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34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包括手提袋、设于手提袋前后两侧上方的加强层、设于加强层一侧两端的三角固定层以及设于手提袋外侧上方的提拉部件,所述提拉部件包括开设于手提袋前后两侧位于加强层上方的两个通孔一、开设于手提袋左右两侧与通孔一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四个通孔二、设于手提袋左右两侧中部和底部中间的褶皱、固设于通孔一和通孔二上的滑动环以及设于通孔一和通孔二内的提拉带,所述提拉带的两端位于同一侧的三角固定层和加强层之间,所述提拉带穿过同一侧的通孔一和通孔二。解决了现有手提袋开口处无封口手提袋掉落易造成文件物品丢落,以及手提袋占据空间大不易收纳整理,防水性能较差雨水天气易造成手提袋沾湿损坏的问题。手提袋沾湿损坏的问题。手提袋沾湿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


[0001]本技术属于手提袋
,尤其涉及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

技术介绍

[0002]手提袋,是一种简易的袋子,制作材料有纸张、PVC镭射膜、无纺布工业纸板等。通常用在厂商盛放产品;也有在送礼时盛放礼品;很多时尚前卫的西方人更将手提袋用做包类产品使用,可与其它装扮相匹配。手提袋还有被称为手挽袋、手袋等,但是在使用时存在手提袋的两边的形状和结构不对称,难以在成品手提袋上进行凃布印刷,手提袋的两边的形状和结构不对称,在装箱时容易倾斜,不易码放;折叠向一侧的底部的存在,导致手提袋在抽取时非常不方便。此外,现有的手提袋的提手一般只是简单地通过穿插安装在袋体上,存在与袋体结合不牢固和容易损伤袋体的问题,导致现有的手提袋不够耐用,且不能用来拎取较重的物品。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1456496.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主要由两个相对的平面部和平面部两侧的侧面部以及平面部底部的底面部构成,平面部、侧面部和底面部围合成一个上部具有开口的袋体,侧面部和底面部能够向两个平面部之间进行折叠,并使两个平面部相互靠近,平面部靠近袋体口部一侧还分别设有提手部,提手部中部具有镂空部,平面部沿镂空部内侧设置有空槽,提手部沿空槽边缘与平面部固定连接。该向内折叠的手提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成品手提袋上可以进行涂布印刷,可以提高印刷良品率;2、便于需要印刷图案的手提袋的小量加工;3、在装箱时不易倾斜,便于码放;4、手提袋在抽取时非常方便;5、可以将手提袋折叠后的厚度减小20%

