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流式水轮机止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685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0
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叶片设置在上冠上,转轮叶片下部设置水轮机底环,水轮机底环外部套设水轮机底座,水轮机底环和水轮机底座之间安装止漏装置;b.在水轮机底环顶部设置上翻的挡水板,挡水板为喇叭口状,在水轮底座顶部安装有下翻的阻水板,阻水板由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构成,一个为上阻水圈,一个为下阻水圈,其中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小口口径相同,且相同小口径的部分固定复合为一体,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大口方向相反,这样在阻水板背水面形成环形凹槽,挡水圈的上翻的外缘扣合在阻水板下翻的环形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阻隔水从水轮机底环及底座之间流入下止漏装置内,达到阻流作用。达到阻流作用。达到阻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流式水轮机止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轮机的止漏方法,主要应用在混流式水轮机上。

技术介绍

[0002]混流式水轮机又称法兰西斯水轮机,水流从四周径向流入转轮,然后近似轴向流出转轮,转轮由上冠,下环和叶片组成。混流式水轮机下环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下止漏装置,其作用是减少机组的容积损失。目前常用的一般有缝隙式、迷宫式和梳齿式三种。上止漏装置安装在转轮上冠与前盖板(顶盖)之间的间隙内,下止漏装置安装在转轮下环与底座之间的间隙内。
[0003]混流式水轮机在正常运转时,会有一部分水流在经过水轮机转轮入口处,因为水轮机底座和水轮机底环之间存在缝隙,且上下游之间存在压力差,导致水流从底环与转轮之间的缝隙流入止漏环,最后流入尾水管下游。由于这部分水流没有进入转轮做功,因此造成了一部分容积损失,并且流经止漏环的水流还会影响到了尾水管入口水流的压力分布,从而形成尾水管涡带,产生机组振动,使得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通过在水轮机底环和水轮机底座的顶部设置相互扣合的止漏结构,大幅阻隔水从水轮机底环及底座之间流入下止漏装置内,达到阻流作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叶片设置在上冠上,转轮叶片下部设置水轮机底环,水轮机底环外部套设水轮机底座,水轮机底环和水轮机底座之间安装止漏装置;b.在水轮机底环顶部设置上翻的挡水板,挡水板为喇叭口状,在水轮底座顶部安装有下翻的阻水板,阻水板由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构成,一个为上阻水圈,一个为下阻水圈,其中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小口口径相同,且相同小口径的部分固定复合为一体,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大口方向相反,这样在阻水板背水面形成环形凹槽,挡水圈的上翻的外缘扣合在阻水板下翻的环形凹槽内。
[0006]上述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所述步骤b中的阻水板的上阻水圈和下阻水圈的迎水面上均设置有阻水凹槽,阻水凹槽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形成的螺旋方向与水轮机旋转方向相反。
[0007]上述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所述步骤b中的挡水板的迎水面设置有挡水凹槽,挡水凹槽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形成的螺旋方向与水轮机旋转方向相反。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水轮机底环和水轮机底座的顶部设置相互扣合的挡水板和阻水板,
从而阻挡水流流向下止漏装置,而且阻水板和挡水板的迎水面上均设置有倾斜的凹槽,阻水板能够阻挡流经阻水板的水向下流,挡水板能够阻挡水流向上流动,从而避免水从阻水板和挡水板之间的缝隙流向下止漏装置。本专利技术止漏方法,操作方便,只需要将阻水板和挡水板分别安装在现有的下止漏装置的底环和底座顶部,使阻水板和挡水板形成相互扣合的结构,便能够达到阻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而且止漏封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09]图1 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 为图1中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1阻水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3]参见图1、图2和图3,其中图中标号如下:1为水轮机底环,2为止漏装置,3为水轮机底,4为上冠,5为转轮叶片,6为阻水板,7为挡水板,8为阻水凹槽。
