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体,还包括安装支架、驱动机构、增温混合机构和气混机构,安装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反应罐体转动安装在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之间,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密封组件,驱动机构安装在上安装板上,并且驱动机构的部分设置在反应罐体的外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粘性较大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不仅可根据混合液的特性,对反应罐体内部的压力和温度等进行控制调节,同时通过气动与机械式相结合的搅拌方式,可实现对混合液的双重搅拌,混合搅拌效果较好,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涉及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均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等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在对其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混合反应时,大多都是以电机带动搅拌叶的方式对混合液进行混合反应,在实际使用中,当反应釜内部的混合液的粘性较大时,通过传统的机械式搅拌,较难以对粘性较大的混合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搅拌混合的周期相对较长,不仅大大增加了混合液混合反应的时间,减少混合液的产能,且当混合液搅拌反应不充分时,难以保证混合液的生产后的质量,同时粘性较大的混合液在排出反应釜时,混合液还易粘连在搅拌叶上,从侧面还增加了对搅拌叶的清理任务,为此,针对粘性较大的混合液需要在反应釜的内部进行搅拌作业时,我们提出一种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在对粘性较大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时,通过传统的机械式搅拌难以快速的对混合液进行充分搅拌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体,还包括安装支架、驱动机构、增温混合机构和气混机构;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所述反应罐体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对接管和所述下对接管之间,所述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上,并且驱动机构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反应罐体的外表面上,用于控制并调节反应罐体的转速;所述增温混合机构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上,并且增温混合机构的部分穿过位于上对接管处的密封组件至反应罐体的内部,用于对反应罐体内部混合液增温的同时辅助混合液的搅拌;所述气混机构包括排气组件、供气组件和循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上并与所述上对接管之间相连通,用于将反应罐体内部的气体排出,所述供气组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并与所述上对接管之间相连通,用于对反应罐体的内部供给保护气体,所述循气组件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板上并与上对接管与下对接管之间相连通,用于将反应罐体内部的气体循环,对混合液进行搅拌。
[000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位于上对接管上的密封组件包括法兰盘和法兰盲盘,所述法兰盘密封焊接在所述上对接管上,所述法兰盲盘通过多组螺栓、螺母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法兰盘上,所述法兰盘和法兰盲盘设置有密封垫。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变速箱、伞状齿轮一、伞状齿轮二、驱动杆、两个大齿轮和两个小齿轮,两个所述大齿轮均固定并套设安装在所述反应罐体的外表面上,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变速箱均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之间固定安装,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伞状齿轮一之间固定安装,所述驱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与所述下安装板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延伸至上安装板的上方并与所述伞状齿轮二之间固定安装,所述伞状齿轮二与所述伞状齿轮一之间相互啮合,两个所述小齿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杆上,并且两个所述小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大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温混合机构包括模温机、钢性U型管和电接点温度计,所述钢性U型管固定安装在位于上对接管上的法兰盲盘上,钢性U型管的部分位于反应罐体的内部,钢性U型管的两端位于所在法兰盲盘的上方,所述模温机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上,所述模温机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一与钢性U型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模温机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二与钢性U型管的另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电接点温度计安装在所述下对接管上,所述电接点温度计与模温机之间电性控制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真空抽气泵和电接点真空表,所述真空抽气泵安装在上安装板上,真空抽气泵的输入端与上对接管之间通过抽气管连通,所述抽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一,所述电接点真空表安装在上对接管上,电接点真空表与所述真空抽气泵之间电性控制连接。
