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33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应用。所述培养基组合,包括诱导分化培养基、增殖继代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组合将诱导与分化培养基合二为一、增殖与继代培养基合二为一,壮苗与生根培养基合二为一,在保障诱导与分化、增殖与继代、壮苗与生根效果最佳的状态的基础上,将各步骤的培养基合二为一,既简便组培程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醉鱼草属植物的培养基类型和组织培养的步骤,实现了醉鱼草属植物的快速繁殖,可在短时间内得到醉鱼草属植物种苗。短时间内得到醉鱼草属植物种苗。短时间内得到醉鱼草属植物种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腺叶醉鱼草(Buddleja delavayi)隶属于玄参科,醉鱼草属,为我国特有植物。其为1~6米高灌木或小乔木,产于云南宾川、泸西和西藏墨脱、林芝等地2000

3000米海拔的山地疏林或山坡灌木丛中,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具有较好的园林观赏价值。
[0003]由于腺叶醉鱼草野外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较少,是一种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加之种子较小,采集困难,组培方法扩大繁殖与保护意义重大。2017年被列入《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易危VU种类。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关于腺叶醉鱼草组培快繁和相关的生物技术方面的报道,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针对腺叶醉鱼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应用,所述培养基组合简化了醉鱼草属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种类和步骤,实现了醉鱼草属植物的快速繁殖,解决了腺叶醉鱼草野外分布零星、种群数量稀少和濒临绝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所述培养基组合包括诱导分化培养基、增殖继代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基;
[0006]所述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 0.1~0.5mg/L、IAA 0.1~1.0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
[0007]所述增殖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 0.1~0.5mg/L、IAA 0.1~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
[0008]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IAA 0.1~0.5mg/L、IBA 0.1~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
[0009]优选的,所述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 0.2~0.5mg/L、IAA 0.5~1.0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
[0010]所述增殖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 0.2~0.5mg/L、IAA 0.2~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
[0011]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IAA 0.2~0.5mg/L、IBA 0.2~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
[0012]优选的,所述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 0.2mg/L、IAA 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0g/L,pH为6.0;
[0013]所述增殖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 0.2mg/L、IAA 0.2mg/L、蔗糖30g/L和琼脂5.0g/L,pH为6.0;
[0014]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IAA 0.2mg/L、IBA 0.2mg/
L、蔗糖30g/L和琼脂5.0g/L,pH为6.0。
[0015]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组合还包括移栽培养基,所述移栽培养基包括珍珠岩、腐殖土和生红木;所述珍珠岩、腐殖土和生红木的体积比为(1~2):(1~2):(1~3)。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基组合在醉鱼草属植物组培中的应用。
[0017]优选的,所述醉鱼草属植物包括腺叶醉鱼草。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腺叶醉鱼草组培快繁的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基组合对腺叶醉鱼草进行培养,得到腺叶醉鱼草无菌生根苗。
[0019]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将消毒的腺叶醉鱼草外植体于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第一培养,得到侧芽和不定芽;
[0020]将所述侧芽和不定芽于增殖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第二培养,得到无根丛苗;
[0021]将所述无根丛苗于壮苗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第三培养,得到腺叶醉鱼草无菌生根苗。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一培养的温度为23~25℃,光照强度为1500~2000LUX,光照周期为(10~12)L:(12~14)D,培养时间为45~60d;
[0023]所述第二培养的温度为23~25℃,光照强度为1500~2000LUX,光照周期为(10~12)L:(12~14)D,培养时间为45~60d;
[0024]所述第三培养的温度为23~25℃,光照强度为1500~2000LUX,光照周期为(10~12)L:(12~14)D,培养时间为30~45d。
[0025]优选的,还包括将所述腺叶醉鱼草无菌生根苗于移栽基质中进行第四培养,得到腺叶醉鱼草种苗;
[0026]所述第四培养的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基质相对湿度为50%~60%。
[0027]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包括诱导分化培养基、增殖继代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组合将诱导与分化培养基合二为一、增殖与继代培养基合二为一,壮苗与生根培养基合二为一,在保障诱导与分化、增殖与继代、壮苗与生根效果最佳的状态的基础上,将各步骤的培养基合二为一,既简便组培程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醉鱼草属植物的培养基类型和组织培养的步骤,实现了醉鱼草属植物的快速繁殖,可在短时间内得到醉鱼草属植物种苗。
[0029]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培养基组合在醉鱼草属植物组培组培中的应用,将所述培养基组合应用到醉鱼草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中,诱导分化率和生根率高,繁殖周期仅为45~60d,极大地提高了腺叶醉鱼草的繁殖速率。同时可以解决包括腺叶醉鱼草在内的醉鱼草属植物野外分布零星、种群数量稀少、濒临绝灭的问题;高度保持了腺叶醉鱼草的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为该物种的保护与繁育、引种驯化、保存和规模化生产供了技术支撑,填补了醉鱼草属植物在生物技术上的研发空白。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1]图1为实施例1中腺叶醉鱼草的腋芽和不定芽;
[0032]图2为实施例2中腺叶醉鱼草的无根丛苗;
[0033]图3为实施例3中腺叶醉鱼草的无菌生根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所述培养基组合包括诱导分化培养基、增殖继代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醉鱼草属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组合包括诱导分化培养基、增殖继代培养基和壮苗生根培养基;所述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0.1~0.5mg/L、IAA 0.1~1.0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所述增殖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0.1~0.5mg/L、IAA 0.1~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IAA0.1~0.5mg/L、IBA 0.1~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 0.2~0.5mg/L、IAA 0.5~1.0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所述增殖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0.2~0.5mg/L、IAA 0.2~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IAA0.2~0.5mg/L、IBA 0.2~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5~6.0g/L,pH为5.8~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 0.2mg/L、IAA 0.5mg/L、蔗糖30g/L和琼脂5.0g/L,pH为6.0;所述增殖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

BA0.2m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桂芬孙卫邦葛佳杨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