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81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包括门框机构和门扇机构,所述门框机构包括锁接受主体面板、连接在锁接受主体面板上的锁芯、连接在锁芯内外两侧的反锁把手和外把手、装配在反锁把手连接的锁芯上的反锁点,所述门扇机构包括设置在锁芯内部的锁舌、与锁舌内端连接的联动勾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锁点与锁舌联动起来,使得锁舌收缩时会碰触到锁点,使得锁点获得向上移动的力度,从而解除反锁,不会因为使用者在按下反锁点后在室外不小心将门扇机构带上或是风吹动门扇机构关闭而导致室外无法开启,或是反锁程序启动后,锁舌无法收缩,从而与门框机构发生碰撞导致的锁舌断裂,有效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有效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有效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平开门锁具
,具体为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平开门是指合页(铰链)装于门侧面、向内(左内开,右内开)或向外开启(左外开,右外开)的门。由门套,合页,门扇,锁等组成,现有的平开门在使用时其反锁机构都是设置在室内,而在室内反锁之后室外就无法开启,但是一旦在使用时误触导致反锁程序启动,而使用者不知道的情况下,将门扇随手带上使其关闭,此时的室外是无法开启的,从而会出现室内无人导致反锁的复杂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包括门框机构和门扇机构,所述门框机构包括锁接受主体面板、连接在锁接受主体面板上的锁芯、连接在锁芯内外两侧的反锁把手和外把手、装配在反锁把手连接的锁芯上的反锁点,所述门扇机构包括设置在锁芯内部的锁舌、与锁舌内端连接的联动勾件、装配在锁芯内部的齿轮配合件、连接在齿轮配合件内部的凹槽齿轮和无槽齿轮、与凹槽齿轮、无槽齿轮中部连接的方轴组件、设置在齿轮配合件末端位置的弹簧、插接在锁芯内部的锁点、用于定位锁点位置的锁点定位片。
[0006]优选的,所述锁芯的中部夹持有玻璃。
[0007]优选的,所述锁舌卡接在锁接受主体面板的内部,且锁舌内端连接的联动勾件上也连接有弹簧。<br/>[0008]优选的,所述反锁点的底部贯穿锁芯与锁点抵接,所述锁点的一侧与联动勾件抵接。
[0009]优选的,所述方轴组件包括连接在凹槽齿轮上的外方轴、连接在无槽齿轮上的内方轴。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中,将锁点与锁舌联动起来,使得锁舌收缩时会碰触到锁点,使得锁点获得向上移动的力度,从而解除反锁,不会因为使用者在按下反锁点后在室外不小心将门扇机构带上或是风吹动门扇机构关闭而导致室外无法开启,或是反锁程序启动后,锁舌无法收缩,从而与门框机构发生碰撞导致的锁舌断裂,有效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凹槽齿轮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轴组件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10、锁接受主体面板;120、锁芯;130、反锁把手;131、反锁点;140、外把手;
[0018]210、锁舌;220、联动勾件;230、齿轮配合件;240、凹槽齿轮;250、无槽齿轮;260、方轴组件;261、外方轴;262、内方轴;270、弹簧;280、锁点;290、锁点定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
[0021]实施例一:
[0022]结合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包括门框机构和门扇机构,门框机构包括锁接受主体面板110、连接在锁接受主体面板110上的锁芯120、连接在锁芯120内外两侧的反锁把手130和外把手140、装配在反锁把手130连接的锁芯120上的反锁点131,锁芯120的中部夹持有玻璃,门扇机构包括设置在锁芯120内部的锁舌210、与锁舌210内端连接的联动勾件220、装配在锁芯120内部的齿轮配合件230、连接在齿轮配合件230内部的凹槽齿轮240和无槽齿轮250、与凹槽齿轮240、无槽齿轮250中部连接的方轴组件260、设置在齿轮配合件230末端位置的弹簧270、插接在锁芯120内部的锁点280、用于定位锁点280位置的锁点定位片290,锁舌210卡接在锁接受主体面板110的内部,且锁舌210内端连接的联动勾件220上也连接有弹簧270。
[0023]具体的,利用反锁点131的按压带动锁点280下压,从而完成反锁,而当旋转反锁把手130时,将会带动内方轴262转动,从而带动无槽齿轮250转动,随着无槽齿轮250的转动,会促使齿轮配合件230推动锁舌210收缩,随着锁舌210的收缩会对锁点280产生一个推力,使其向上移动,从而解除反锁,相对于传动的旋转锁定,该种方式更加的简单方便。
[0024]实施例二:
[0025]结合图2

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反锁点131的底部贯穿锁芯120与锁点280抵接,锁点280的一侧与联动勾件220抵接,方轴组件260包括连接在凹槽齿轮240上的外方轴261、连接在无槽齿轮250上的内方轴262。
[0026]具体的,将锁点280与联动勾件220联动起来,使得联动勾件220的运动会直接改变锁点280的状态,而联动勾件220与锁舌210同步运行,因此锁舌210的移动会改变锁点280的状态,使得锁点280在锁止状态下,一但锁舌210收缩将会带动锁点280复位,解除锁止,不会出现使用者将自己反锁在外界的情况。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未反锁时,在室外通过扭动外把手140即可开启门扇机构,自由进出,当需要反锁时,关闭门扇机构,并按压反锁点131,从而推动锁点280向下移动并沉入到凹槽齿轮240的凹槽内,完成反锁,此时扭动外把手140,无法带
动凹槽齿轮240转动,从而无法开锁,而当从室内扭动反锁把手130时,利用反锁把手130带动内方轴262转动,从而带动无槽齿轮250转动,随着无槽齿轮250的转动会推动齿轮配合件230向内部移动,最终促使锁舌210收缩,同时在锁舌210收缩之后会碰触到锁点280,使得锁点280受力向上移动,完成解锁。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开门用快开防误操作的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机构,包括锁接受主体面板(110)、连接在锁接受主体面板(110)上的锁芯(120)、连接在锁芯(120)内外两侧的反锁把手(130)和外把手(140)、装配在反锁把手(130)连接的锁芯(120)上的反锁点(131);门扇机构,包括设置在锁芯(120)内部的锁舌(210)、与锁舌(210)内端连接的联动勾件(220)、装配在锁芯(120)内部的齿轮配合件(230)、连接在齿轮配合件(230)内部的凹槽齿轮(240)和无槽齿轮(250)、与凹槽齿轮(240)、无槽齿轮(250)中部连接的方轴组件(260)、设置在齿轮配合件(230)末端位置的弹簧(270)、插接在锁芯(120)内部的锁点(280)、用于定位锁点(280)位置的锁点定位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福庆朱凯松胡凯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哲思设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