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675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石灰岩渣堆地形进行整治,使得石灰岩渣堆表面平整;S2、对石灰岩渣堆表面进行开挖,开挖出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S3、将配置好的营养基质流体灌注到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营养基质流体渗入到石灰岩矿渣孔隙内;S4、将种植土回填入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并将植被栽种在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营养基质流体灌注至石灰岩矿渣内,达到提升营养空间、增加肥力的效果,为植物根系发育生长提供更大空间,提升绿化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石灰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石灰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石灰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灰岩矿山生态修复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矿山的开采,随之形成废弃渣堆,尤其是石灰岩矿渣大面积存在,占压破坏了大量土地及植被。而且石灰岩矿渣松散、保水性查、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低,植被自然恢复能力差,很难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目前主要治理方法有面状覆土绿化、开沟槽换土绿化、坑穴换土绿化三种方法。
[0003]通过大量工程实践,现有的治理方法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面状覆土绿化,需要土源量大,成本高,尤其是种植乔木,一般需要0.6

1.0m,对土源需求更大,容易造成取土区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在垂向上植物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因为下部为贫瘠的石灰岩矿渣。

沟槽换土绿化,虽然较面状覆土绿化节省土源,但是植物根系生长在沟槽两则及底部受到限制,因为沟槽两侧为贫瘠的石灰岩矿渣。

坑穴换土绿化,较前两种进一步节约土源,但是植物根系生长在坑穴四周及底部受到限制,因为沟槽两侧为贫瘠的石灰岩矿渣。

由于石灰岩矿渣贫瘠、保水性查,植物根系生长一般都局限在覆土或置换土的有限空间内,出现植物成活绿低、生长缓慢、后期枯死或是停止生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通过营养基质流体灌注至石灰岩矿渣内,达到提升营养空间、增加肥力的效果,为植物根系发育生长提供更大空间,提升绿化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石灰岩渣堆地形进行整治,使得石灰岩渣堆表面平整;S2、对石灰岩渣堆表面进行开挖,开挖出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S3、将配置好的营养基质流体灌注到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营养基质流体渗入到石灰岩矿渣孔隙内;S4、将种植土回填入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并将植被栽种在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
[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在种植土回填后,在种植土上铺设有一层地膜。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在石灰岩渣堆表面开挖基槽,在基槽内铺设有一层防渗膜,该防渗膜铺设于基槽的底壁和两侧的侧壁,之后再回填基坑,且开挖的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的位置位于基坑处,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位于基坑底部以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基槽的深度为76

89cm,所述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的深度
为35

52cm。
[0009]进一步的,待植被生长至20

27天,使用插杆插入石灰岩渣堆内,并将防渗膜贯穿多个孔洞;待35天以上,再对防渗膜戳洞,使得防渗膜上布满孔洞,且戳洞时,确保植被根系不被破坏。
[0010]进一步的,所述营养基质流体包括相互混合的黄原胶、有机肥粉末、植物秸秆粉末、蛭石粉、土壤粉末及水,并呈悬浮状。
[0011]进一步的,所述黄原胶、有机肥粉末、植物秸秆粉末、蛭石粉、土壤粉末、水的质量份数为1.75

2.5份、5份、5份、5份、5

10份、1000份。
[001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废弃矿渣的特性来实现植被的种植,具体的,由于矿山开采形成废弃矿渣,结构松散,使其具有较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通过将营养基质流体灌注到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营养基质流体渗入到石灰岩矿渣孔隙内,对矿渣直接改良为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土壤,使得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的四周、底部的石灰岩矿渣充满营养基质,这样使得石灰岩矿渣与回填种植土共同形成了营养空间,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大的生长空间、营养肥力,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增强绿化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灌注营养基质流体后,回填植物种植所需要的种植土,置换矿渣,该种植土主要保证苗木初期成活、生长,当根系发育到一定程度,由矿渣内充填的营养基质提供营养肥力。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4]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0015]标注部件:1

石灰岩渣堆,2

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3

营养基质流体,4

种植土,5

植被。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如图1

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对石灰岩渣堆1地形进行整治,使得石灰岩渣堆1表面平整;S2、对石灰岩渣堆1表面进行开挖,开挖出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2;S3、将配置好的营养基质流体3灌注到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2内,营养基质流体3渗入到石灰岩矿渣孔隙内;S4、将种植土4回填入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2内,并将植被5栽种在种植槽
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2内。
[001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由于矿山开采形成废弃矿渣,结构松散,使其具有较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通过将营养基质流体3灌注到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2内,营养基质流体3渗入到石灰岩矿渣孔隙内,对矿渣直接改良为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土壤,使得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2的四周、底部的石灰岩矿渣充满营养基质,这样使得石灰岩矿渣与回填种植土4共同形成了营养空间,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大的生长空间、营养肥力,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增强绿化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灌注营养基质流体3后,回填植物种植所需要的种植土4,置换矿渣,该种植土4主要保证苗木初期成活、生长,当根系发育到一定程度,由矿渣内充填的营养基质提供营养肥力。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了避免营养基质流体3过多的挥发,以影响植被5的生长,在步骤S4中,在种植土4回填后,在种植土4上铺设有一层地膜。待植被5成活并保持良好生长后,将地膜拆除。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在石灰岩渣堆1表面开挖基槽,在基槽内铺设有一层防渗膜,该防渗膜铺设于基槽的底壁和两侧的侧壁,之后再回填基坑,且开挖的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2的位置位于基坑处,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2位于基坑底部以上。防渗膜为了避免营养基质流体3渗透过深而浪费,即防渗膜将营养基质流体3限制在基槽内,使得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石灰岩渣堆地形进行整治,使得石灰岩渣堆表面平整;S2、对石灰岩渣堆表面进行开挖,开挖出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S3、将配置好的营养基质流体灌注到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营养基质流体渗入到石灰岩矿渣孔隙内;S4、将种植土回填入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并将植被栽种在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在种植土回填后,在种植土上铺设有一层地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力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在石灰岩渣堆表面开挖基槽,在基槽内铺设有一层防渗膜,该防渗膜铺设于基槽的底壁和两侧的侧壁,之后再回填基坑,且开挖的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的位置位于基坑处,种植槽或者种植坑或者种植穴位于基坑底部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灰岩矿渣绿化的矿渣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华宗张伟朋林海苓韩峰徐立平郑思帆郭月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