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680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部、产废监控单元、运输监控单元、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出入库监控单元、处置监控单元、无线通信模块、云端和服务端,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产废监控单元、运输监控单元、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出入库监控单元、处置监控单元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云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服务端与云端之间无线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危险废物从供应商产生、运输、入场确认、出入库、处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监控;方便用户端了解危险废物的实时状态,便于环保部门监管。环保部门监管。环保部门监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废物处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为危险废物相关单位提供信息化便利服务。依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有关工作的通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持续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工作、推动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鼓励开展危险废物物联网环境监管。生态环境部门可采用电子地磅、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集成智能监控手段,推动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
[0003]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过程中有着复杂的环节,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经常处于流通不畅的境地,对于废物处置整个流程信息化、数据共享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将各个环节无缝的衔接在一起,使得废危的产生、包装、运输、到场确认、出入库、处置等信息形成一个闭环的信息链,并得以有效的应用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及方法,以解决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过程中有着复杂的环节,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经常处于流通不畅的境地,对于废物处置整个流程信息化、数据共享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包括控制部、产废监控单元、运输监控单元、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出入库监控单元、处置监控单元、无线通信模块、云端和服务端,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产废监控单元、运输监控单元、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出入库监控单元、处置监控单元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云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服务端与云端之间无线信号连接。
[0006]其中,所述产废监控单元包括产废信息模块、产废视频监控模块和产废数字标签;所述产废信息模块包括危险废物产生地、危险废物产生时间和危险废物形态;所述产废数字标签采用RFID电子标签,所述产废数字标签包含的信息有:产废单位名称、产废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危险废物名称、类别、代码、主要成分、危害特性和产生重量。
[0007]其中,所述运输监控单元包括称重模块一、RFID识别模块一、运输视频监控模块和车辆信息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一用于称取运输危险废物的重量,所述RFID识别模块一用于识别运输危险废物的信息,所述运输视频监控模块用于获取运输过程中的视频信息,所述车辆信息模块包括车牌信息、车辆类别和驾驶员信息。
[0008]其中,所述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包括称重模块二、RFID识别模块二和到场视频监控
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二用于称取到场危险废物的重量,所述RFID识别模块二用于识别到场危险废物的信息,所述到场视频监控模块用于获取危险废物到场的视频信息。
[0009]其中,所述出入库监控单元包括入库管理模块和出库管理模块;所述入库管理模块包括每批次危险废物使用专用容器盛装,容器入库前应逐个称重,形成危险废物重量信息,通过数字化标签终端设备打印RFID电子标签信息,并贴附于容器包装上,并将入库信息实时上传给控制部;其中,所述出库管理模块包括采用RFID识别模块识别所有需转移的危险废物RFID电子标签,出库,并将出库信息实时上传给控制部。
[0010]其中,所述处置监控单元包括半成品入库、原料入库、原料出库、包装入库和配料出库。
[0011]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存储器和微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储存所有的数据信息。
[0012]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供应商产生危险废物,并通过产废监控单元监控产生危险废物的信息;步骤2、根据用户订单信息,将用户所需的危险废物包装分配;步骤3、包装分配后的危险废物进行称重、装车、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通过运输监控单元实时监控危险废物的运输信息;步骤4、危险废物运输到场后,通过到场确认监控单元确认到场的危险废物信息,并实时监控到场的危险废物;步骤5、到场的危险废物逐个称重,形成危险废物重量信息,通过数字化标签终端设备打印RFID电子标签信息,并贴附于容器包装上,然后到场的危险废物入库,并将入库信息实时上传给控制部;步骤6、当需要进行危废处理时,采用RFID识别模块识别所有需转移的危险废物RFID电子标签,出库,并将出库信息实时上传给控制部;步骤7、对出库后的危险废物进行危废处理,在危废处理过程中,通过处置监控单元实时监控处理信息。
[0013]其中,所述危险废物包括粉尘危险废物和液体危险废物,所述粉尘危险废物采用一次性袋包装分配,所述液体危险废物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桶包装分配。
[0014]其中,所述粉尘危险废物所使用的一次性袋在危废处理后送于一次性袋回收单位处理;所述液体危险废物所使用的可重复使用的桶在危废处理后入库以备后续使用;所述危废处理产生的半成品入库作为后续生产原料使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产废监控单元监控危险废物的产生信息,通过运输监控单元监控危险废物运输过程中的信息,通过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实时监控危险废物到场的信息,通过出入库监控单元实时监控危险废物入库信息和出库信息,通过处置监控单元实时监控危险废物的处置信息,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危险废物从供应商产生、运输、入场确认、出入库、处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监控;方便用户端了解危险废物的实时状态,便于环保部门监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控制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包括控制部、产废监控单元、运输监控单元、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出入库监控单元、处置监控单元、无线通信模块、云端和服务端,控制部分别与产废监控单元、运输监控单元、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出入库监控单元、处置监控单元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控制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端无线信号连接,服务端与云端之间无线信号连接。
[0019]其中,控制部包括存储器和微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储存所有的数据信息;其中,存储器可以是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储存器,还可以是随机读写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可以读取或写入各种数据信息和/或程序代码。
[0020]其中,微处理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在内的电路,还可以是包括至少一个单片机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包括控制部、产废监控单元、运输监控单元、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出入库监控单元、处置监控单元、无线通信模块、云端和服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产废监控单元、运输监控单元、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出入库监控单元、处置监控单元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云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服务端与云端之间无线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废监控单元包括产废信息模块、产废视频监控模块和产废数字标签;所述产废信息模块包括危险废物产生地、危险废物产生时间和危险废物形态;所述产废数字标签采用RFID电子标签,所述产废数字标签包含的信息有:产废单位名称、产废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危险废物名称、类别、代码、主要成分、危害特性和产生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监控单元包括称重模块一、RFID识别模块一、运输视频监控模块和车辆信息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一用于称取运输危险废物的重量,所述RFID识别模块一用于识别运输危险废物的信息,所述运输视频监控模块用于获取运输过程中的视频信息,所述车辆信息模块包括车牌信息、车辆类别和驾驶员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到场确认监控单元包括称重模块二、RFID识别模块二和到场视频监控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二用于称取到场危险废物的重量,所述RFID识别模块二用于识别到场危险废物的信息,所述到场视频监控模块用于获取危险废物到场的视频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库监控单元包括入库管理模块和出库管理模块;所述入库管理模块包括每批次危险废物使用专用容器盛装,容器入库前应逐个称重,形成危险废物重量信息,通过数字化标签终端设备打印RFID电子标签信息,并贴附于容器包装上,并将入库信息实时上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长军杨进桂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易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