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53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属于家电配件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由漆包线束缠绕呈盘状的线圈盘,线圈盘的上方通过间隔层与上隔热层固定连接,线圈盘的下方经下隔热层与磁片固定连接;磁片包括环状磁片主体和开设在环状磁片主体上的线槽,线槽与位于所述磁片中心位置的磁片通孔相连通;磁片的下方固定设有屏蔽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破传统设计思维,磁片的厚度仅仅为传统磁条厚度的1/5左右,实现了电磁炉线圈盘组件的超薄设计,为超轻超薄款电磁炉的问世奠定良好基础,实用性能强,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在家电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家电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家电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电配件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电磁炉线圈盘的Q值、磁通密度大、漏磁量少、能效比高、加热均匀、生产工序简化、能够实现超薄设计的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又称“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电磁炉线圈盘组件是电磁炉的重要部件,为电磁炉产生交变磁场。
[0003]专利申请号为2011200203718、申请日为2011年01月21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电磁炉线圈盘装置的中国专利,其所公开的线圈盘装就是目前市面常见的电磁炉线圈盘组件,主要包括“由支架和线圈组成,支架上设置有磁条,磁条以支架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在支架内,线圈设置在支架和磁条上,线组绕制成圆盘形的发热线圈,线组的截面为矩形,线组绕制成圆盘形线圈后粘合固定,线组的两端设有接线端,其中一端从圆盘形的线圈的内孔中引出,另一端从圆盘形的线圈的外围引出”。由此可见,传统线圈盘组件采用多个磁条来聚集磁力线,多个磁条呈辐射状分布,为达到良好聚磁效果、减少漏磁现象,一般磁条的厚度要达到5mm以上,厚度比较厚,相应地线圈盘组件也会比较厚,进一步会使得应用了该线圈盘组件的电磁炉整体显得笨重。这与现代化家电产品超轻、超薄的设计理念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电磁炉线圈盘的Q值、磁通密度大、漏磁量少、能效比高、加热均匀、生产工序简化、能够实现超薄设计的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由漆包线束缠绕呈盘状的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的上方通过间隔层与上隔热层固定连接,线圈盘的下方经下隔热层与磁片固定连接;所述磁片包括环状磁片主体和开设在环状磁片主体上的线槽,线槽与位于所述磁片中心位置的磁片通孔相连通;所述磁片的下方固定设有屏蔽层。
[0007]优选地,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橡胶条,橡胶条的上端面采用胶粘的固定方式与上隔热层固接,橡胶条的下端面采用胶粘的固定方式与线圈盘的上端面固接。
[0008]优选地,所述上隔热层为云母片。
[0009]优选地,所述下隔热层也为云母片,下隔热层包括环状隔热层主体和位于中心位
置的隔热层通孔;下隔热层的上端面采用胶粘的固定方式与线圈盘的下端面固接,下隔热层的下端面采用胶粘的固定方式与所述磁片的上端面固接。
[0010]优选地,所述电磁炉线圈盘组件还设有用于安装传感器器件的传感器座,传感器座通过磁片通孔、隔热层通孔固定在电磁炉线圈盘组件的中间位置。
[0011]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座为橡胶制品。
[0012]优选地,所述屏蔽层为铝板,铝板的上端面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与磁片的下端面固接。
[0013]优选地,所述线圈盘上的漆包线束呈逆时针方向缠绕。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打破传统设计思维,整块磁片的设计方案使得在不改变线饼(线圈盘)尺寸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线圈盘组件的厚度,磁片的厚度仅仅为传统磁条厚度的1/5左右,实现了电磁炉线圈盘组件的超薄设计,进一步为超轻超薄款电磁炉的问世奠定良好基础,在家电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0016]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磁炉线圈盘的Q值,磁通密度大、漏磁量少、能效比高、加热均匀;
[0017]传统辐射状设计的磁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是逐条粘合固定的,本技术整块磁片设计有效简化生产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明显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0]图中:1.线圈盘;11.线束端头;2.磁片;21.环状磁片主体;22.线槽;23.磁片通孔;3.上隔热层;4.下隔热层;41.环状隔热层主体;42.隔热层通孔;5.橡胶条;6.传感器座;7.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为了使阅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之设计宗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
[002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1:
[0025]如说明书附图图1

2所示,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由漆包线束缠绕呈
盘状的线圈盘1,线圈盘1的上方通过间隔层与上隔热层3固定连接,间隔层通过胶粘的连接方式与上隔热层3、线圈盘1固定连接;线圈盘1的下方经下隔热层4与磁片2固定连接,下隔热层4也是通过胶粘的连接方式与线圈盘1的下端面、磁片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磁片2包括环状磁片主体21和开设在环状磁片主体21上的线槽22,线槽22与位于磁片2中心位置的磁片通孔23相连通,线槽是用来将线圈盘的两端头漆包线束11以及传感器等导线引出的;磁片2的下方固定设有屏蔽层,磁片2的下端面与屏蔽层的上端面也是通过胶粘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的。线圈盘组件一般都会安装传感器,比如热敏传感器,磁片通孔23就是预留着用于后续安装传感器使用的。
[00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线圈盘的两端头漆包线束接入电源,当交流电流经线圈盘后会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处于该交变磁场中,锅具锅底内部产生涡旋电流,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得锅具升温,实现加热。磁片2实现了聚集磁力线作用,一方面防止磁场破坏整机中的线路板,另一方面防止漏磁,漏磁量过多会造成整机耗能大、能效比差。而整块磁片设计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还有效降低线圈盘组件的厚度。
[0027]本实施例打破传统设计思维,整块磁片的设计方案使得在不改变线饼(线圈盘)尺寸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线圈盘组件的厚度,磁片的厚度仅仅为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包括由漆包线束缠绕呈盘状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的上方通过间隔层与上隔热层固定连接,线圈盘的下方经下隔热层与磁片固定连接;所述磁片包括环状磁片主体和开设在环状磁片主体上的线槽,线槽与位于所述磁片中心位置的磁片通孔相连通;所述磁片的下方固定设有屏蔽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包括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橡胶条,橡胶条的上端面采用胶粘的固定方式与上隔热层固接,橡胶条的下端面采用胶粘的固定方式与线圈盘的上端面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热层为云母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热层也为云母片,下隔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周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阿斯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