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62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到了89.6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
,尤其涉及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是小麦生产过程中由镰刀菌引起发生在小麦穗部的真菌病害,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后期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
[1]。当小麦在抽穗期及扬花期出现连续降雨而造成的高温高湿天气时,易造成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2]。病情严重时,病部以上枯黄,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色穗。导致小麦穗籽粒变色、皱缩,粒重下降,从而引起产量下降,造成小麦减产
[3]。
[0003]常见的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田间管理水平的提高,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
[4]。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随着用药面积扩大,用药量和用药频率增加,病原菌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
[4

6],而仅靠田间管理难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还导致人工成本急剧上升。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防治措施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积极采用微生物防治手段是控制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7

8]。
[0004]禾草内生真菌是指在植物体内度过绝大部分或者全部生活周期,而不显示任何外部症状的一类真菌。其中,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已被证明含有高水平的麦角生物碱
[9],即麦角酰胺和麦角新碱,其不仅对家畜和食草昆虫具有一定的毒性
[10

11],也可将其作为微生物农药进一步开发利用,而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2

13]。
[0005]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是我国天然草原主要的烈性毒草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区)的天然草原,放牧家畜误食导致中毒的报道已屡见不鲜
[14

15]。研究发现,内生真菌提高了醉马草的抗虫性
[16

17]、抗病性
[18]。醉马草

内生真菌共生体已成为国际禾草内生真菌研究的模式物种,对醉马草内生真菌的系统研究,代表了我国在禾草内生真菌研究领域的水平,使中国的醉马草

内生真菌与美国的高羊茅

内生真菌、新西兰的黑麦草

内生真菌成为国际三大研究分支。
[0006]采用平板对峙培养、菌落生长及孢子萌发等方法发现黑麦草内生真菌及其发酵产物对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根腐离蠕孢(Bipolarissorokiniana)、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和德氏霉(Drechslera sp.)等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9]。也有研究表明黑麦草

内生真菌共生体在田间或温室条件下具有抗病性
[20]。Kou(2021)研究发现醉马草

内生真菌共生体降低了布氏白粉菌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
[21]。刘静(2019)发现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德式霉(Drechslera avenae)、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玉米平脐蠕孢(Bipolaris zeae)、锐顶镰孢(Fusarium acuminatum)病原真菌的生长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22]。
[0007]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未有关于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报道。
[0008]参考文献
[0009][1]夏雨晨,朱永兴,马东方,刘乐承,尹军良.小麦赤霉病菌拮抗菌的分离及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41(01):33

42.DOI:10.13836/j.jjau.2019005.
[0010][2]陆怡然,顾士光,朱建文,等.10%叶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22(3):3.
[0011][3]周红姿,周方园,赵晓燕,吴翠霞,张广志,苑伟伟,吴晓青,谢雪迎,范素素,张新建.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效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22(01):67

77.DOI:10.13304/j.nykjdb.2019.0406.
[0012][4]SHAH L,ALI A,YAHYAM,et al.Intergrated control of fusarium head blight and deoxiynivalenol mycotoxin in wheat.Plant Pathology,2018,67:532

548.
[0013][5]戴大凯,贾晓静,武东霞,等.小麦赤霉病病菌多菌灵抗性群体的扩散路径分析-基于致病菌种类及所产毒素化学型鉴定和抗药性检出的时序性.农药学学报,2013,15(3):279

285.
[0014][6]段亚冰,效雪梅,杨莹,等.一种基于LAMP技术快速检测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39(1):97

105.
[0015][7]刘珂欣,辛寒晓,范学明,等.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及其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作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8,50(10):105

111.
[0016][8]何斐,张忠良,崔鸣,等.生防放线菌剂对魔芋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21(2):221

227.
[0017][9]TianP,NanZ B,Li C J,et al.Effect of the endophyte Neotyphodium lolii on susceptibility and host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perennial ryegrass to fungal pathogens[J].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08。
[0018][10]马敏芝,南志标.黑麦草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28(6):7.
[0019][11]Mingzhu Kou,Daniel A Bast
í
as,Michael J Christensen,Rui Zhong,Zhibiao Nan,Xingxu Zhang*.The plant salicylic acid signalling pathway regulates the infection of a b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醉马草内生真菌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巨亚雯徐蓬付佑胜曹凯歌陈亚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