所述横杆(43)的端部搭接于所述定位板(41)上、并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33)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431)。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颖超何奔洋方维炯李锋陈晓红孙志英黄国平沈慧琴朱标孙淦陶煜赵海燕许成涛胡斌陈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城投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