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囊袋式注浆联合振杆密实法的建筑纠偏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一种对倾斜建筑进行纠偏的施工办法,确定倾斜建筑各个方向倾斜程度,选择倾斜建筑沉降大的一侧进行囊袋式注浆顶升施工,并对其产生抬升,同时选择倾斜建筑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振杆密实法迫降施工,密实土体,使沉降较小一侧加速沉降,完成倾斜建筑整体结构回倾。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构思巧妙,施工速度快,资源消耗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少,纠偏效果明显,对建筑物稳定加固效果好,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经济高效。经济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囊袋式注浆联合振杆密实法的建筑纠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建筑维护,具体为一种采用囊袋式注浆法与振杆密实法配合对建筑进行纠偏的办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已建成的建筑物遭受一定的环境改变等影响,有时候会对建筑物的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地震导致的地面裂缝,如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沉降等等,在影响不太大的情况下,需要对建筑物进行一定的维护,使其能够继续正常使用。比萨斜塔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开始建造到现在的这几百年里,比萨斜塔经历了无数次的维修,使得比萨斜塔保持倾斜但一直安全的屹立在那里。
[0003]从以往的建筑维护案例来看,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房屋倾斜在建筑工程中时有发生,倾斜严重时将影响房屋正常使用,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纠偏工程影响因素多,纠偏技术难度高,风险巨大。顶升法是常见的建筑纠偏方法,它是在倾斜建筑物沉降较大的一侧,采用技术措施抬高基础或结构,达到纠偏目的的方法,具有可控度好、质量保障度高等优点,但当高层建筑重心高荷载大,地基土处理不善、严重不均匀时,采用该方法往往造价高、工期长,针对这种情况可在倾斜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采用掏土等技术措施加快沉降,达到建筑整体结构回倾的目的,但受到施工空间等的限制,掏土纠偏有时无法实施。
[0004]振杆密实法是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深层振动密实方法,振杆固定于振动器下,并在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下沉入土中,通过在沉杆、留振过程中的垂直振动带动周边土层振动,引起附近土体振动下沉,形成振孔,多点位布点时引起整个施工场地的下沉,以此来实现土层的密实。在以往的工艺中,振杆密实法往往用于桩基,未拓展到其它工艺中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囊袋式注浆联合振杆密实法的建筑纠偏方法,来实现对倾斜建筑物的稳定和加固。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囊袋式注浆联合振杆密实法的建筑纠偏方法,确定倾斜建筑各个方向倾斜程度,选择倾斜建筑沉降大的一侧进行囊袋式注浆顶升施工,消除其进一步沉降的隐患,并对其产生抬升,同时选择倾斜建筑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振杆密实法迫降施工,密实土体,使沉降较小一侧加速沉降,以此达到建筑整体结构回倾的目的。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选择倾斜建筑沉降大的一侧进行囊袋式注浆顶升施工,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钻孔:注浆孔布置于建筑筏板基础范围内,当注浆孔位于室外时,先采用机械成孔钻透室外肥槽回填土层,然后对筏板基础和垫层取芯成孔;当注浆孔位于室内时,直接在筏板基础和垫层取芯成孔;
S102形成注浆孔:在步骤S101的成孔中压入钢管,挤压地基土完成注浆孔施工,钢管下端焊接套筒,钢管通过套筒上的螺纹连接桩尖,分段压入钢管挤土成孔,施工完成后分段退出钢管和桩尖;S103安装注浆管和囊袋:注浆孔施工完成后立即下带有囊袋的注浆管,囊袋有注浆囊袋和顶升囊袋两种,注浆管由注浆钢管和钢管内的注浆软管组成,注浆软管下段设置注浆囊袋,注浆囊袋扩孔直径不小于设计要求,囊袋均与注浆软管连通,注浆钢管插入孔底持力层,最下层囊袋应进入持力层,当需要进行抬升注浆时,在筏板基础底部布置不少于2个顶升囊袋或沿注浆孔上部自上而下第一、二个注浆囊袋之间布置不少于2个顶升囊袋;S104囊袋注浆:先对外侧注浆按照先两侧后中间对称式施工的顺序对注浆囊袋进行注浆,同一注浆孔注浆顺序为:先底部囊袋注浆,再顶部囊袋注浆,中间囊袋自下而上进行注浆,最后通过注浆钢管进行桩底注浆形成桩底固结体,注浆过程中严密监控注浆情况,防止渗漏影响扩孔效果;在完成各注浆囊袋注浆20天后,对预先设置的顶升囊袋进行注浆,注浆量与注浆压力按建筑物抬升控制量设计要求确定,并保证注浆囊袋不产生破坏;S105封孔:注浆结束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或灌浆料封闭灌浆孔。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选择倾斜建筑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振杆密实法迫降施工,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制作振杆:根据所需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制作振杆;S202振点定位:根据建筑纠偏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定位出振点点位;S203基础钻孔施工:室外采用机械成孔钻透回填土层后,对筏板及垫层取芯,室内直接对筏板及垫层取芯,完成筏板基础及基础以上土体成孔施工;S204振杆下沉:按照步骤S202设定的振点位置,采用振动锤,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将振杆垂直下沉至设计深度,其中,振杆的下沉速度≤1.5m/min;S205底部留振:振杆下沉至设计深度后,将振动锤的频率调整至低频状态进行留振处理;S206振动提升和反插:留振处理结束后,提升振杆,边提升边振动,同时对振孔进行回填,然后采用振杆进行反插处理,反插结束后将振杆提升至地表;S207按照步骤S204
