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53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旨在解决单台注吹一体机与灌装机配合效率低的问题。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包括:填料机、放置台和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底座、机械臂和托架,放置台朝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放置台的外侧环绕设置有若干制瓶工作机,托架用于通过机械臂将制瓶工作机的容器移动至放置台上,夹持组件用以将放置台上的容器移动至填料机上。多台制瓶工作机与填料机配合,其中一台制瓶工作机上的容器由移动组件和夹持组件搬运至填料机上之后,再搬运其他制瓶工作机上的容器,同时搬运完容器的制瓶工作机开始进行新一批容器的制作,反复循环,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
,具体涉及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食品药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药品企业和食品企业将采用注吹一体机和旋转灌装机配合在一起建造车间,既能体现注吹一体机的质量优势,又能发挥旋转灌装机的速度优势,但是由于注吹一体机本身速度较慢,单一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无法体现出速度和效率优势,导致工作效率减慢,且成本消耗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台注吹一体机与灌装机连接会导致注吹一体机速度太慢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解决可多台注吹一体机与灌装机配合使用,使得多台注吹一体机可跟上灌装机的效率而不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包括:
[0006]填料机;
[0007]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位于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填料机之间;
[0008]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的机械臂和托架;
[0009]其中,所述放置台朝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放置台的外侧环绕设置有若干制瓶工作机,所述机械臂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托架连接,所述机械臂可带动所述托架翻转,所述托架用于通过机械臂将所述制瓶工作机的容器移动至所述放置台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以将放置台上的容器移动至所述填料机上。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设备进行工作时,先由其中一台制瓶工作机进行吹塑成型加工出若干容器,接着通过机械臂带动托架将加工出的容器搬运至放置台上,夹持组件会夹持位于放置台上的容器,并移动至填料机处将容器放置在填料机上,而此时其他制瓶工作机也已经加工出了容器,可令移动组件继续搬运其他制瓶工作机上已加工好容器的容器,并且搬运的过程中,首次搬运完成的制瓶工作机也会进行新一批容器的加工,待其他制瓶工作机上的容器由移动组件与夹持组件送往填料机上之后,即可再去搬运之前制瓶工作机上的容器,然后其他完成搬运的制瓶工作机开始进行新一批容器的加工,如此进行循环,可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
[0011]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制瓶工作机包括第一容器制作机和第二容器制作机,所述第一容器制作机和第二容器制作机对称设置在所述放置台的两侧。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制瓶工作机包括第一容器制作机和第二容器制作机,两个容器制作机轮流替换制作容器,与灌装机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0013]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架的截面形状呈矩形,且所述托架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托架沿长度方向且远离所述放置台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吸附件,所述托架内设置有用以控制所述吸附件吸放的气管。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机械臂在带动托架移动前,托架内的气管会抽吸吸附件,使得吸附件将容器牢牢吸附,通槽是为了放置容器。
[0015]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容器制作机与所述第二容器制作机上均设置有若干用以夹持所述容器的夹具,所述夹具的排列方式和数量与所述吸附件均相同。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夹具可以固定生产出来的容器,使其不易在移动组件抓取时发生侧翻,由于容器的数量较多,所以夹具的排列方式会与吸附件相同,使得夹具与容器一一对照进行固定。
[0017]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以夹持容器的卡座,所述卡座的排列方式及数量与所述吸附件均相同。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由机械臂带动托架运送来的容器,在翻转后瓶口会朝向放置台并一一进入卡座内,可以保证容器在脱离了吸附件之后还可以平稳的固定在卡座内。
[0019]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伸缩件和设置在伸缩件伸缩端的若干夹取件,所述伸缩件的固定端设置有横移滑杆,所述横移滑杆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朝向所述填料机。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伸缩件可以在横移滑杆上进行滑动,使夹取件从放置台上夹取的容器通过伸缩件移动至填料机上。
[0021]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取件呈长方体状且朝向所述放置台的一端开设有弧形凹槽。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容器柱体结构,因此弧形凹槽可以更容易卡接容器。
[0023]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件的最大伸长距离为横移滑杆朝向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至所述放置台朝向所述第二容器制作机的一侧。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容器是呈两列分布的,因此放在放置台之后同样也是两列,伸缩件可进行伸长,使得夹取件达到能够夹取容器的距离。
[0025]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填料机上朝向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朝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夹持件。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填料机是旋转式的,在夹取件运送来容器后,可将容器嵌入夹持件内,并由旋转机构带动夹持件旋转送入填料机装填。
[0027]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机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呈弧形,所述旋转机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呈直线形,所述旋转机构直线形的一端朝向所述夹持组件。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容器的排列方式是直线型的,因此旋转机构的两侧为直线形方便夹持件直接将夹持的所有容器嵌入夹持件内。
[002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0]第一个制瓶工作机加工完容器之后,将容器固定在托架上,由机械臂带动托架将容器搬运至放置台上,再由夹持组件夹取容器送入填料机,运送完所有容器后,再由移动组件搬运其他制瓶工作机上的容器,而此时第一个制瓶工作机已经开始制作新的一批容器了,其他的制瓶工作机上的容器以同样的方式搬运至填料机上之后,即可再回到第一个制
瓶工作机进行搬运,随后其他的制瓶工作机开始进行新一批容器的加工,如此进行循环,保证多台制瓶工作机可轮流进行工作,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4]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5]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四;
[0036]图5为本技术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技术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9]1、第一容器制作机;2、第二容器制作机;3、填料机;31、旋转机构;311、夹持件;41、底座;42、机械臂;43、托架;44、吸附件;51、伸缩件;52、夹取件;53、横移滑杆;6、放置台;61、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机(3);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座(41)、与所述底座(41)的顶端连接的机械臂(42)和托架(43);放置台(6),所述放置台(6)位于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填料机(3)之间;其中,所述放置台(6)朝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放置台(6)的外侧环绕设置有若干制瓶工作机,所述机械臂(42)远离所述底座(41)的一端与所述托架(43)连接,所述机械臂(42)可带动所述托架(43)翻转,所述托架(43)用于通过机械臂(42)将所述制瓶工作机的容器移动至所述放置台(6)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以将放置台(6)上的容器移动至所述填料机(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瓶工作机包括第一容器制作机(1)和第二容器制作机(2),所述第一容器制作机(1)和第二容器制作机(2)对称设置在所述放置台(6)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43)的截面形状呈矩形,且所述托架(43)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托架(43)沿长度方向且远离所述放置台(6)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吸附件(44),所述托架(43)内设置有用以控制所述吸附件(44)吸放的气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吹一体机与旋转灌装机协同工作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制作机(1)与所述第二容器制作机(2)上均设置有若干用以夹持所述容器的夹具,所述夹具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林杨成斌文剑丹王绪发郭昊甘羽何永胜李宝龙刘思川刘文军谭鸿波郭晓英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