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包括主板以及设置在主板顶部两侧外壁的对接板,所述主板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开有竖槽,且竖槽的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主板的顶部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框,且防护框的一侧顶部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主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的驱动机构,且主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被输送进防护框内的高速转动的物体在与切削刀缓慢接触时,会实现对物体的雕刻切削效果,并且由于防护框内存在多个切削工具,因此在不需要换刀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物体的一次性成型效果。物体的一次性成型效果。物体的一次性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
[0001]本技术涉及雕铣机
,具体是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0002]雕铣机是数控机床的一种。一般认为雕铣机是使用小刀具、大功率和高速主轴电机的数控铣床。雕刻机的优势在雕,如果加工材料硬度比较大也会显得力不从心。雕铣机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白,利用快速转动的刀具或者快速自转的待切削物体二者接触时,对物体进行切削。
[000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8744309U”的智能雕铣加工中心,床身一侧设有电器柜,立柱一侧连接有分体刀库,分体刀库与电器柜位于同侧。控制系统通过对输入的数字和字符等信息进行一系列处理后,再通过伺服系统及可编程序控制气向机床主轴及进给等执行机构发出指令,机床主体则按照这些指令,并在检测反馈装置的配合下,对工件加工所需的各种动作实现自动控制,从而完成工件的加工。
[0004]以上技术特征存在以下不足:在对物体进行雕铣时,当需要在物体表面或者物体内部雕刻出不同类型的图案时,需要手动或者由数控机床进行刀具的更换,操作比较繁琐,无法实现一次成型的效果,并且在换刀的过程中,还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包括主板以及设置在主板顶部两侧外壁的对接板,所述主板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开有竖槽,且竖槽的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主板的顶部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框,且防护框的一侧顶部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主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的驱动机构,且主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两端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物体快速转动的旋转机构;
[0008]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升降筒,且第二升降筒的底部活塞杆一端设置有第二升降块,第二升降块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切削刀,且第二升降块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切削杆,切削杆的直径均不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且主板的一端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卡板的一端外壁,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另一个卡板的另一端外壁,且旋转轴与第二螺纹杆的圆周外壁之间套接有连接带,第二螺纹杆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二移动块。
[0010]优选的,所述主板的顶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端板,且端板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滑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覆盖板,第二移动块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覆盖板的顶部内壁,且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同一个覆盖板的顶部外壁。
[0011]优选的,所述主板的顶部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杆,且防护杆均为倾斜状,主板的顶部两侧外壁均开有集废槽。
[0012]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块,且第一升降块滑动插接于挡板的两端外壁之间,支撑板的一端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筒,第一升降筒的顶部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升降块的底部外壁,第一升降块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旋转盘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圆周内壁与外壁之间通过螺纹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紧固杆,紧固杆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内壁与外壁之间开有通槽,且通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通槽的一侧内壁,第一螺纹杆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移动块,且第二升降筒固定连接于第一移动块的底部外壁。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观察镜,且主板的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中,在需要对物体进行切削时,通过设置的多个固定块可对物体进行紧固夹持,当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时,与第二螺纹杆会在连接带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移动块、覆盖板以及支撑板移动,从而直接将被固定的物体进行输送,并且当物体固定完成后,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旋转盘以及被夹持的物体快速转动,被输送进防护框内的高速转动的物体在与切削刀缓慢接触时,会实现对物体的雕刻切削效果,并且第一升降筒可带动第一升降块以及被夹持的物体升降,而第二升降筒可带动第二升降块升降,从而可实现对物体的任一形状的雕刻打磨效果,当快速转动的物体在与不同大小的切削杆接触时,可实现对物体的钻孔以及外壁打磨效果,从而在不需要换刀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物体的一次性成型效果;
[0017]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多个覆盖板,可防止切削落下的废料掉落进竖槽内,并且废料在经过覆盖板的导向后,可滚落至集废槽内,从而实现了对废料的自动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的覆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的切削刀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的第二移动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的连接带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主板;2、集废槽;3、覆盖板;4、支撑板;5、防护框;6、观察镜;7、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螺纹杆;9、第一移动块;10、控制面板;11、挡板;12、第二驱动电机;13、第一升降
筒;14、固定块;15、固定环;16、旋转盘;17、第一升降块;18、切削杆;19、第二升降块;20、第二升降筒;21、切削刀;22、防护杆;23、第二螺纹杆;24、第二移动块;25、连接带;26、第三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
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包括主板1以及设置在主板1顶部两侧外壁的对接板,主板1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开有竖槽,且竖槽的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3,主板1的顶部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框5,且防护框5的一侧顶部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0,主板1的底部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包括主板(1)以及设置在主板(1)顶部两侧外壁的对接板,所述主板(1)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开有竖槽,且竖槽的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3),所述主板(1)的顶部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框(5),且防护框(5)的一侧顶部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二螺纹杆(23)转动的驱动机构,且主板(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的两端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物体快速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防护框(5)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升降筒(20),且第二升降筒(20)的底部活塞杆一端设置有第二升降块(19),第二升降块(19)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切削刀(21),且第二升降块(19)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切削杆(18),切削杆(18)的直径均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26),且主板(1)的一端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第三驱动电机(26)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卡板的一端外壁,第三驱动电机(26)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另一个卡板的另一端外壁,且旋转轴与第二螺纹杆(23)的圆周外壁之间套接有连接带(25),第二螺纹杆(23)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二移动块(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一次成型立体雕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顶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端板,且端板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滑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覆盖板(3),第二移动块(24)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帮,陆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米斯佑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