‑
S206依次对剩余的振点进行施工,迫降效果达不到要求时,可根据需求补充振动点位施工。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S102中注浆孔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建筑外侧注浆孔施工,然后进行室内注浆孔施工,可进行多排注浆孔施工,且每排注浆孔遵循先两侧后中间的对称式间隔施工。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S104的注浆采用的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泥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
‑
0.5,掺入0.05%水泥重量的铝粉,5%水泥重量的水玻璃。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S203中振动施工顺序为:先进行建筑外侧振点施工,然后进行室内振点施工,可进行多排振点施工。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选择倾斜建筑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振杆密实法迫降施工时,步骤S204中振杆下沉过程中的振动频率范围时30
‑
50Hz,步骤S205中的留振频率为15
‑
20Hz,留振处理的时间为15
‑
180s,步骤S206中提升振杆时振杆的振动频率为30
‑
50Hz,反插处理时振动锤的频率为15
‑
20Hz。
[0013]进一步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沉降、倾斜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施工过程中设置的水准仪和经纬仪观测站来进行监测。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3中,振点位置与建筑物主体之间距离不小于0.5m,避免建筑物受振动产生不利影响,每排振点的间距1.5
‑
3m,布点间距越小,振杆下沉深度越大,场地沉降越大,多排振点施工时,前后两排可采用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
[0015]进一步的,振杆密实法迫降步骤中,步骤S204中地基土类型为黄土、膨胀土等时可进行冲水作业,粉土、砂土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对于部分土质,高压冲水能够快速清理振孔。
[0016]进一步的,振杆密实法迫降步骤中,步骤S206中回填是采用地基现场原状土料回填。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针对倾斜建筑沉降较大的一侧进行囊袋式注浆顶升施工,消除其进一步沉降的隐患,同时针对倾斜建筑沉降较小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袋式注浆联合振杆密实法的建筑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倾斜建筑各个方向倾斜程度,选择倾斜建筑沉降大的一侧进行囊袋式注浆顶升施工,并对其产生抬升,同时选择倾斜建筑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振杆密实法迫降施工,密实土体,使沉降小一侧加速沉降,完成倾斜建筑整体结构回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倾斜建筑沉降大的一侧进行囊袋式注浆顶升施工,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钻孔:注浆孔布置于建筑筏板基础范围内,当注浆孔位于室外时,先采用机械成孔钻透室外肥槽回填土层,然后对筏板基础和垫层取芯成孔;当注浆孔位于室内时,直接在筏板基础和垫层取芯成孔;S102形成注浆孔:在步骤S101的成孔中压入钢管,挤压地基土完成注浆孔施工,钢管下端焊接套筒,钢管通过套筒上的螺纹连接桩尖,分段压入钢管挤土成孔,施工完成后分段退出钢管和桩尖;S103安装注浆管和囊袋:注浆孔施工完成后立即下带有囊袋的注浆管,囊袋有注浆囊袋和顶升囊袋两种,注浆管由注浆钢管和钢管内的注浆软管组成,注浆软管下段设置注浆囊袋,注浆囊袋扩孔直径不小于设计要求,囊袋均与注浆软管连通,注浆钢管插入孔底持力层中,最下层囊袋应进入持力层,当需要进行抬升注浆时,在筏板基础底部布置不少于2个顶升囊袋或沿注浆孔上部自上而下第一、二个注浆囊袋之间布置不少于2个顶升囊袋;S104囊袋注浆:先对外侧注浆按照先两侧后中间对称式施工的顺序对注浆囊袋进行注浆,同一注浆孔注浆顺序为:先底部囊袋注浆,再顶部囊袋注浆,中间囊袋自下而上进行注浆,最后通过注浆钢管进行桩底注浆形成桩底固结体,注浆过程中严密监控注浆情况,防止渗漏影响扩孔效果;在完成各注浆囊袋注浆20天后,对预先设置的顶升囊袋进行注浆,注浆量与注浆压力按建筑物抬升控制量设计要求确定,并保证注浆囊袋不产生破坏;S105封孔:注浆结束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或灌浆料封闭灌浆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倾斜建筑沉降较小的一侧进行振杆密实法迫降施工,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制作振杆:根据所需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制作振杆;S202振点定位:根据建筑纠偏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定位出振点点位;S203基础钻孔施工:室外采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同和,宋进京,高伟,岳永建,齐瑞文,郑华民,闫建飞,王伟玲,侯思强,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