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釉上叠彩陶瓷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45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釉上叠彩陶瓷及其制作工艺。该种釉上叠彩陶瓷,包括陶瓷基体,该陶瓷基体上设有釉料层,还包括底色层、轮廓线条、釉上彩色层,所述轮廓线条在底色层上绘出图案的轮廓,所述釉上彩色层填充于图案轮廓中,该釉上彩色层之间不互相叠加。上述釉上叠彩陶瓷,使用了全新的绘制、烧制工艺,将由需要至少三次高温焙烤改进为只需要二次高温焙烤,节约成本,缩短时间,即可呈现更好的叠彩效果;可避免多次彩绘而造成的掉色、产生新旧颜色浓淡、厚薄及衔接问题,此外轮廓线条可以进行修改,提高烧成率;对推动陶瓷产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釉上叠彩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造
,具体的涉及一种釉上叠彩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釉上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0003]叠彩工艺色釉上彩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在一个彩色底色上叠加至少一层的颜色图案,现有的叠彩工艺采用工艺多采用一绘一烤分层渐进的方法,既每绘画出一种颜色就要经过一次焙烤。以两种颜色叠加的彩绘叠彩效果为例,第一次,烧底色,在陶瓷彩绘底色并经过至少50小时、9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烤,才可继续在该颜色上继续加彩;第二次,烧线条,在底色烧成后在底色基础上线条叠彩,叠彩后再次经过第二次的高温焙烤,使线条颜色稳定;第三次,烧面色,在陶瓷釉上叠彩的基础上涂色,并经过第三次的高温焙烤,呈现陶瓷彩绘釉上叠彩的效果。如果三种颜色叠加则要重复烧线条和烧面色,即如果三色叠加就要烧成5次,烧成次数=1+(N-1)
×
2,(N为叠加数量),现有的叠彩工艺进窑次数多、烧成温度高、线条绘制后无法修改,多次进窑必然导致烧成率的降低,因此如果能减少烧成的温度和进窑次数,不但可以提高烧成率、还能减少烧成温度,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釉上叠彩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釉上叠彩陶瓷,包括陶瓷基体,该陶瓷基体上设有釉料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色层、轮廓线条、釉上彩色层,所述轮廓线条在底色层上绘出图案的轮廓,所述釉上彩色层填充于图案轮廓中,该釉上彩色层之间不互相叠加。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黄金轮廓线条和黄金水涂层,该黄金轮廓线条在釉上彩色层上绘出图案轮廓,该黄金水涂层填充于黄金轮廓线条中。
[0007]一种釉上叠彩陶瓷的制作工艺,制备上述的釉上叠彩陶瓷,其特征在于:
[0008]步骤1,制作陶瓷基体,该陶瓷基体上设有釉料层;
[0009]步骤2,在陶瓷坯体上施底色,等待底色干燥,底色干燥后使用1200-1500目的砂纸对底色上对应的釉料层进行打磨;
[0010]步骤3,在底色基础上描绘出叠彩的轮廓线条,轮廓线条描绘出图案的外轮廓,该轮廓线条使用可用颜色洗涤剂修改的釉上彩色料;
[0011]步骤4,将描绘轮廓线条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经第一次高温焙烤,焙烤温度为850-880
°
、焙烤时间为30-40小时;
[0012]步骤5,使用釉上彩色料在描绘的外轮廓中进行颜料填充,填充后经过二次焙烤,二次焙烤温度为750-780
°
、焙烤时间为40-45小时,获得釉上叠彩陶瓷。
[0013]优化的,使用黄金水在步骤5获得釉上叠彩陶瓷上描绘出黄金轮廓线条,并在黄金轮廓线条中填入黄金水,等待黄金水干燥定型后,将釉上叠彩陶瓷再次放入窑炉中,并经过45-50小时、温度为600-700
°
焙烤,获得陶瓷彩绘釉上叠彩黄金水的效果。
[0014]优化的,步骤2中底色的原料组分为:植物提取色料10-25份、石英矿石粉20-25份、长石粉10-15份、滑石粉5-10份、氧化锆5-10份、氧化镁1-5份、氧化锌5-10份、煤油1-5份、水20-25份。
[0015]优化的,步骤2中底色的原料组分为:植物提取色料16份、石英矿石粉22份、长石粉13份、滑石粉6份、氧化锆8份、氧化镁2份、氧化锌7份、煤油3份、水23份。
[0016]优化的,步骤2中陶瓷坯体施底色后,放入100-120度的烘箱中烘干1-2小时。
[0017]优化的,步骤3中釉上彩料的原料组分为:植物提取色料5-10份、石英矿石粉15-20、松节油15-20份、滑石粉1-5份、碳酸锶1-5份、氧化铝1-5份、硼酸5-10份、氧化锌5-10份、硝酸钾5-10份、水25-35份。
