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58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包括直针部、连接于所述直针部两端的螺旋型探针部、套合固定于所述直针部外侧的手持部,所述直针部和所述螺旋型探针部开设有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穿插有与所述空腔相适配的泪道引流管;所述泪道引流管可随所述螺旋型探针部同步运动。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猪尾巴探针设计成空心,内部穿插有适配的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将猪尾巴探针寻找断端与植入泪道引流管过程相结合,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性。较高的市场推广性。较高的市场推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

技术介绍

[0002]猪尾巴探针为眼科泪道系统疾病中重要的检查治疗器械,可以分别从上或下泪小点进入,沿泪小管前行,在到达泪总管后,通过手柄旋转,沿下或上泪小管前行,从下或上泪小点穿出,起到探查泪小管断端和扩张泪小管狭窄的目的。同时在猪尾巴探针退出的过程中,可以把硅胶软管类物质置入泪小管内。
[0003]在专利文献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2366009 U,名称为一种猪尾巴探针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猪尾巴探针,特征在于把探针头端分为前后两段,后段直径为0.9mm,前段直径为0.6mm,并且前段设有3处略突起的反向锯齿线,前段设有针眼。本猪尾巴探针,探针头端后段直径0.9mm,保证了和套有硅胶软管的前段直径相同或略大,减少了硅胶软管随探针退出时的阻力;探针头端前段设置了3处略突起的反向锯齿线,增加了软管与探针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了硅胶软管的滑出;探针头端前段设有针眼,必要时可用缝线固定硅胶软管,保证了硅胶软管能沿探针的退出而置入泪小管内。
[0004]在现有技术中,猪尾巴探针主要用于寻找断裂的泪小管,为吻合泪小管、安置泪道引流管作准备。但在断裂泪小管吻合术中,当猪尾巴探针找到断裂端后,一旦将猪尾巴探针退出泪小管,则泪小管断裂端会再次回缩,想要安置泪道引流管,需再次重新寻找断裂端,周而复始,浪费大量手术时间,且降低了手术成功率。在专利文献中,虽有将硅胶软管套合进探针头端的方法,但为固定硅胶软管常常利用针线缝合进行牵引,在操作过程中缝线牵引导管进入泪道时会因线结的存在会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猪尾巴探针不能便捷安置泪道引流管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包括直针部、连接于所述直针部两端的螺旋型探针部、套合固定于所述直针部外侧的手持部,所述直针部和所述螺旋型探针部开设有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穿插有与所述空腔相适配的泪道引流管;所述泪道引流管可随所述螺旋型探针部同步运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泪道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可包覆所述螺旋型探针部自由末端断面的密封端,另一端穿出猪尾巴探针。
[0008]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型探针部为不锈钢弹性材料。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型探针部的自由末端为钝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泪道引流管为硅胶软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表面设置有滚花。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猪尾巴探针设计成空心,内部穿插有适
配的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将猪尾巴探针寻找断端与植入泪道引流管过程相结合,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猪尾巴探针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猪尾巴探针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0016]其中:
[0017]11

手持部;12

直针部;13

螺旋型探针部;14

泪道引流管;141

密封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临床上因外伤引起的泪小管断裂较常见,通常为内眦部睑缘撕裂伤引起,当伴有泪小管断裂时,应争取行泪小管吻合术,然后缝合眼睑,否则容易引起疤痕愈合,导致终生流泪,下泪小管断裂较上泪小管断裂常见,伴有内眦韧带断裂时泪点有移位现象。寻找泪小管的断裂端则是吻合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寻找泪小管断端的方法有直视法,上泪小管注气、注水、注牛奶、注黏弹剂法,猪尾巴探针法及泪囊切开法等等,而目前较多文献研究及临床证据表明,猪尾巴探针在寻找断端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可明显缩减手术时间。
[0020]目前通用型猪尾巴探针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手持部11、位于两端且方向相反的螺旋型探针部13、连接两端螺旋型探针部13的直针部12。其中手持部11套合固定于直针部12的外侧。在断裂泪小管吻合术中,当猪尾巴探针找到断裂端后,一旦将猪尾巴探针退出泪小管,则泪小管断裂端会再次回缩,想要安置泪道引流管,需再次重新寻找断裂端,浪费大量的手术时间,且降低了手术成功率。
[0021]为解决猪尾巴探针不能便捷安置泪道引流管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如图2所示,包括手持部11、螺旋型探针部13、与螺旋型探针部13相连接的直针部12。手持部11套合于直针部12的外侧。螺旋型探针部13和直针部12开设有贯通的空腔,空腔内穿插有与空腔大小相适配的泪道引流管14。手持部11表面设置有滚花。
[0022]在本技术中,将猪尾巴探针设计成空心,内嵌泪道引流管14,在猪尾巴探针寻找断端的过程中,同时将泪道引流管14带入了对应的泪小管,猪尾巴探针退出的过程中,即可完成泪道引流管14的植入,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相应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0023]由于在猪尾巴探针中嵌入了泪道引流管14,为防止泪道引流管14在手术过程中移动,泪道引流管14的连接如图3所示,泪道引流管14的一端设置有较粗膨大的密封端141,密封端141卡合于螺旋型探针部13的末端。密封端141应整体包覆螺旋型探针部13的末端断面,使其连接处为连续弧面,无棱角,防止泪道引流管向左滑出和损伤泪小管。泪道引流管14的另一端穿出猪尾巴探针,可在猪尾巴探针进行手持固定防止泪道引流管向右滑出。
[002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螺旋型探针部13采用金属弹性材料,可拉直
可弯曲成型,具体为不锈钢弹性材料。直针部12和螺旋型探针部13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型,螺旋型探针部13的自由末端为钝端。泪道引流管14采用硅胶软管,根据猪尾巴针的孔径进行适配。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包括直针部、连接于所述直针部两端的螺旋型探针部、套合固定于所述直针部外侧的手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针部和所述螺旋型探针部开设有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内穿插有与所述空腔相适配的泪道引流管;所述泪道引流管可随所述螺旋型探针部同步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猪尾巴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泪道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可包覆所述螺旋型探针部自由末端断面的密封端,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煜焱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