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803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属于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蓄水池、供水管、增压泵、洒水养生软管、复合式土工膜、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供水管的进水口伸入蓄水池中,供水管的出水口与增压泵的进水口相接,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洒水养生软管的进水口相接,洒水养生软管的出水口伸入蓄水池中或朝向蓄水池;洒水养生软管自上而下缠绕在墩身上;复合式土工膜从墩顶向下罩住墩身;增压泵设置在墩顶;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桥墩上或复合式土工膜的内侧;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湿度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与增压泵连接。本系统可更为精准的控制喷水量,从而保证桥墩砼表面连续养生要求,同时降低了用水量。同时降低了用水量。同时降低了用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桥墩在浇筑成型之后,均需要一定期限的保湿养生,以提高其早期强度。传统的养生工艺是在桥墩浇筑完成后,采用人工洒水并缠绕薄膜覆盖包裹桥墩,需要多次洒水或加水,工作量大,养生不连续,效果差。
[0003]CN216663820U公开了一种桥墩立柱用喷淋养生系统,包括储水罐和通过支架进行支撑固定的控制柜;控制柜内设置有集成有计时器的控制器,控制柜与远端控制室电连接,储水罐的一端底侧连通设置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设置有高压泵,供水管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多个主水管,各主水管上均设置有电磁控制阀,各主水管的出水端均连通设置有多个分水管,各分水管的前端呈弧形设置并套设于各桥墩立柱的顶部,各分水管呈弧形设置的部分均连通设置有多个朝向桥墩立柱的雾化喷头,高压泵和各电磁控制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4]上述专利可实现桥墩自动喷淋,连续养生,无需人工多次洒水或加水,但是上述专利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5]1、采用定时喷水,难以判断桥墩表面是否湿润,如果喷水量较少,则水分蒸发快难以达到预期的养生要求,如果喷水量较大,则桥墩表面汇聚过多水分沿着桥墩流到墩底,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0006]2、桥墩表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水分直接蒸发,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述问题。
[0008]上述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包括蓄水池、供水管、增压泵、洒水养生软管、复合式土工膜、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供水管的进水口伸入蓄水池中,供水管的出水口与增压泵的进水口相接,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洒水养生软管的进水口相接,洒水养生软管的出水口伸入蓄水池中或朝向蓄水池;洒水养生软管上沿着轴向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复合式土工膜为一布一膜复合土工膜,包括土工布层和塑料薄膜层;洒水养生软管自上而下缠绕在墩身上;复合式土工膜从墩顶向下罩住墩身,土工布层朝向内侧与桥墩接触,塑料薄膜层朝向外侧;增压泵设置在墩顶,位于复合式土工膜的外侧;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桥墩上或复合式土工膜的内侧;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湿度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与增压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根据检测值控制增压泵的启闭。
[0009]进一步地,蓄水池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墩底的下方;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还包括围绕墩底设置的环形收水槽,环形收水槽在蓄水池上方位置开设有排水口。
[0010]进一步地,环形收水槽的排水口向下倾斜。
[0011]进一步地,洒水养生软管的出水孔等间距的设置。
[0012]进一步地,复合式土工膜的外侧设置有绑扎绳带。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
[0015]2、采用湿度传感器检测桥墩表面的湿度,可以更为准确的判断桥墩表面是否湿润,根据湿度值自动控制增压泵的开启和关闭,即可以根据实际的湿度情况,实时控制增压泵是否要对洒水养生软管供水,更为精准的控制喷水量,从而保证桥墩砼表面连续养生要求,同时降低了用水量;
[0016]3、在桥墩表面包裹复合式土工膜,起到保水保湿、减少水份蒸发的作用,延长水分在桥墩表面的停留时间,延长供水间隔,也降低了用水量;
[0017]4、洒水养生软管的出水口伸入蓄水池中或朝向蓄水池,环形收水槽在蓄水池上方位置开设有排水口,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人工、用水量降到了最低限度,只需要定期补充蒸发水分即可;
[0018]5、可以循环使用本套系统循环对多个桥墩进行养护,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的主视图;
[0021]图2为图1的立体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养生水回流方向);
[0022]图3为洒水养生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蓄水池;2

供水管;3

增压泵;4

洒水养生软管;4.1

出水孔;5

复合式土工膜;6

湿度传感器;7

绑扎绳带;8

环形收水槽;100

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包括蓄水池1、供水管2、增压泵3、洒水养生软管4、复合式土工膜5、湿度传感器6和控制器;供水管2的进水口伸入蓄水池1中,供水管2的出水口与增压泵3的进水口相接,增压泵3的出水口与洒水养生软管4的进水口相接,洒水养生软管4的出水口伸入蓄水池1中或朝向蓄水池1;洒水养生软管4上沿着轴向设置有多个出水孔4.1;复合式土工膜5为一布一膜复合土工膜,包括土工布层和塑料薄膜层(HDPE膜、EVA膜等),经过压延、热熔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桥墩浇筑完毕模板拆除
后,洒水养生软管4自上而下缠绕在墩身上;复合式土工膜5从墩顶向下罩住墩身,复合式土工膜5顶部封闭,在桥墩100表面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土工布层朝向内侧与桥墩接触,起到吸水保湿、保护塑料薄膜层的作用,塑料薄膜层朝向外侧,起到减少水份流失作用;增压泵3设置在墩顶,位于复合式土工膜的外侧;湿度传感器6设置在桥墩100上或复合式土工膜5的内侧,用于检测桥墩100表面的湿度,作为增压泵3工作与否的依据;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湿度传感器6连接,信号输出端与增压泵3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湿度传感器6的检测值,并根据检测值控制增压泵3的启闭。
[0027]进一步地,洒水养生软管4的出水孔4.1等间距的设置。
[0028]进一步地,复合式土工膜5的外侧设置有绑扎绳带7,从而将复合式土工膜5固定在桥墩100上。
[0029]实施例2
[00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蓄水池1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墩底的下方;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还包括围绕墩底设置的环形收水槽8,环形收水槽8在蓄水池1上方位置开设有排水口。环状收水槽8采用砂浆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桥墩自动喷淋养生系统,包括蓄水池、供水管、增压泵、洒水养生软管、复合式土工膜、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供水管的进水口伸入蓄水池中,供水管的出水口与增压泵的进水口相接,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洒水养生软管的进水口相接,洒水养生软管的出水口伸入蓄水池中或朝向蓄水池;所述洒水养生软管上沿着轴向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复合式土工膜为一布一膜复合土工膜,包括土工布层和塑料薄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养生软管自上而下缠绕在墩身上;所述复合式土工膜从墩顶向下罩住墩身,土工布层朝向内侧与桥墩接触,塑料薄膜层朝向外侧;所述增压泵设置在墩顶,位于复合式土工膜的外侧;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桥墩上或复合式土工膜的内侧;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湿度传感器连接,信号输出端与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艳高云龙高健程刘向阳杨华权张明龙马占凯毕柯楠宋权全李鹏云马伟平于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