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含设置在浮船(6)下方的推流曝气器(7),推流曝气器(7)内部通过加药管(3)与设置在浮船(6)上的加药装置(1)连通;加药装置(1)通过吸气管(5)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利用浮船作为承载体,推流曝气器与加药装置跟随浮船在水体上全方位移动,扩大加药范围,能够更有效的对水体污染底泥上浮进行抑制和控制;同时推流曝气器的入水深度以及倾斜角度均可调节,适用于不同水底地形环境。适用于不同水底地形环境。适用于不同水底地形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属于环境治理
技术介绍
[0002]自然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底泥由于长时间的污染物沉积、有机物及植物残渣的集聚导致变黑变臭。随着污染底泥厚度增加,水体底层及污泥层中会形成厌氧环境,导致底泥在厌氧微生物作用所产生的NH3、H2S等厌氧气体的影响下进行上浮,从而对自然水体造成进一步污染,水体中氨氮、总磷等超标,水体能见度降低。中国专利CN201810829119,一种底泥浮泥层加药曝气装置,虽然能够抑制底泥内N、P营养盐及各类污染物的释放,提高水体中的复氧效率,但是其为固定结构,存在不利于移动,加药范围小,拆卸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利用浮船作为承载体,推流曝气器与加药装置跟随浮船在水体上全方位移动,扩大加药范围,能够更有效的对水体污染底泥上浮进行抑制和控制,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包含设置在浮船下方的推流曝气器,推流曝气器内部通过加药管与设置在浮船上的加药装置连通;加药装置与吸气管下端连接,吸气管上端位于浮船上方与外界连通。
[0006]优选地,位于浮船上方的加药管上设有加药开关,控制加药量。
[0007]优选地,所述加药管和吸气管连接在推流曝气器的后端,推流曝气器朝向水底淤泥。
[0008]优选地,所述吸气管顶部设有吸气管防护帽,防止杂质进入吸气管。
[0009]优选地,所述推流曝气器为若干个,若干个推流曝气器均与吸气管连接,若干个推流曝气器分别通过相应的加药管与各自的加药装置连接。与若干个推流曝气器相连通的加药装置内可盛放相同或不同种类的药剂和/或菌剂,例如底泥絮凝药剂、水体污染治理药剂或微生物菌剂等。
[0010]优选地,所述加药管和吸气管分别通过转动装置与推流曝气器两侧转动连接,使推流曝气器的倾斜角度可调节。
[0011]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可以为轴承或旋转头等。
[0012]优选地,所述加药管和吸气管分别通过相应的固定器可拆卸地设置在浮船底部。所述固定器为卡扣等固定件。
[0013]本技术涉及的推流曝气器、加药装置、浮船等,均为本领域公知公用的技术。
[0014]所述加药管和吸气管为不锈钢管制成,推流曝气器通过加药管和吸气管悬挂在浮船下方。
[0015]所述推流曝气器为筒状结构,推流曝气器前端的推流端头设有叶轮,叶轮旋转,水
流自推流曝气器尾端进入,连同注入到推流曝气器内的药剂和/或菌剂以及空气自推流端头喷出。
[0016]本技术的加药装置、浮船、推流曝气器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组装应用,针对不同的天然水体底泥上浮情况进行使用,功能较多,适用范围较广,并且容易拆装。
[0017]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
[0018]1)本技术可根据浮船的规格、自然水体的大小、实际需要等在浮船底部设置一台或多台推流曝气设备。
[0019]2)本装置设置在浮船底部的推流曝气器可以利用转动装置调整冲击方向和角度,可以利用固定器调整推流曝气器的装载深度,从而根据需要应对不同状况的水体底泥。
[0020]3)本技术主要利用推流曝气器产生的作用对底泥进行治理,整体装置构造简单。本技术主要用电设备为推流曝气器,总体能耗低,运行使用成本低。
[0021]4)本技术利用推流曝气器前端叶轮的高速旋转产生的负压作用,从水面上吸取空气,从曝气器后端吸取冲击水流和药剂,在叶轮的搅拌下,药剂、空气、水流充分混合,向推流曝气器前方的底泥进行冲击。
[0022]5)在水流冲击作用下,水体底泥的稳定状态被破坏,位于浅层底泥下方集聚的厌氧气体被动性的得到释放,无法后续带动底泥上浮。同时,受扰动悬浮的底泥与底泥絮凝药剂混合后,快速沉淀至水体底部,水质情况得到改善。
[0023]6)底泥絮凝药剂、水体污染治理药剂、微生物菌剂等能在叶轮和水流的搅拌扰动作用下与水体充分混合,提高使用效果。
[0024]7)本技术所产生很细小的气泡,经过螺旋桨推流,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延长,短时间内不会浮上水面,提高了水体底层及底泥的溶氧效率,因而氧的转移效率很高,能产生充足的溶氧及水体充分曝氧,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厌氧环境造成的底泥上浮问题。
[0025]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利用浮船作为承载体,推流曝气器与加药装置跟随浮船在水体上全方位移动,扩大加药范围,能够更有效的对水体污染底泥上浮进行抑制和控制;同时推流曝气器的入水深度以及倾斜角度均可调节,适用于不同水底地形环境。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推流曝气器不同角度调整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推流曝气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加药装置、2—加药开关、3—加药管、4—吸气管防护帽、5—吸气管、6—浮船、7—推流曝气器、71—推流曝气器一、72—推流曝气器二、301—1#加药管、302—2#加药管、701—推流端头、702—旋转头一、703—固定器、704—旋转头二、705—旋转头三、706—旋转头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1]结合附图1和2,本实施例中,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包含加药装置1、加药开关2、加药管3、吸气管防护帽4、吸气管5、浮船6和推流曝气器7。
[0032]所述浮船6放置在水面上,浮船6上装载有加药装置1,加药装置1与加药管3上端连接并设置有加药开关2,加药开关2用于控制菌剂或药剂流量。推流曝气器7设置在水体中,位于浮船下方。推流曝气器7后端分别通过相应的转动装置与加药管3和吸气管5下端转动连接,加药管3和吸气管5通过相应的固定器703与浮船6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加药管3和吸气管5的长度,来改变推流曝气器7的入水深度,同时可以利用转动装置控制推流曝气器7前端推流端头701的角度,适应不同水底地形。所述吸气管5顶部设置有吸气管防护帽4,以避免杂物等进入吸气管5对设备造成损伤。
[0033]结合附图3,本实施例中,在浮船底部设置两个并排设置的推流曝气器。两个推流曝气器分别为推流曝气器一71和推流曝气器二72。推流曝气器一71的两侧分别通过旋转头一702和旋转头三705与1#加药管301和吸气管5转动连接并相互连通。推流曝气器二72的两侧分别通过旋转头二704和旋转头四706与2#加药管302和吸气管5转动连接并相互连通。
[0034]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在浮船下方设置一台或多台推流曝气设备,在浮船上设置一台或多台加药设备,组装灵活,构造简单,运行使用成本较低。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加药管等拓展管道,以满足多个加药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设置在浮船(6)下方的推流曝气器(7),推流曝气器(7)内部通过加药管(3)与设置在浮船(6)上的加药装置(1)连通;加药装置(1)通过吸气管(5)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浮船(6)上方的加药管(3)上设有加药开关(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3)和吸气管(5)连接在推流曝气器(7)的后端,推流曝气器(7)朝向水底淤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水体抑制底泥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5)顶部设有吸气管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赵晓双,李伟,徐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绿之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