[0014]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叶片5设置在上冠4上,转轮叶片下部设置水轮机底环1,水轮机底环外部套设水轮机底座3,水轮机底环1和水轮机底座之间安装止漏装置2;b.在水轮机底环顶部设置上翻的挡水板7,挡水板为喇叭口状,在水轮底座顶部安装有下翻的阻水板6,阻水板由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构成,一个为上阻水圈,一个为下阻水圈,其中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小口口径相同,且相同小口径的部分固定复合为一体,相同小口径复合圆滑过渡,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大口方向相反,这样在阻水板背水面形成环形凹槽,挡水圈的上翻的外缘扣合在阻水板下翻的环形凹槽内。
[0015]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如图3所示,其中步骤b中的阻水板的上阻水圈和下阻水圈的迎水面上均设置有阻水凹槽8,阻水凹槽8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形成的螺旋方向与水轮机旋转方向相反。
[0016]所述的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所述步骤b中的挡水板的迎水面设置有挡水凹槽,挡水凹槽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形成的螺旋方向与水轮机旋转方向相反。
[0017]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过程如下:水轮机的转轮叶片安装在上冠上,转轮叶片下部安装水轮机底环,水轮机底环外套水轮机底座,水轮机底环和水轮机底座之间安装止漏装置,在水轮机底环顶部安装上翻的挡水板,挡水板为喇叭口状,在水轮底座顶部安装有下翻的阻水板,阻水板由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构成,一个为上阻水圈,一个为下阻水圈,其中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小口口径相同,且相同小口径的部分固定复合为一体,相同小口径连处圆滑过渡,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大口方向相反,这样在阻水板背水面形成环形凹槽,挡水圈的上翻的外缘扣合在阻水板下翻的环形凹槽内,从而使挡水板和阻水板形成相互扣合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挡水板和阻水板可以在市场上加工,委托加工,根据不同型号的混流式水轮机进行批量加工,减少加工成本。
[0018]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如下:
水流经转轮叶片向尾水管流动,从而冲刷叶片使转轮旋转,输出机械能。在水流经转轮叶片后,水流流向阻水板与转轮叶片之间的缝隙,由挡水板阻挡,从而进入到转轮叶片,从转轮叶片处流向尾水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阻水板和挡水板的结构形成相互扣合的结构,能够完美的阻挡水流从水轮机的水轮机底环1和水轮机底座之间的缝隙流到止漏装置内。同时在阻水板上设置有与转轮旋转方向相反的倾斜凹槽,转轮叶片不停的旋转,从而使流向凹槽内的水流具有一个旋转的离心力,在自身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在顺着倾斜的凹槽向上反流后汇入到转轮叶片处的水流中,减少水流损失。另外少部分水流到阻水板的下部分喇叭口状阻水圈上,由于下部分喇叭口阻水圈的口径向下是越来越大,那么这部分水流会在喇叭口状阻一水圈的作用下速度和离心力逐渐减小,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部分落入阻水板下部的转轮叶片上,流入阻水板下部的转轮叶片的水再从转轮叶片两侧流入尾水管。少部分流到挡水板的水流由挡水板进行阻挡,在挡水板的作用下流向转轮叶片,从转轮叶片的两边流入到尾水管。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水轮机底环和水轮机底座的顶部设置相互扣合的止漏结构,大幅阻隔水从水轮机底环及底座之间流入下止漏装置内,达到阻流作用。
[001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流式水轮机的止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叶片(5)设置在上冠(4)上,转轮叶片下部设置水轮机底环(1),水轮机底环外部套设水轮机底座(3),水轮机底环(1)和水轮机底座之间安装止漏装置(2);在水轮机底环顶部设置上翻的挡水板(7),挡水板为喇叭口状,在水轮底座顶部安装有下翻的阻水板(6),阻水板由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构成,一个为上阻水圈,一个为下阻水圈,其中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的小口口径相同,且相同小口径的部分固定复合为一体,两个喇叭口状阻水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连乐罗胤赵俊杰曹永闯董政淼洪云来王翔宇海光临王尚坤窦泽广孔梦慧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池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