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00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特点是包括水槽,水槽内设置有具有直径为10~15厘米筛孔的筛栅式料槽,筛栅式料槽内设置有用于粘附贻贝的养殖绳,水槽的倾斜侧顶部外设置有贻贝接收篓,水槽的底部铺设有刮板式链带,刮板式链带的一端延伸至贻贝接收篓,筛栅式料槽的底部与刮板式链带之间设置有用于模拟海浪拍打状态的曝气管;其丝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贻贝置于温度为30~35℃,pH为6.5~7.5,盐度为15~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产品加工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贻贝属于附着性贝类,通过足丝腺分泌各种足丝蛋白形成足丝将自己固定在海水下的岩石、船体、缆绳等固体表面,形成抗水的结合,耐受风浪等的冲刷。我国贻贝的养殖方式通常采用吊绳养殖,贻贝通过足丝的强力吸附作用,呈串状附着在养殖绳上,此养殖法具有产量高、周期短,采收方便等优点。
[0003]足丝蛋白具有高强度和持久性粘附能力,贻贝的足丝脱除一直是采收加工及后续保活过程中的难点。以前贻贝采收一般采用人工摘取方式,此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专利CN201410204780专利技术了一种60

70℃的热水浸泡加去丝装置去足丝方法,此法贻贝熟化度难以控制,不易保活。专利CN201811077651.5专利技术了一种贻贝足丝切割装置,通过气囊、足丝袋对贻贝足比进行切割,但切割时的牵拉力使贻贝部分肌肉损伤,活性下降。专利CN 201721148701.5专利技术了一种牵拉加切割的足丝脱除机械,同样为使贻贝部分肌肉损伤,活性下降,从而影响后续保活等一系列步骤。因此,实际生产中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快速、无损的贻贝足丝脱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高效、快速、无损的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包括水槽,所述的水槽内设置有具有直径为10~15厘米筛孔的筛栅式料槽,所述的筛栅式料槽内设置有用于粘附贻贝的养殖绳,所述的水槽的倾斜侧顶部外设置有贻贝接收篓,所述的水槽的底部铺设有刮板式链带,所述的刮板式链带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的贻贝接收篓,所述的筛栅式料槽的底部与所述的刮板式链带之间设置有用于模拟海浪拍打状态的曝气管。
[0006]进一步,所述的水槽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溢流口且其底部设置有排水阀。
[0007]进一步,所述的筛栅式料槽的倾斜侧顶部内且位于所述的刮板式链带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设置有混合冷海水入口、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
[0008]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管的进气端口设置有鼓气泵和止逆阀。
[0009]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管朝上开有大量小孔,小孔直径为5~10毫米,间距为50~150毫米。
[0010]进一步,所述的曝气管与所述的筛栅式料槽的距离为200~300毫米。
[0011]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的活体贻贝足丝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水槽中注入温度为30~35℃,pH为 6.5~7.5,盐度为15~20