[0018]优化的,釉上彩料的原料组分为:植物提取色料8份、石英矿石粉17份、松节油16份、滑石粉3份、碳酸锶2份、氧化铝4份、硼酸7份、氧化锌6份、硝酸钾8份、水29份。
[0019]优化的,颜色洗涤剂的组分为:酒精10-15份、樟脑油15-20份、乳香油60-70份、腐植酸钠1-2份。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釉上叠彩陶瓷,使用了全新的绘制、烧制工艺,将由需要至少三次高温焙烤改进为只需要二次高温焙烤,节约成本,缩短时间,即可呈现更好的叠彩效果;在底色层上进行打磨,使底色层的附着力增强,彩绘色彩稳定,通过预先绘制轮廓线条后在进行统一的釉上彩色料填充,可避免多次彩绘而造成的掉色、产生新旧颜色浓淡、厚薄及衔接问题,此外轮廓线条可以进行修改,提高烧成率;此外还可在陶瓷釉上叠彩的基础上描绘黄金轮廓线条和黄金水涂层,呈现陶瓷彩绘釉上叠彩黄金水的效果,上述釉上叠彩陶瓷供了一种全新的陶瓷装饰方法,对推动陶瓷产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具体实施例一:
[0023]釉上叠彩陶瓷,包括陶瓷基体,该陶瓷基体上设有釉料层,还包括底色层、轮廓线条、釉上彩色层;
[0024]底色层设于陶瓷基体的釉料层上;
[0025]轮廓线条在底色层上绘出图案的轮廓;
[0026]釉上彩色层填充于图案轮廓中,该釉上彩色层之间不互相叠加;
[0027]釉上叠彩陶瓷的制作工艺,制备上述的釉上叠彩陶瓷,其特征在于:
[0028]步骤1,制作陶瓷基体,该陶瓷基体上设有釉料层;
[0029]步骤2,在陶瓷坯体上施底色,陶瓷坯体施底色后,放入100-120度的烘箱中烘干1.5小时使底色干燥,底色干燥后使用1500目的砂纸对底色上对应的釉料层进行打磨;
[0030]步骤3,在底色基础上描绘出叠彩的轮廓线条,轮廓线条描绘出图案的外轮廓,该轮廓线条使用可用颜色洗涤剂修改的釉上彩色料;
[0031]步骤4,将描绘轮廓线条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经第一次高温焙烤,焙烤温度为870
°
、焙烤时间为38小时;
[0032]步骤5,使用釉上彩色料在描绘的外轮廓中进行颜料填充,填充后经过二次焙烤,二次焙烤温度为760
°
、焙烤时间为43小时,获得釉上叠彩陶瓷
[0033]其中,底色的原料组分为:植物提取色料10-25份、石英矿石粉20-25份、长石粉10-15份、滑石粉5-10份、氧化锆5-10份、氧化镁1-5份、氧化锌5-10份、煤油1-5份、水20-25份,本实施例中,底色的原料组分为:植物提取色料16份、石英矿石粉22份、长石粉13份、滑石粉6份、氧化锆8份、氧化镁2份、氧化锌7份、煤油3份、水23份;
[0034]其中,步骤3中釉上彩料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釉上叠彩陶瓷,包括陶瓷基体,该陶瓷基体上设有釉料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色层、轮廓线条、釉上彩色层,所述轮廓线条在底色层上绘出图案的轮廓,所述釉上彩色层填充于图案轮廓中,该釉上彩色层之间不互相叠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上叠彩陶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黄金轮廓线条和黄金水涂层,该黄金轮廓线条在釉上彩色层上绘出图案轮廓,该黄金水涂层填充于黄金轮廓线条中。3.一种釉上叠彩陶瓷的制作工艺,制备上述的釉上叠彩陶瓷,其特征在于:步骤1,制作陶瓷基体,该陶瓷基体上设有釉料层;步骤2,在陶瓷坯体上施底色,等待底色干燥,底色干燥后使用1200-1500目的砂纸对底色上对应的釉料层进行打磨;步骤3,在底色基础上描绘出叠彩的轮廓线条,轮廓线条描绘出图案的外轮廓,该轮廓线条使用可用颜色洗涤剂修改的釉上彩色料;步骤4,将描绘轮廓线条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经第一次高温焙烤,焙烤温度为850-880
°
、焙烤时间为30-40小时;步骤5,使用釉上彩色料在描绘的外轮廓中进行颜料填充,填充后经过二次焙烤,二次焙烤温度为750-780
°
、焙烤时间为40-45小时,获得釉上叠彩陶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釉上叠彩陶瓷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黄金水在步骤5获得釉上叠彩陶瓷上描绘出黄金轮廓线条,并在黄金轮廓线条中填入黄金水,等待黄金水干燥定型后,将釉上叠彩陶瓷再次放入窑炉中,并经过45-50小时、温度为600-700
°
焙烤,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育贤陈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戴玉堂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