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500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包括蓄水箱、可伸缩钢架以及渔网;蓄水箱顶端开口,左右两侧的蓄水板可转动开合,蓄水箱任一侧的蓄水板上设置有混水孔,混水孔内设置有塞子,可伸缩钢架设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蓄水箱四角,可伸缩钢架的顶端高于蓄水箱顶端,渔网设置于蓄水箱的上侧,渔网缠绕在可伸缩钢架外侧回形布置。将鱼苗与鱼苗运输用水置入蓄水箱内,待蓄水箱内水温与养殖池内水温一致后,通过混合孔将二者缓慢混合,防止水环境突变使鱼下塘成活率下降,待混合结束后,打开蓄水箱侧板,鱼苗自动进入养殖池即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价值。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是指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鱼苗一般价格较高,且抗病性较弱,极易由于环境不适用引发鱼,病或者伤亡,在鱼苗运输过程中为了降低鱼苗的新陈代谢强度,一般会做降温处理,与成鱼池的水温等环境参数有阶梯差异,鱼苗到达目的地后,如果直接将鱼苗放入成鱼池,当养殖池的水环境与鱼苗运输用水的水质有很大差别,因此如放养不当就易因水环境突变使鱼下塘成活率下降,甚至大批死亡,死亡时又因鱼苗个体较小很难当时发现,而且在鱼苗投放的过程中如果过于激烈就容易导致鱼苗损伤。公开号为CN21132362U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水产养殖用鱼苗快速放置装置;都意在鱼苗过渡适应环境,防止水环境突变使鱼下塘成活率下降,其通过气管吹动翻转板翻转,翻转板带动旋转杆转动,齿轮传动使得旋转杆带动两个转动杆转动,两个转动杆分别带动两个水流扇转动,水流扇混合放置箱内部的水质与鱼塘内部的水质,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0003]所以,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包括蓄水箱、可伸缩钢架以及渔网;
[0006]所述蓄水箱顶端开口,左右两侧的蓄水板可转动开合,蓄水箱任一侧的蓄水板上设置有混水孔,所述混水孔内设置有塞子,所述可伸缩钢架设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蓄水箱四角,所述可伸缩钢架的顶端高于蓄水箱顶端,所述渔网设置于蓄水箱的上侧,渔网缠绕在可伸缩钢架外侧回形布置。
[0007]作为改进,所述蓄水箱采用塑料制成。
[0008]作为改进,所述渔网目数为10目。
[0009]作为改进,所述混水孔从上至下阵列设有若干个,所述混水孔不少于3个。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鱼苗与鱼苗运输用水置入蓄水箱内,待蓄水箱内水温与养殖池内水温一致后,通过混合孔将二者缓慢混合,防止水环境突变使鱼下塘成活率下降,待混合结束后,打开蓄水箱侧板,鱼苗自动进入养殖池即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如图所示:1、蓄水箱,2、可伸缩钢架,3、渔网,4、混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结合附图,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包括蓄水箱1、可伸缩钢架2以及渔网3;
[0015]所述蓄水箱1顶端开口,左右两侧的蓄水板可转动开合,蓄水箱1任一侧的蓄水板上设置有混水孔4,所述混水孔4内设置有塞子,所述可伸缩钢架2设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蓄水箱1四角,所述可伸缩钢架2的顶端高于蓄水箱1顶端,所述渔网3设置于蓄水箱1的上侧,渔网3缠绕在可伸缩钢架2外侧回形布置。
[0016]所述蓄水箱1采用塑料制成。
[0017]所述渔网3目数为10目。
[0018]所述混水孔4从上至下阵列设有若干个,所述混水孔不少于3个。
[0019]本技术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安放在要放鱼的水泥池或鱼塘内,同时调节可伸缩钢架2保持蓄水箱1侧板高于水面,防止池内水进入蓄水箱1内,将买到的鱼苗及袋子内供鱼存活的水一起投入蓄水箱1内,待装置内的水和外界水温一致后,打开塞子,通过混水孔4连通蓄水箱1和池塘或水泥池,使二者水进行混合,使鱼苗慢慢适应在即将面临的生存环境。待适应后在打开蓄水板的左右侧板,使鱼苗自行游出即可。
[0020]需说明的是:蓄水箱1由塑料板组成,密闭不漏水,鱼苗投入前可先对其进行消毒操作。
[0021]混水孔4从上至下设有多个,实现分级分级过水。
[0022]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苗过水适应新环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1)、可伸缩钢架(2)以及渔网(3);所述蓄水箱(1)顶端开口,左右两侧的蓄水板可转动开合,蓄水箱(1)任一侧的蓄水板上设置有混水孔(4),所述混水孔(4)内设置有塞子,所述可伸缩钢架(2)设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蓄水箱(1)四角,所述可伸缩钢架(2)的顶端高于蓄水箱(1)顶端,所述渔网(3)设置于蓄水箱(1)的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贺李俊婷付宿星黄秋夫段玉婷泽仁洛吾蒋云潇杨黎周银华刘玉华孔维强周朝伟周兴华何远法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