[0010]再进一步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氮气罐和供气管,所述氮气罐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供气管连通在所述氮气罐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对接管之间,所述供气管上安装有电动阀一和单向阀二。
[0011]更近一步的,所述循气组件包括气体循环泵、循环管一和循环管二,所述气体循环泵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板上,所述循环管一连通在气体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对接管之间,所述循环管二连通在气体循环泵的输入端与所述下对接管之间,所述循环管一和循环管二上均安装有单向阀三。
[0012]为了便于对反应罐体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更充分的混合,所述下对接管上安装有闸阀,用于对反应罐体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格挡。
[0013]为了便于对反应罐体的内部注入和排出混合液,所述上对接管上连通有上料管,位于所述下对接管处的法兰盲盘上连通有出料管,所述上料端和出料管上均安装有电动阀二。
[0014]为了便于对伞状齿轮一和伞状齿轮二进行防护,所述上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防护伞状齿轮一和伞状齿轮二的防护箱。
[0015](三)有益效果与已知公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对粘性较大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反应时,在将所要反应的混合液注入反应罐体内部之后,通过气混机构上的排气组件和供气组件之间的配合,不仅可对反应
罐体内部进行真空处理,同时也可将反应罐体内部的气体更换为惰性气体,保证混合液在混合反应时的稳定性,保证混合液的成品质量,通过循气组件的配合,可将反应罐体内部的惰性气体进行循环,对反应罐体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气动搅拌,然后通过驱动机构与上对接管和下对接管之间的配合,可带动反应罐体进行转动,在配合增温混合机构,不仅可实现对混合液进行加热,同时可实现对粘性较大的混合液进行二次搅拌,可更加快速的实现对混合液的充分搅拌与混合反应;因此,该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在对粘性较大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不仅可根据混合液的特性,对反应罐体内部的压力和温度等进行控制调节,同时通过气动与机械式相结合的搅拌方式,可实现对混合液的双重搅拌,混合搅拌效果较好,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2),所述安装支架(2)上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3)和下安装板(4),所述上安装板(3)和所述下安装板(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上对接管(5)和下对接管(6),所述反应罐体(1)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对接管(5)和所述下对接管(6)之间,所述上对接管(5)和下对接管(6)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密封组件(101);驱动机构(102),所述驱动机构(102)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3)上,并且驱动机构(102)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反应罐体(1)的外表面上,用于控制并调节反应罐体(1)的转速;增温混合机构(103),所述增温混合机构(103)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3)上,并且增温混合机构(103)的部分穿过位于上对接管(5)处的密封组件(101)至反应罐体(1)的内部,用于对反应罐体(1)内部混合液增温的同时辅助混合液的搅拌;气混机构(104),所述气混机构(104)包括排气组件、供气组件和循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3)上并与所述上对接管(5)之间相连通,用于将反应罐体(1)内部的气体排出,所述供气组件安装在安装支架(2)上并与所述上对接管(5)之间相连通,用于对反应罐体(1)的内部供给保护气体,所述循气组件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板(4)上并与上对接管(5)与下对接管(6)之间相连通,用于将反应罐体(1)内部的气体循环,对混合液进行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上对接管(5)上的密封组件(101)包括法兰盘(7)和法兰盲盘(8);所述法兰盘(7)密封焊接在所述上对接管(5)上,所述法兰盲盘(8)通过多组螺栓、螺母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法兰盘(7)上,所述法兰盘(7)和法兰盲盘(8)设置有密封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充分搅拌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2)包括驱动电机(9)、变速箱(10)、伞状齿轮一(11)、伞状齿轮二(12)、驱动杆(13)、两个大齿轮(14)和两个小齿轮(15);两个所述大齿轮(14)均固定并套设安装在所述反应罐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驱动电机(9)和所述变速箱(10)均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3)上,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10)的输入端之间固定安装,所述变速箱(10)的输出端与所述伞状齿轮一(11)之间固定安装,所述驱动杆(13)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板(3)与所述下安装板(4)之间,所述驱动杆(13)的一端延伸至上安装板(3)的上方并与所述伞状齿轮二(12)之间固定安装,所述伞状齿轮二(12)与所述伞状齿轮一(11)之间相互啮合,两个所述小齿轮(1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刚,王建进,郝雪霞,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方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