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21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包括:保温外壳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内侧的循环保温管,所述循环保温管内嵌在所述保温外壳内壁;所述保温外壳适于外套在PIR管上;所述循环保温管与PIR管贴合设置;以及所述循环保温管内适于流通保温液。通过在PIR管外侧再套设一层保温外壳,来对PIR管进行保温,进而加强PIR管对LNG的保温效果。通过在保温外壳内侧设置循环保温管,并通过在循环保温管内循环流通保温液来加强对PIR管的保温效果。通过循环出口内设置浮动通液件,能够方便的对循环保温管内的保温液进行更换或者循环操作。循环操作。循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


[0001]本技术涉及管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运输LNG(液化天然气)时,常使用PIR管,该种PIR管在LNG等液体时,能够对LNG提供保温的效果。但是在特殊的环境,比如在船用环境中,环境温度较高,还是会影响PIR管的保温效果,因此设计一种用在PIR管上的保温管壳,来确保PIR管的保温效果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包括:保温外壳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内侧的循环保温管,所述循环保温管内嵌在所述保温外壳内壁;
[0005]所述保温外壳适于外套在PIR管上;
[0006]所述循环保温管与PIR管贴合设置;以及
[0007]所述循环保温管内适于流通保温液。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外壳内壁开设有保温槽,所述保温槽与所述循环保温管相对应。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槽沿所述保温外壳内壁螺旋开设。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槽沿所述保温外壳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循环保温管朝向PIR管的一侧与PIR管外壁相适配。
[0012]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外壳一端设置有循环进口,所述循环进口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一端端面上;
[0013]所述循环进口与所述循环保温管连通。r/>[0014]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外壳远离所述循环进口的一端开设有循环出口,所述循环出口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远离所述循环进口的一端的侧壁;
[0015]所述循环出口与所述循环保温管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出口内设置有浮动通液件,所述浮动通液件包括浮动帽和一体设置在所述浮动帽一侧的通水块,所述浮动帽与所述通水块连通;
[0017]所述浮动帽滑动设置在所述循环出口内;其中
[0018]所述浮动帽带动所述通水块抽入所述循环保温管内时,所述循环保温管内的保温液通入所述循环出口。
[0019]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出口侧壁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浮动帽远离所述通水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PIR管外侧再套
设一层保温外壳,来对PIR管进行保温,进而加强PIR管对LNG的保温效果。2、通过在保温外壳内侧设置循环保温管,并通过在循环保温管内循环流通保温液来加强对PIR管的保温效果。3、通过循环出口内设置浮动通液件,能够方便的对循环保温管内的保温液进行更换或者循环操作。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的立体图;
[0024]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保温外壳的爆炸图;
[0025]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保温外壳的剖视图;
[0026]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浮动通液件的立体图。
[0027]图中:
[0028]1、保温外壳;11、保温槽;12、循环进口;13、循环出口;131、浮动通液件;132、浮动帽;133、通水块;134、复位弹簧;
[0029]2、循环保温管;3、PIR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2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PIR管3的保温管壳,包括:保温外壳1和循环保温管2。保温外壳1适于对PIR管3进行保温。循环保温管2适于通保温液以对PIR管3保温。针对于上述部件,下面进行一一详述。
[0033]保温外壳1,保温外壳1适于外套在PIR管3外侧,以对PIR管3进行保温,从而间接加强PIR管3的保温效果。同时,对于不同的外部环境,或者腐蚀环境,或者高温环境,保温外壳1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材料,从而辅助PIR管3对LNG进行保温,同时保护PIR管3的效果。
[0034]下面具体说明保温外壳1的结构,保温外壳1整体呈筒状结构,保温外壳1内部中空,且保温外壳1的内径与PIR管3相对应,以使PIR管3能够内套在保温外壳1内。此外,由于保温外壳1和PIR管3的尺寸相适配,使得在保温外壳1安装后,保温外壳1与PIR管3贴合设置,从而将保温外壳1与PIR管3定位。
[0035]保温外壳1内壁开设有保温槽11,保温槽11内适于安装循环保温管2。所述保温槽11沿所述保温外壳1内壁螺旋开设,即保温槽11环绕PIR管3周向开设,以确保PIR管3周向均与PIR管3接触。所述保温槽11沿所述保温外壳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以使保温槽11沿长度方向各处与PIR管3的接触面积大致相同,以确保对PIR管3的保温效果在各处都是均匀的。
[0036]循环保温管2,循环保温管2设置在保温外壳1内侧,具体来说,循环保温管2设置在保温槽11内,所述保温槽11与所述循环保温管2相对应。通过上述设置,在安装时,将循环保温管2一端插入保温槽11内,并沿与保温槽11螺旋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循环保温管2,即可将循环保温管2插入保温外壳1内,使得保温槽11能够对循环保温管2起到定位的效果。所述
循环保温管2内适于流通保温液,本实施例中保温液包括但不限于液氮等。同时结合上述所述保温槽11沿所述保温外壳1内壁螺旋开设,所述保温槽11沿所述保温外壳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使得循环保温管2安装完成后,在循环保温管2内通入保温液,即可实现循环保温管2对PIR管3均匀可靠的保温的效果。为了确保上述效果,所述循环保温管2朝向PIR管3的一侧与PIR管3外壁相适配,即所述循环保温管2朝向PIR管3的一侧呈现与PIR管3完全贴合状态,以确保循环保温管2内的保温液充分与PIR管3的管壁接触。
[0037]为了便于向循环进口12内补充保温液,所述保温外壳1一端设置有循环进口12,所述循环进口12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1一端端面上。所述循环进口12与所述循环保温管2连通,具体来说,循环保温管2上开设有一个槽口,循环保温管2转动至完全插入保温外壳1内后,循环进口12正对循环保温管2上的槽口,以使循环进口12被打开时,操作者将水管插到循环进口12上,以向循环保温管2内补充保温液。
[0038]为了便于排出循环保温管2内的保温液,所述保温外壳1远离所述循环进口12的一端开设有循环出口13,所述循环出口13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1远离所述循环进口12的一端的侧壁。所述循环出口13与所述循环保温管2连通。循环出口13和循环进口12在保温外壳1上的位置不同,从而便于操作者分辨哪一边为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1)内侧的循环保温管(2),所述循环保温管(2)内嵌在所述保温外壳(1)内壁;所述保温外壳(1)适于外套在PIR管上;所述循环保温管(2)与PIR管贴合设置;以及所述循环保温管(2)内适于流通保温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1)内壁开设有保温槽(11),所述保温槽(11)与所述循环保温管(2)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槽(11)沿所述保温外壳(1)内壁螺旋开设。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槽(11)沿所述保温外壳(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保温管(2)朝向PIR管的一侧与PIR管外壁相适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PIR管的保温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1)一端设置有循环进口(12),所述循环进口(12)设置在所述保温外壳(1)一端端面上;所述循环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波丁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桑绝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