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25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属于转向器技术领域,包括转向器本体、拉直杆和减震装置,转向器本体与拉直杆相连接,减震装置设有一个顶座,且顶座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中间设有拉伸板,两个固定块分别设置一个辅助辊,且辅助辊上套设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连接在固定块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与拉伸板上连接回弹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称设有两个减震装置包裹住转向器本体和拉直杆连接处,将汽车的抖动进行缓解,有效避免长时间抖动导致方向盘产生偏移,且减震装置与转向器固定块连接转向器本体和拉直杆相接处均设有防腐耐磨的镀铬层,有效防止长时间摩擦给转向器带来损坏。向器带来损坏。向器带来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


[0001]本技术属于转向器
,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

技术介绍

[0002]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有多种类型,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整体卧式,动力转向器等,但市场上现有的转向器在实际使用时,汽车在日常行驶时会产生抖动,当抖动传递到转向拉直杆时,长时间的抖动可能会导致转向器固定时会有松动,导致方向盘偏移的问题。
[0003]经检索,中国技术名称为:整体卧式转向器(申请号为:CN200620075908.X,申请日为:2006

07

20),包括角传动器、转向器,角传动器与转向器通过连接盘刚性连接,角传动器的传动轴与转向器的转轴通过连接套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紧凑,角传动器与转向器的总长较短,所需安装空间较小,仅需一只安装支架安装转向器即可,安装简单,不需调整,制造成本较低,特别适合在底盘安装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此技术就存在没有减震结构,虽然安装空间小,但长时间抖动可能会导致安装松动,产生方向盘偏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转向器在实际使用时,汽车在日常行驶时会产生抖动,当抖动传递到转向拉直杆时,长时间的抖动可能会导致转向器固定时会有松动,导致方向盘偏移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br/>[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的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包括转向器本体、拉直杆和减震装置,转向器本体与拉直杆相连接,减震装置设有一个顶座,且顶座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中间设有拉伸板,两个固定块分别设置一个辅助辊,且辅助辊上套设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连接在固定块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与拉伸板上连接回弹组件。
[0009]优选的,回弹组件在拉伸板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回弹座,且回弹座中间设有凹槽,回弹组件在底座对称设有连个固定座,且两个固定座中间贯穿安装限位辊,限位辊上套设回弹弹簧和两个移动固定板,且回弹弹簧的两端连接在两个移动固定板上,两个移动固定板和两个回弹座铰接设有移动板。
[0010]优选的,减震装置对称设有两个,且顶座上设有可容纳转向器本体和拉直杆的凹槽,两个减震装置套设在转向器本体与拉直杆相连接处。
[0011]优选的,两个减震装置的底座侧壁均连接一个转向器固定块上,且转向器固定块上对称设有两个可通过螺杆连接在汽车架上的螺纹通孔。
[0012]优选的,减震装置的顶座凹槽和转向器固定块连接转向器本体的侧壁上均设有防腐耐磨的镀铬层。
[0013]有益效果
[0014]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的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对称设有两个减震装置包裹住转向器本体和拉直杆连接处,将汽车的抖动进行缓解,有效避免长时间抖动导致方向盘产生偏移。
[0016](2)本技术的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减震装置与转向器固定块连接转向器本体和拉直杆相接处均设有防腐耐磨的镀铬层,有效防止长时间摩擦给转向器带来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的整体的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的减震装置的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的回弹组件的结构图。
[0020]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1]100、转向器本体;
[0022]200、拉直杆;
[0023]300、减震装置;310、顶座;320、固定块;330、拉伸板;340、辅助辊;350、减震弹簧;360、底座;370、回弹组件;371、回弹座;372、固定座;373、限位辊;374、回弹弹簧;375、移动固定板;376、移动板;
[0024]400、转向器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附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器本体100、拉直杆200和减震装置300,转向器本体100与拉直杆200相连接,减震装置300设有一个顶座310,且顶座310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块320,两个固定块320中间设有拉伸板330,两个固定块320分别设置一个辅助辊340,且辅助辊340上套设减震弹簧350,减震弹簧350一端连接在固定块320上,另一端连接在底
座360上,底座360与拉伸板330上连接回弹组件370,此结构设计,转向器本体100和拉直杆200连接处通过减震装置300,缓解汽车行驶时带来的抖动,汽车的抖动的力下压到顶座310上,通过减震弹簧350将力抵消,底座360再通过转向器固定块400一同固定在汽车架上,再通过回弹组件370将顶座310回弹继续包裹住转向器本体100和拉直杆200连接处,减震效果好,且连接处还设有镀铬层,防止抖动带来的磨损。
[0030]本实施例的回弹组件370在拉伸板330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回弹座371,且回弹座371中间设有凹槽,回弹组件370在底座360对称设有连个固定座372,且两个固定座372中间贯穿安装限位辊373,限位辊373上套设回弹弹簧374和两个移动固定板375,且回弹弹簧374的两端连接在两个移动固定板375上,两个移动固定板375和两个回弹座371铰接设有移动板376,此结构设计,顶座310上下压的力带动回弹座371和移动固定板375中间的移动板376进行移动,挤压回弹弹簧374,再通过回弹弹簧374将力回弹抵消,使顶座310更加稳定的包裹住转向器本体100和拉直杆200。
[0031]本实施例的减震装置300对称设有两个,且顶座310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器本体(100)、拉直杆(200)和减震装置(300),所述转向器本体(100)与拉直杆(200)相连接,所述减震装置(300)设有一个顶座(310),且顶座(310)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块(320),所述两个固定块(320)中间设有拉伸板(330),所述两个固定块(320)分别设置一个辅助辊(340),且辅助辊(340)上套设减震弹簧(350),所述减震弹簧(350)一端连接在固定块(320)上,另一端连接在底座(360)上,所述底座(360)与拉伸板(330)上连接回弹组件(3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卧式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370)在拉伸板(330)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回弹座(371),且回弹座(371)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回弹组件(370)在底座(360)对称设有连个固定座(372),且两个固定座(372)中间贯穿安装限位辊(373),所述限位辊(3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鹏程易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