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31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包括侧边护板、顶部压板和防洪板,所述侧边护板呈与河堤迎水面相匹配的倾斜状,所述顶部压板呈水平设置并且连接于所述侧边护板的顶部,所述侧边护板的底部安装有垂直设置的底部护板,所述防洪板呈垂直设置的安装在所述顶部压板上。本方案通过设置侧边护板、顶部压板和防洪板配合,侧边护板可对生态水利河流河堤进行加固处理,底部护板可对侧边护板的底部进行支撑,防洪板可对生态水利河流进行防洪处理,避免了水位高出河堤时流入到路面的情况。避免了水位高出河堤时流入到路面的情况。避免了水位高出河堤时流入到路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水利河堤加固
,具体为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河堤是沿江河、渠道、湖、海岸边或分洪区、围垦区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筑堤可抵御洪水泛滥,挡潮防浪,生态水利河堤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现有加固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洪的功能,当生态水利中的水位高出河堤时会流向路面的情况,会造成路面积水或是对河堤两旁种植的花草树木淹死的情况。
[0003]专利公告号为CN2128014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河堤加固结构,包括设于河堤迎水面的挡水墙,所述挡水墙的迎水面安装有若干抗压面板,若干抗压面板均匀铺设于挡水墙的迎水面;每一所述抗压面板的迎水面均为中间向外凸出的弧形面,每一所述抗压面板与挡水墙之间均设有连接机构。现有技术(CN212801407U)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挡水墙的结构较为简单,不具备防洪的功能,当生态水利内的水位高处河堤时会流向路面的情况,同时在使用时不具备对河堤内的泥土进行防流失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包括侧边护板、顶部压板和防洪板,所述侧边护板呈与河堤迎水面相匹配的倾斜状,所述顶部压板呈水平设置并且连接于所述侧边护板的顶部,所述侧边护板的底部安装有垂直设置的底部护板,所述防洪板呈垂直设置的安装在所述顶部压板上。侧边护板安装在河堤表面,从而可以对生态水利河流河堤进行加固处理,底部护板设在侧边护板的底部,安装时会伸入河床内,从而可以对侧边护板的底部进行支撑,对防止河堤内的泥土流入河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洪板设置在顶部压板上,可以对生态水利河流进行防洪处理,避免了水位高出河堤时流入到路面的情况。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若干加固板,所述侧边护板的正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通孔,所述加固板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所述通孔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插入所述侧边护板的背侧,安装时,加固板可以透过通孔插到河堤的泥土内,从而可以对河堤泥土进行流失处理,避免了河堤泥土流失造成结构使用时塌陷的情况。其中,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加固板的另一端呈尖锐状,方便插入泥土里。
[0007]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压板上设置有若干槽孔,每一所述槽孔上活动安装有顶部锥杆,方便加固顶部压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护板上安装有若干安装板,每一所述安装板上活动安装有底部锥杆,方便加固底部护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压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顶部固定安装
有防护栏,避免人员坠落内河流内的情况发生。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侧边护板的顶部设有沿水平方向凸出的对接板,所述顶部压板的前端与所述对接板相互嵌合,且顶部压板的前端设有若干连接所述对接板的锁定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洪板的底部设有与顶部压板表面贴合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设有与侧边护板的上端贴合的贴覆板。安装时方便覆盖顶部压板与侧边护板的连接处,使得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不易产生河水渗漏。其中,所述支撑板和贴覆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密封垫。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护板底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淤泥插板,所述淤泥插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筋杆。淤泥插板可以插入河床的淤泥内,避免淤泥在结构底部流动的情况,同时通过筋杆增加了淤泥插板的强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结构科学合理,通过设置防护栏与安装套、支撑板和贴覆板配合,防护栏可以在结构对河堤加固的同时对岸边进行防护,避免人员掉落到生态水利河流中,同时安装套可以对防护栏进行安装固定,防洪板可以对生态水利河流内水位较高时安装在防护栏上,从而通过防洪板可以在生态水利河流内水位高出河堤时进行防洪处理,避免了或是降低了洪水流向路面的情况,支撑板可以对防洪板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底部护板与侧边护板和加固板配合,底部护板可以对结构使用时的底部进行安装固定,同时通过侧边护板可以对河堤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板安插到河堤内的泥土中可以对河堤泥土进行防流失作业,避免了河堤内的泥土流失造成结构塌陷的情况,使得结构可以对河堤进行多重加固处理,扩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防洪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加固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淤泥插板;101—筋杆;2—底部锥杆;201—底部锥帽;3—底部护板;301—安装板;4—侧边护板;401—对接板;402—通孔;403—安装孔;5—固定板;501—贯穿孔;6—加固板;7—顶部锥杆;701—顶部锥帽;8—顶部压板;801—槽孔;802—锁定杆;9—防洪板;901—贴覆板;902—支撑板;903—定位套;904—密封垫;10—防护栏;1001—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代表性之具体实施例,其中所举例之特定方法、装置、条件、材质等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或对应之具体实施例。此为,图中各装置仅用于表达其相对位置且未按其实际比例绘述,合先叙明。
[0020]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如图1

图4所示,包括侧边护板4、顶部压板8、防洪板9和若干加固板6,所述侧边护板4呈与河堤迎水面相匹配的倾斜状,所述顶部压板8呈水平设置并且连接于所述侧边护板4的顶部,所述侧边护板4的底部安装有垂直设置的底部护板
3,所述防洪板9呈垂直设置的安装在所述顶部压板8上。所述侧边护板4的正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通孔402,所述加固板6的一端通过固定板5安装在所述通孔402上,所述加固板6的另一端呈尖锐状,并且所述加固板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402并插入所述侧边护板4的背侧。
[0021]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压板8上设置有若干槽孔801,每一所述槽孔801上活动安装有顶部锥杆7。
[0022]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护板3上安装有若干安装板301,每一所述安装板301上活动安装有底部锥杆2。
[0023]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压板8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套1001,所述安装套10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栏10。所述防洪板9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防护栏10匹配的定位套903,所述防洪板9通过定位套903安装在防护栏10的顶部,从而可以对防洪板9安装时的顶部进行定位。
[0024]进一步的,所述侧边护板4的顶部设有沿水平方向凸出的对接板401,所述顶部压板8的前端与所述对接板401相互嵌合,且顶部压板8的前端设有若干连接所述对接板401的锁定杆802。
[0025]进一步的,所述防洪板9的底部设有与顶部压板8表面贴合的支撑板902,所述支撑板9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边护板、顶部压板和防洪板,所述侧边护板呈与河堤迎水面相匹配的倾斜状,所述顶部压板呈水平设置并且连接于所述侧边护板的顶部,所述侧边护板的底部安装有垂直设置的底部护板,所述防洪板呈垂直设置的安装在所述顶部压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干加固板,所述侧边护板上设置有若干组通孔,所述加固板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所述通孔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插入所述侧边护板的背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的另一端呈尖锐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压板上设置有若干槽孔,每一所述槽孔上活动安装有顶部锥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利河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护板上安装有若干安装板,每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彬胡思维董文彬蒋禄刚温利芳陈能
申请(专利权)人:长大市政工程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