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02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3
一种组合式栈板,包含一第一栈板框架,及一可拆离地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的第二栈板框架。该第一栈板框架包括多个第一顶板,及多个第一支撑板。每一第一支撑板具有一由所述第一顶板往下延伸的第一支撑本体,及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二栈板框架包括多个第二顶板,及多个第二支撑板。每一第二支撑板具有一由所述第二顶板往下延伸的第二支撑本体,及一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可拆离地卡合所述第一结合部。只要将所述二结合部卡合所述第一结合部且使所述第二支撑板对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此时,该第二板框架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达成该第一栈板框架该第二板框架相配合形成大尺寸的栈板框架,组装动作简单且应用性佳。组装动作简单且应用性佳。组装动作简单且应用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栈板
[0001]

[0002]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栈板,特别是指一种组合式栈板。
[0003]
技术介绍

[0004]现已常见使用栈板而可供物品摆放与堆栈,而可便于堆高机跟拖板车将栈板抬起以进行货物办搬运作业。通常来说,需要依货物的大小使用所需尺寸的栈板,不过由于目前栈板出厂时的尺寸为固定尺寸,如后续要搬运更大尺寸的货物,则需要更换使用较大尺寸的栈板,所以需要另外准备大尺寸的栈板,大幅提高生产成本。而且若是同一大栈板上承载的货物需要分送给不同客户或是送往不同地方的储放,就需要麻烦地把全部的货物从大栈板移下,再把要送往同一区的货物放置在符合尺寸的栈板上后,才能进行栈板运输作业,实在非常麻烦且费时费力,并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值得从业人员仔细研究与探讨改善。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性佳的组合式栈板。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组合式栈板,包含一第一栈板框架,及一可拆离地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的第二栈板框架。
[0008]该第一栈板框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板,及多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支撑板。每一第一支撑板具有一垂直所述第一顶板且由所述第一顶板往下延伸的第一支撑本体,及一凹陷于该第一支撑本体一端的第一结合部。
[0009]该第二栈板框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顶板,及多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支撑板。每一第二支撑板具有一垂直所述第二顶板且由所述第二顶板往下延伸的第二支撑本体,及一由该第二支撑本体靠近该第一栈板框架的一端往该第一栈板框架的方向延伸凸出的第二结合部。每一第二结合部可拆离地卡合任一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卡合所述第一结合部且使所述第二支撑板对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此时,该第二板框架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组合式栈板,借由该第二栈板框架的每一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结合部可拆离地卡合该第一栈板框架的任一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结合设计,只要将该第二栈板框架的所述二结合部卡合该第一栈板框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且使所述第二支撑板对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此时,该第二板框架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达成该第一栈板框架该第二板框架相配合形成大尺寸的栈板框架,大幅降低成本花费,以及该第一栈板框架与该第二板框架集装动作简单且应用性佳。
[0011]【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13]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组合式栈板的实施例;
[0014]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中,一第一栈板框架结合一第二栈板框架;
[0015]图3是一侧视图,辅助说明图1中,该第一栈板框架的其中一第一支撑板的一第一结合部,以及该第二栈板框架的其中一第二支撑板的一第二结合部;
[0016]图4是一侧视图,辅助说明图2中,该第一栈板框架的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结合部结
合该第二栈板框架的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结合部;
[0017]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图2中,该第一栈板框架结合该第二栈板框架形成大尺寸的栈板框架且用以承载货物;
[0018]图6是一立体图,将图5中,该第二栈板框架拆离该第一栈板框架而可分别将该第一栈板框架所承载的货物与该第二栈板框架所承载的货物分别运往所需目的地。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0021]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组合式栈板,包含一第一栈板框架1,及一可拆离地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第二栈板框架2。
[0022]该第一栈板框架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板11,及多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1的第一支撑板12。每一第一支撑板12具有一垂直所述第一顶板11且由所述第一顶板11往下延伸的第一支撑本体121,及一凹陷于该第一支撑本体121一端的第一结合部122。
[0023]该第二栈板框架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顶板21,及多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所述第二顶板21的第二支撑板22。每一第二支撑板22具有一垂直所述第二顶板21且由所述第二顶板21往下延伸的第二支撑本体221,及一由该第二支撑本体221靠近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一端往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方向延伸凸出的第二结合部222。每一第二结合部222可拆离地卡合任一第一支撑板12的第一结合部122。所述第二结合部222卡合所述第一结合部122且使所述第二支撑板22对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2,此时,该第二板框架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1。
[0024]组装时,只要将该第二栈板框架2的所述二结合部卡合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所述第一结合部122且使所述第二支撑板22对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2,此时,该第二板框架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1。也就是说,将该第一栈板框架1结合该第二板框架后,透过所述第二支撑板22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2会使所述第二顶板21配合所述第一顶板11会形成如图2所示地的大尺寸的栈板框架的态样,而可因应大尺寸货物的搬运需求或是支持更多小尺寸货物堆栈以便进行大量货物运输作业。
[0025]要特别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每一第一支撑板12的第一结合部122为凹陷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本体121的一卡制凹槽123,该第二栈板框架2的每一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结合部222为可拆离地卡合任一第一结合部122的定位卡榫223。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每一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结合部222为定位卡榫223可拆离的结合每一第一支撑板12的第一结合部122为卡制凹槽123的设计,而可所述第二支撑板22对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且使所述第二顶板21与所述第一顶板11相配合形成如图2所示地的大尺寸的栈板框架的态样,且可进行堆栈与承载货物(见图5)。若是后续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所述第一顶板11所承载的货物与该第二栈板框架2的所述第二顶板21所承载的货物需要分送给不同客户或是送往不同地方的储放,只要将该第二栈板框架2往A方向(平行远离该第一栈板框架1方向)移动(见图6)且使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定位卡榫223脱离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卡制凹槽123,并使该第二栈板框架2拆离该第一栈板框架1后,就可分别将该第一栈板框架1所承载的货物与该第二栈板框架2所承载的货物分别运往所需目的地的运输作业,有效改善以往
在同一大栈板上承载的货物需要分送至不同地方,就需要麻烦地把全部的货物从大栈板移下,再把要送往同一区的货物放置在符合尺寸的栈板上后,才能进行栈板运输作业的问题。
[0026]附带一提,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每一第一支撑板12的卡制凹槽123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本体121为一体成形,该第二栈板框架2的每一第二支撑板22的定位卡榫223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本体221为一体成形,每一第二支撑板22的定位卡榫223是由对应地第二支撑本体221靠近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一端往该第一栈板框架1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栈板框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顶板,及多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支撑板,每一第一支撑板具有一垂直所述第一顶板且由所述第一顶板往下延伸的第一支撑本体,及一凹陷于该第一支撑本体一端的第一结合部;及一可拆离地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的第二栈板框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顶板,及多个彼此相间隔且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支撑板,每一第二支撑板具有一垂直所述第二顶板且由所述第二顶板往下延伸的第二支撑本体,及一由该第二支撑本体靠近该第一栈板框架的一端往该第一栈板框架的方向延伸凸出的第二结合部,每一第二结合部可拆离地卡合任一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卡合所述第一结合部且使所述第二支撑板对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此时,该第二板框架结合该第一栈板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栈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栈板框架的每一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结合部为凹陷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本体的一卡制凹槽,该第二栈板框架的每一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结合部为可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敏严亦岑
申请(专利权)人: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