的海水,接着筛栅式料槽中保持被海水浸没
状态,开启鼓气泵,空气经曝气管流入海水中形成模拟海浪拍打,黏附在养殖绳上的活体贻贝短时间内自发脱落足丝,贻贝自然掉落至底部的刮板式链带,通过刮板式链带的运动将脱落的贻贝输送至水槽的喷淋区域进行喷淋冲洗,挑去壳部破损的个别贻贝后,将贻贝放入洁净、正常海水暂养2小时,即可恢复至原有活性,从而完成无损且高效的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过程。
[0012]进一步,所述的鼓气泵的气体流量为每平方米水体上表面积、每秒钟0.05~0.1立方米。采用在管道中通入空气的方式实施,达到模拟海浪效果的同时,又解决了海水的溶氧问题。
[0013]进一步,所述的筛栅式料槽为用不锈钢钢条焊接起来的正方形大孔筛体,筛孔的公称直径为10~15厘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基于成体贻贝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不移动,但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化或因受到某种刺激时会产生应激而自发脱除足丝,以寻求更适宜的附着地的原理,将黏附贻贝的养殖绳置于一定温度、盐度、pH值的海水的水体中,同时通过鼓气法模拟海浪拍打,以营造贻贝不适宜的栖息条件,迫使其在所处环境因子发生剧变时采取“逃跑模式”,使贻贝30分钟内自发脱落足丝,接着将脱落足丝后的贻贝放入洁净、正常的海水中暂养2小时,即可恢复至原有活性,实现无损且高效的足丝脱除和采收。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及其脱除方法,通过调节水体pH、温度和盐度以及模拟海浪的情况来达到快速脱除足丝的目的,建立在贝类自发意识下完成,不存在外部机械力强行施加,脱除足丝后的贻贝无肌肉损伤、外形完整、活性强,有利于延长其保鲜保活时间,投资成本小,操作简便,同时足丝脱除时间短,脱除效率高,贝体无损伤,特别适用于从产区到市场的活体贮运销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注如下:1.水槽、2.养殖绳、3.贻贝、4.鼓气泵、5.曝气管、6.止逆阀、7.筛栅式料槽、8.热交换器、9.混合冷海水入口、10.蒸汽入口、11.冷凝水出口、12.喷淋管、13.溢流口、14.排水阀、15.贻贝接收篓、16.刮板式链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一、具体实施例一种活体贻贝3足丝脱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水槽1,水槽1内设置有具有直径为10~15厘米筛孔的筛栅式料槽7,筛栅式料槽7内设置有用于粘附贻贝3的养殖绳2,水槽1的倾斜侧顶部外设置有贻贝接收篓15,水槽1的底部铺设有刮板式链带16,刮板式链带16的一端延伸至贻贝接收篓15,筛栅式料槽7的底部与刮板式链带16之间设置有用于模拟海浪拍打状态的曝气管5。
[0019]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水槽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溢流口13且其底部设置有排水阀14。筛栅式料槽7的倾斜侧顶部内且位于刮板式链带16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管12,喷淋管12连接
有热交换器8,热交换器8上设置有混合冷海水入口9、蒸汽入口10和冷凝水出口11。曝气管5的进气端口设置有鼓气泵4和止逆阀6。曝气管5朝上开有大量小孔,小孔直径为5~10毫米,间距为50~150毫米。曝气管5与筛栅式料槽7的距离为200~300毫米。
[0020]利用上述装置的活体贻贝3足丝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水槽1中注入温度为30~35℃,pH为 6.5~7.5,盐度为15~20

的海水,接着筛栅式料槽7中保持被海水浸没状态,开启鼓气泵4,空气经曝气管5流入海水中形成模拟海浪拍打,黏附在养殖绳2上的活体贻贝3短时间内自发脱落足丝,贻贝3自然掉落至底部的刮板式链带16,通过刮板式链带16的运动将脱落的贻贝3输送至水槽1的喷淋区域进行喷淋冲洗,挑去壳部破损的个别贻贝3后,将贻贝3放入洁净、正常海水暂养2小时,即可恢复至原有活性,从而完成无损且高效的活体贻贝3足丝脱除过程。
[0021]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鼓气泵4的气体流量为每平方米水体上表面积、每秒钟0.05~0.1立方米。筛栅式料槽7为用不锈钢钢条焊接起来的正方形大孔筛体,筛孔的公称直径为10~15厘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所述的水槽内设置有具有直径为10~15厘米筛孔的筛栅式料槽,所述的筛栅式料槽内设置有用于粘附贻贝的养殖绳,所述的水槽的倾斜侧顶部外设置有贻贝接收篓,所述的水槽的底部铺设有刮板式链带,所述的刮板式链带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的贻贝接收篓,所述的筛栅式料槽的底部与所述的刮板式链带之间设置有用于模拟海浪拍打状态的曝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槽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溢流口且其底部设置有排水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栅式料槽的倾斜侧顶部内且位于所述的刮板式链带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设置有混合冷海水入口、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的进气端口设置有鼓气泵和止逆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贻贝足丝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朝上开有大量小孔,小孔直径为5~10毫米,间距为50~150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飞霞娄永江林邦楚李勇勇付世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羽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