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管理装置、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热管理装置包括热室、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热室具有分隔开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热室上设有用于与电子泵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用于与发动机水套连通的第二入口,以及用于与暖风芯体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与第一腔连通,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与第二腔连通,第一控制阀安装于热室的第一出口和/或第一入口处,第二控制阀安装于热室的第二出口和/或第二入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管理装置使得车辆热管理系统具有零部件少、管路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管路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管路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装置、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热管理系统的暖风回路包括以电加热模块作为热源的纯电循环和以发动机作为热源的发动机循环,其中,纯电循环和发动机循环分别通过电子泵和机械水泵作为动力源实现冷却液的驱动,纯电循环和发动机循环通过控制阀实现切换,此时的热管理系统需要两个动力泵,成本较高。但若只采用一个动力泵,则需要更多的管道和控制阀来实现纯电循环和发动机循环的切换,此时的热管理系统存在零部件多、管路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热管理装置,该热管理装置使得车辆热管理系统具有零部件少、管路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又提出一种车辆。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装置包括热室、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热室具有分隔开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热室上设有用于与电子泵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用于与发动机水套连通的第二入口,以及用于与暖风芯体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一出口和/或所述第一入口处,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出口和/或所述第二入口处。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装置,第一腔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可用于分别与电子泵的冷却液出口和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入口相连,以构成纯电循环中的部分流路,第二腔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可用于分别与发动机水套的冷却液出口和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入口相连,以构成发动机循环的部分流路。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可分别控制上述两个流路的通断,即可在一个电子泵作为动力源的基础上实现纯电循环和发动机循环的切换,由此降低了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成本。而且,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安装于热室上,由此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度高,可以预先装配为一体,以作为一个零件完成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组装,由此使得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少,管路简单。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入口处,所述第三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出口处。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室上还设有用于与散热器连通的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0011]和/或,所述热室上还设有用于与废气再循环装置和/或油冷器连通的第四出口,
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室上设有所述第三出口和所述第四出口,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三出口处,所述第五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四出口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室上还设有用于与油冷器连通的第五出口,所述第五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0014]和/或,所述热室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水套盖连通的第三入口,所述第三入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装置、电子泵、发动机水套和暖风芯体,所述热管理装置为如上述的热管理装置;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冷却液入口和所述第一入口均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冷却液出口连通。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只需一个电子泵,既可以通过第一腔来实现在纯电工况下对乘客舱的加热,也可以通过第二腔来实现发动机的热水在发动机工况下对乘客舱的加热。结合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在热室上的集成,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度更高,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少、管路简单,且制作成本低。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加热模块,以及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入口处,所述第三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出口处;
[0018]所述电加热模块串接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入口之间,和/或,所述电加热模块串接于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入口之间。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散热器和废气再循环装置,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热室的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所述热室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腔的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四控制阀连通所述第三出口和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五控制阀连通所述第四出口和所述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冷却液入口,所述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液化气体的膨胀水壶,所述废气再循环装置还具有放气口,所述膨胀水壶连接于所述放气口和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入口之间。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油冷器和涡轮增压器,所述油冷器和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冷却液入口均通过所述第五控制阀与所述第四出口连通,所述油冷器和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冷却液出口均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0022]或者,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油冷器和涡轮增压器,所述热室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腔的第五出口和第六出口,所述油冷器的冷却液入口与所述第五出口连通,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冷却液入口与所述第六出口连通,所述油冷器和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冷却液出口均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水套包括水套盖和水套体,所述水套盖的冷却液入
口和所述水套体的冷却液入口均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热室上还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腔的第三入口,所述水套盖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的第三入口连通,所述水套体的冷却液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入口连通。
[002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热管理装置或车辆热管理系统。
[002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热管理装置和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在发动机供暖和散热工况下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在纯电工况下的示意图。
[0028]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在发动机供暖工况下的示意图。
[0029]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在发动机散热工况下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室,所述热室具有分隔开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热室上设有用于与电子泵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用于与发动机水套连通的第二入口,以及用于与暖风芯体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以及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一出口和/或所述第一入口处,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出口和/或所述第二入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入口处,所述第三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出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室上还设有用于与散热器连通的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和/或,所述热室上还设有用于与废气再循环装置和/或油冷器连通的第四出口,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室上设有所述第三出口和所述第四出口,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三出口处,所述第五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四出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室上还设有用于与油冷器连通的第五出口,所述第五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和/或,所述热室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水套盖连通的第三入口,所述第三入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6.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以及电子泵、发动机水套和暖风芯体,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冷却液入口和所述第一入口均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电子泵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暖风芯体的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冷却液出口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加热模块,以及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热室的所述第二入口处,所述第三控制阀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加春,张贵强,李菁,陈振南,韩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