30%,进一步节省了空间。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的技术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应用时虽然可以解决手提袋两边不对称,可以进行涂布印刷,装箱时不易倾倒抽取方便,节省空间的问题,在现实使用时手提袋通常使用纸袋防水性能较差,遇到阴雨天气手提袋淋雨或沾到雨水会导致手提袋底部或者在提手支撑处发生破裂和断裂,损坏手提袋内的文件和物品,同时手提袋开口处未做封口,灰尘杂物容易从开口处进入手提袋中,并且当手提袋掉落时手提袋中的物品会散落一地,容易造成物品脏乱,在手提袋使用完毕后只进行简单向内折叠收纳,手提袋较大导致存放时占据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具备防水性能好、方便收纳和手提袋具有封口结构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手提袋开口处无封口手提袋掉落易造成文件物品丢落,以及手提袋占据空间大不易收纳整理,防水性能较差雨水天气易造成手提袋沾湿损坏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包括手提袋、设于手提袋前后两侧上方的加强层、设于加强层一侧两端的三角固定层以及设于手提袋外侧上方的提拉部件,所述提拉部件包括开设于手提袋前后两侧位于加强层上方的两个通孔一、开设于手提
袋左右两侧与通孔一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四个通孔二、设于手提袋左右两侧中部和底部中间的褶皱、固设于通孔一和通孔二上的滑动环以及设于通孔一和通孔二内的提拉带,所述提拉带的两端位于同一侧的三角固定层和加强层之间,所述提拉带穿过同一侧的通孔一和通孔二,两条所述提拉带保持平行,所述加强层和三角固定层与手提袋缝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手提袋前后内壁两侧上方以及手提袋内底部两侧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内部设有磁吸条,所述手提袋底部两侧的磁吸条关于手提袋底部褶皱对称。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手提袋位于褶皱一侧的相邻滑动环的内测部分磁性相吸。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手提袋外侧设有防水布,所述手提袋与防水布缝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手提袋前侧位于加强层上方设有魔术贴软面,所述手提袋前侧下方设有魔术贴硬面,所述魔术贴软面与魔术贴硬面关于手提袋腰线对称,所述魔术贴硬面和魔术贴软面与手提袋缝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手提袋的前后以及底侧一体成型,所述手提袋左右两侧边缘与手提袋前侧、后侧以及底侧交界处设有紧固层。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提拉带放下的长度正好是手提袋高度的三分之一。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提袋、手提袋前后两侧上方的加强层、加强层一侧两端的三角固定层、加强层上方的通孔一、左右两侧的通孔二、左右两侧中部和底侧中的褶皱、通孔一和通孔二上的滑动环以及通孔一和通孔二内的提拉带,通过将提拉带穿过褶皱一侧的通孔一和通孔二,提拉带两端缝接在加强层和三角固定层之间,实现提拉带与手提带的固定,将提拉带进行提起,能够使得手提袋的前后两侧靠近,同时手提袋前后两侧内壁两端与左右两侧内壁贴合,达到了对手提袋开口处进行闭合的效果,同时滑动环减小了提拉带对手提袋的磨损,也减小了与通孔的摩擦,使提拉带使用更顺滑,并且加强层与三角固定层增大了手提袋在提拉时的受力面积,减小手提袋的受损。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提袋内底面两侧和内壁两侧的粘接层,粘接层内部的磁吸条,手提袋装完东西后通过将手提袋的提拉带提起手提袋前后两侧袋体靠近,在磁吸条的吸引下手提袋的开口处闭合,需要将手提袋进行收纳时将手提袋沿着褶皱处进行按压折叠,手提袋底部褶皱两侧的磁吸条相吸,很好的将手提袋底部进行折叠固定,使得手提袋底部保持占据较小空间方便后续折叠收纳。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相邻滑动环内测部分磁性相吸,在对手提袋进行提拉时,受重力作用提拉带将手提袋左右两侧与前后两侧部分贴合,通过相邻的滑动环磁性相吸,能够保证手提袋开口两端闭合比较牢固,增强手提袋的闭合效果。
[0017]4、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提袋外侧为防水布,手提袋与防水布缝接,外侧的防水布能够有效的阻挡雨水渗入。
[0018]5、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提袋前侧上方的魔术贴软面、手提袋前侧下方的魔术贴硬面,手提袋在不使用时将手提袋沿着腰线折叠,使得魔术贴硬面与魔术贴软面进行粘接,能够使得手提袋在收纳时保持完整且对其折叠能占据较小空间,方便整理和使用。
[0019]6、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提袋前后侧以及底面一体成型,左右两侧边缘处设有紧
固层,手提袋前后侧和底面一体成型可以增强手提袋底面的牢固性,避免产生拼接手提袋底部锁紧结构松动物品掉落的问题,同时设有紧固层是为了增强手提袋前后侧和底面与左右两侧的连接性。
[0020]7、本技术通过设置提拉带放下的长度正好是手提袋高度的三分之一,能够避免提拉带过长造成手提袋拖地,同时也避免提拉带过短造成手提不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

A处的放大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包括手提袋(1)、设于手提袋(1)前后两侧上方的加强层(2)、设于加强层(2)一侧两端的三角固定层(3)以及设于手提袋(1)外侧上方的提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部件包括开设于手提袋(1)前后两侧位于加强层(2)上方的两个通孔一(4)、开设于手提袋(1)左右两侧与通孔一(4)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四个通孔二(5)、设于手提袋(1)左右两侧中部和底部中间的褶皱(6)、固设于通孔一(4)和通孔二(5)上的滑动环(7)以及设于通孔一(4)和通孔二(5)内的提拉带(8),所述提拉带(8)的两端位于同一侧的三角固定层(3)和加强层(2)之间,所述提拉带(8)穿过同一侧的通孔一(4)和通孔二(5),两条所述提拉带(8)保持平行,所述加强层(2)和三角固定层(3)与手提袋(1)缝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内折叠的手提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袋(1)前后内壁两侧上方以及手提袋(1)内底部两侧设有粘接层(9),所述粘接层(9)内部设有磁吸条(10),所述手提袋(1)底部两侧的磁吸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作辉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京力纸塑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