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66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钻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量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排液管、测量罐、第一电磁阀和测量组件,测量罐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排液管连通,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测量组件设置于测量罐内,用于测量测量罐内泥浆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测量装置,排液管内的泥浆经进液口流入测量罐内,当第一电磁阀关闭时,测量罐内的泥浆高度上升,测量组件测量泥浆于测量罐内的高度,根据测量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泥浆于排液管内的流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
,尤其涉及一种流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对溢流、井涌等钻井复杂情况的监测,一般都是人工采用钻井参数仪和综合录井仪定时观测记录,进而判断是否出现溢流或井漏等事故。这种判断方法自动化程度较低,误差较大,且判断延迟性较长。另一种采用安装在高架槽上的超声波或红外线液位传感器测量手段,通过监测高度变化,进而计算出一个相对变化量,无法计算绝对数值,且超声波在现场会受到振动影响,红外线会受到光线等影响,导致计算出的数值不一定准确。
[0003]现有的一些技术材料中,为准确测量钻井出口泥浆流量,选取电磁流量计作的手段,但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电磁流量计的测量原理要求管内前后通过液体必须处于满管的状态才能进行准确测量,而真实情况下,泥浆内充满泥沙,钻井出口处的泥浆并不会一直保持满管的情况,导致电磁流量计测量产生偏差。另外,当泥浆流量较大时,固定管径下的电磁流量计会对流体通过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造成泥浆的回流。由于电磁流量计对实际出口的流量及压力有较为苛刻的要求,不适用于实际现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测量装置,能在钻井现场的真实环境中准确测量钻井出口处的泥浆流量。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流量测量装置,包括:
[0007]排液管;
[0008]测量罐,测量罐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排液管连通,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0009]测量组件,测量组件设置于测量罐内,用于测量测量罐内泥浆高度。
[0010]可选地,测量组件包括:
[0011]滑动电阻器,滑动电阻器设置于测量罐内,且滑动电阻器沿竖直方向延伸;
[0012]浮杆,浮杆设置于测量罐内,浮杆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能沿竖直方向移动,浮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接触器,接触器与滑动电阻器电连接,当浮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接触器于滑动电阻器上滑动;
[0013]检测器,检测器设置于测量罐内,检测器分别与滑动电阻器和接触器电连接,检测器能检测滑动电阻器与接触器之间的电阻信息。
[0014]可选地,测量罐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罐腔体和下罐腔体,滑动电阻器和检测器均设置于上罐腔体内,浮杆设置于下罐腔体内且浮杆的第一端穿设上罐腔体与接触器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下罐腔体连通。
[0015]可选地,测量组件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检测器电连接,处理器能接收检测器检
测到的滑动电阻器与接触器之间的电阻信息并根据电阻信息计算测量罐内的液体高度和排液管内的泥浆流量。
[0016]可选地,测量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测量罐内的过滤管,过滤管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过滤管沿竖直方向延伸,过滤管内设置浮杆。
[0017]可选地,浮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浮球,浮球设置于过滤管内。
[0018]可选地,测量罐的底部形状为锥形,出液口开设于测量罐的底部的锥形端部上。
[0019]可选地,还包括进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进液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口连通,进液管的第二端与进液口连通,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0020]可选地,还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设置于排液管上。
[0021]可选地,还包括安全管,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第一连接口设置于第二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之间,第三电磁阀设置于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之间,安全管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口连通,安全管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接口连通,安全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0022]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测量装置,排液管内的泥浆经进液口流入测量罐内,当第一电磁阀关闭时,测量罐内的泥浆高度上升,测量组件测量泥浆于测量罐内的高度,根据测量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泥浆于排液管内的流量。当液体测量组件测量的泥浆于测量罐内的高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将泥浆于出液口排出测量罐。该流量测量装置能在钻井现场的真实环境中准确测量钻井出口处的泥浆流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测量装置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量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量罐工作过程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测量装置测量过程中的测量方法流程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测量装置工作流程图。
[0029]图中:
[0030]100、排液管;110、第一连接口;120、第三电磁阀;130、第二连接口;140、第三连接口;
[0031]200、测量罐;210、上罐腔体;220、下罐腔体;221、进液口;222、出液口;230、隔板;
[0032]300、出液管;310、第一电磁阀;
[0033]410、滑动电阻器;420、浮杆;430、接触器;440、检测器;450、处理器;460、过滤管;470、浮球;480、第一导线;490、第二导线;
[0034]500、进液管;510、第二电磁阀;
[0035]600、安全管;610、第四电磁阀;
[0036]700、泥浆池;800、井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41]实施例一
[0042]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液管(100);测量罐(200),所述测量罐(200)设置有进液口(221)和出液口(222),所述进液口(221)与所述排液管(100)连通,所述出液口(222)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10);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设置于所述测量罐(200)内,用于测量所述测量罐(200)内泥浆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滑动电阻器(410),所述滑动电阻器(410)设置于所述测量罐(200)内,且所述滑动电阻器(410)沿竖直方向延伸;浮杆(420),所述浮杆(420)设置于所述测量罐(200)内,所述浮杆(420)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能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浮杆(420)的第一端设置有接触器(430),所述接触器(430)与所述滑动电阻器(410)电连接,当所述浮杆(420)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所述接触器(430)于所述滑动电阻器(410)上滑动;检测器(440),所述检测器(440)设置于所述测量罐(200)内,所述检测器(440)分别与所述滑动电阻器(410)和所述接触器(430)电连接,所述检测器(440)能检测所述滑动电阻器(410)与所述接触器(430)之间的电阻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罐(200)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罐腔体(210)和下罐腔体(220),所述滑动电阻器(410)和所述检测器(440)均设置于所述上罐腔体(210)内,所述浮杆(420)设置于所述下罐腔体(220)内且所述浮杆(420)的第一端穿设所述上罐腔体(210)与所述接触器(430)连接,所述进液口(221)和所述出液口(222)均与所述下罐腔体(22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处理器(450),所述处理器(450)与所述检测器(440)电连接,所述处理器(450)能接收所述检测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泊洢郭修成匡涛李永钊周超孙钦瑞邓旭王西贵严世帮李帅岐向明张司艺罗栩栩闫冰朱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