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4483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领域,催化剂以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为载体,负载活性成分铜后制备而成。利用这种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硼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简单方便地转化为其它有机化合物。因此,如何高效地构建手性有机硼化物,越来越成为化学家研究的热点。过渡金属催化的α,β

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轭硼化反应已经被很多科学家所研究,例如由铂、铑、铜、镍等金属构建的催化体系都实现了α,β

不饱和化合物的β位硼化反应。其中,铜催化的α,β

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轭硼化反应,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配体用量少,底物普适性好等优点,也已被广泛地研究。
[0003]迄今为止,铜催化α,β

不饱和底物的α

取代的反应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用现有的催化方法催化三取代烯烃底物的反应性不高,非立体特异性质子化使其对映选择性控制复杂化,缺乏温和的中性条件来避免或减少差向异构化和副产物的形成。因此,此类反应的成功案例非常少见。到目前为止,关于α,β不饱和底物的不对称催化β

硼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碱性条件下铜催化剂的使用上。 2014年,文献(Org.Lett.2014,16,1426

1429)报道了Cu催化β

取代的α

脱氢氨基酸衍生物的不对称共轭硼氢化反应,以氯化亚铜为铜源,(S,Sp)

ip

FOXAP 为配体,叔丁醇钠为碱,甲醇为质子源,分子筛为添加剂,四氢呋喃为溶剂,常温下实现了多种α

脱氢氨基酸衍生物的不对称共轭硼氢化反应。然而,该文献中的反应过程,必须在氩气氛围下进行,实验操作复杂,条件苛刻;配体的用量巨大,成本昂贵;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碱,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适合工业生产。
[0004]因此,发展一种基于α,β

不饱和酯的不对称硼化反应的简便易行、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和高产的手性有机硼化物制备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应需要使用大量的碱,造成环境污染;反应需要无水无氧环境和大量手性配体,成本高,催化剂无法回收利用,不适合工业生产等问题;利用氧化石墨烯 (GO)/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材料的独特的相容性和空间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对铜的络合能力显著增强,制备手性有机硼化物时的催化活性更高;再加上壳聚糖本身含有大量的氨基存在,为反应提供了一种碱性环境,能在纯水中实现催化反应,无需添加任何碱,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同时也方便催化剂多次回收利用,非常适合工业化应用。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制备氧化石墨烯,加至壳聚糖溶液中,常温超声(常用功率50

100W,频率28

40kHz)15

60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和戊二醛,再常温超声(参数同上)30

60min,制得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

5%的第一体系;在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制得第二体系;一般而言,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可以选择为4:(3

8)。
[0008]S2、将步骤S1制备的所述第一体系滴入到所述第二体系中形成微球,过滤、清洗,室温干燥;
[0009]S3、将步骤S2制备的产物在40

80℃水中浸泡1

2h,再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水溶液搅拌反应,过滤取滤渣,40

60℃干燥12

24h,研磨得到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
[0010]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 (以下简称CS

GO

PVA

Cu催化剂)中,壳聚糖对Cu
2+
的吸附以氨基配合(下式

)为主,主要吸附反应包括:
[0011]氨基质子化:
[0012]配合:
[0013]氢键吸附:
[0014]静电吸引:
[0015]当反应体系pH较低时,参与质子化反应形成的

NH
3+
数较多,而用于配合吸附Cu
2+


NH2较少,Cu
2+
与壳聚糖的络合作用减弱。
[0016]壳聚糖具有优异的螯合和吸附能力,可以负载金属制得催化剂,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铜是一种强有力催化剂,但是其在水中和其余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所以要想制备这类催化剂,就必须在壳聚糖负载金属前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是以壳聚糖 (CS)为基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通用CS作为基体材料与GO进行复合,向其中加入少量聚乙烯醇(PVA),对其进行交联改性,并负载铜离子,制备出结构稳定的多孔复合微球材料。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提高了壳聚糖的耐酸能力,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对铜离子的络合作用更强。通过XRD、SEM、TGA 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 (CS

GO

PVA

Cu催化剂)进行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及成分分析,发现当第一体系中的GO质量分数为4%时残留的铜离子最高,所制备的负载铜催化材料负载铜效果最好。
[0017]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1、取石墨片、浓磷酸(质量分数83%~98%)和浓硫酸(质量分数98%) 混合均匀,分批定量加入高锰酸钾;石墨片与高锰酸钾的质量比为1:5;
[0019]S12、将步骤S11制备的混合体系在40

60℃搅拌12

24h,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冰块直至冰块溶解,向溶液体系加入H2O2水溶液(质量分数一般≥20%)至溶液呈亮黄色,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固态的氧化石墨烯。
[0020]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壳聚糖溶液是将纯度为100

200mpa.s的壳聚糖和质量分数为6

8%的醋酸水溶液混合搅拌溶解后制成,壳聚糖的浓度为1

2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氧化石墨烯,加至壳聚糖溶液中,常温超声15

60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和戊二醛,再常温超声30

60min,制得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

5%的第一体系;在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制得第二体系;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4:(3

8)。S2、将步骤S1制备的所述第一体系滴入到所述第二体系中形成微球,过滤、清洗,室温干燥;S3、将步骤S2制备的产物在40

80℃水中浸泡1

2h,再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水溶液搅拌反应,过滤取滤渣,40

60℃干燥12

24h,研磨得到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取石墨片、浓磷酸和浓硫酸混合均匀,分批定量加入高锰酸钾;石墨片与高锰酸钾的质量比为1:5;S12、将步骤S11制备的混合体系在40

60℃搅拌12

24h,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冰块直至冰块溶解,向溶液体系加入H2O2水溶液至溶液呈亮黄色,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固态的氧化石墨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壳聚糖溶液是将纯度为100

200mpa.s的壳聚糖和质量分数为6

8%的醋酸水溶液混合搅拌溶解后制成,壳聚糖的浓度为1

2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硫酸铜水溶液的浓度为3

5mol/L。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微球固载铜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瑶瑶郭海峰胡欣悦朱磊付承鹏李博解李维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