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清洗装置用于放置清洁机,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且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形成相互独立的盛放空间可用于盛放清洗液;还包括清洗组件,至少清洗组件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蓄液腔内来对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进行移送;清洗组件或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溢液部,第一蓄液腔与第二蓄液腔之间通过溢液部相连通使得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可通过溢液部进入到第二蓄液腔内。清洁机放置到清洗装置上时可以对清洁机上的旋拖件进行移送清洗液和刮擦除水。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清洁机的拖布清洗不方便、清洗效果差、除水效果差的问题。除水效果差的问题。除水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到清洁机的清洗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洗装置及其清洁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清洁机一般具备在地面上来进行拖地清洁的功能,清洁机主要包括手持式清洁机和自行走的清洁机器人,但是不论是手持清洁机还是自行走的清洁机器人当完成一定的清洁任务后均需要对拖布进行清洗,现有的方式主要通过人为手动拆卸来对拖布进行清洗,但是用户对较脏的拖布采取手洗的方式难以接受,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0003]还有部分清洁机通过设置清洗盆,清洗盆盛装水来对拖布进行清洗,在清洗盆内设置供水的水泵或电磁阀来实现清洗盆内的水形成对拖布的清洗,但是均存在清洗盆整体结构复杂,需要带电,在带电的结构下就限制了清洗盆的使用范围,同时还存在对拖布的清洗效果较差、除水效果较差的问题。还有部分清洁机通过将拖布浸没在水中进行清洗,但是存在容易在清洗的过程中导致水向外溢出清洗盆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清洗效果差、除水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送液件及其清洁机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清洁机的拖布清洗不方便、清洗效果差、除水效果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清洗装置,清洗装置用于放置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且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形成相互独立的盛放空间可用于盛放清洗液;还包括清洗组件,至少清洗组件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蓄液腔内来对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进行移送;清洗组件或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溢液部,第一蓄液腔与第二蓄液腔之间通过溢液部相连通使得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可通过溢液部进入到第二蓄液腔内。
[0007]前述的清洗装置,清洗组件上或第一蓄液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液位部,限位液位部与第一蓄液腔相连通,当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液位高于限位液位部时清洗液越过限位液位部并通过溢液部进入到第二蓄液腔内。
[0008]前述的清洗装置,清洗组件上设置有清洗区和溢液区,至少溢液区的一部分设置为位于清洗区的外侧且形成包绕结构,清洗区和溢液区分别与第一蓄液腔相连通。
[0009]前述的清洗装置,清洗组件上设置有集液部,集液部呈环形包绕结构,清洗区位于集液部的内侧,溢液区位于集液部的外侧。
[0010]前述的清洗装置,溢液区上设置有回流部,溢液区通过回流部与第一蓄液腔相连通来形成用于清洗液的回流,回流部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
[0011]前述的清洗装置,清洗区内设置有清洗液通过的通液部,通液部与第一蓄液腔相
连通来用于清洗液通过通液部向上进行移动。
[0012]前述的清洗装置,清洗组件包括送液件和清洗件,送液件和清洗件位于清洗区内且至少清洗件的一部分位于送液件的上侧,送液件设置为可相对清洗件独立地旋转的结构来对清洗液进行移送。
[0013]前述的清洗装置,送液件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上连接有送液部,送液部设置为朝向送液件沿第一方向旋转的旋转方向呈由高到低的倾斜结构,送液部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
[0014]前述的清洗装置,清洗件上设置有刮洗部,刮洗部位于送液件的上侧,且当第一蓄液腔内盛放有清洗液时刮洗部的上部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刮洗部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
[0015]前述的清洗装置,刮洗部上设置有聚流部,聚流部设置为朝向送液件沿第二方向旋转的旋转方向伸出使得清洗液在移动中被集聚后来朝向刮洗部的上侧进行移动。
[0016]前述的清洗装置,刮洗部的上端面呈倾斜结构,且设置为由靠近送液件中心的上部端面至远离送液件中心的上部端面呈由高到低的倾斜结构。
[0017]前述的清洗装置,送液件的外侧设置有集流部,集流部设置为环形包绕结构使得在竖直方向上至少形成将送液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的一部分包绕在集流部的内侧,集流部位于送液件上和/或位于清洗件上。
[0018]前述的清洗装置,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之间设置隔挡部并通过隔挡部相互隔离开为独立部分,清洗件上设置有与隔挡部位置对应的安装部,隔挡部位于安装部内形成对清洗件的安装限位结构。
[0019]清洁机系统,包括清洁机,清洁机上设置有接触地面进行清洁的旋拖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清洗装置,清洗装置用于放置清洁机来对旋拖件进行清洗,旋拖件位于清洗区内且位于清洗件的上侧,当送液件旋转时可带动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移动至旋拖件上,且当旋拖件旋转时清洗件形成对旋拖件的刮擦除液结构。
[0020]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清洗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感应件,清洁机上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感应件,当清洁机放置于清洗装置上时第一感应件与第二感应件之间形成感应触动信号;第一感应件设置为磁铁且第二感应件设置为霍尔元件,或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均设置为红外感应件。
[0021]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旋拖件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清洁机上且设置为可水平旋转的结构,旋拖件上设置有第一部,送液件上对应地设置有第二部,当清洁机位于清洗装置上时第一部与第二部对接相连使得旋拖件可带动送液件同步旋转。
[0022]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旋拖件上设置有第一吸合部,清洁机上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吸合部,旋拖件通过第一吸合部和第二吸合部之间的磁性吸合安装于清洁机上。
[0023]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清洁机的后部设置有水箱,水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清洁机上,清洗装置上设置有缺口部,至少水箱的一部分位于缺口部的外侧,清洗装置的两侧还设置有提握部。
[0024]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旋拖件的数量分别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旋拖件呈并列分布布置结构,两个旋拖件均安装于清洁机的底部上且两个旋拖件的底部表面贴合地面均有不均衡的摩擦力来带动清洁机进行位移。
[0025]前述的清洁机系统,清洁机上设置有一个及以上数量的压接件来构成对两个旋拖件的压接并在旋拖件上形成变形结构的压接区来形成两个旋拖件的底部表面贴合地面均有不均衡的摩擦力;或两个旋拖件均设置为相对地面呈倾斜结构来形成两个旋拖件的底部表面贴合地面均有不均衡的摩擦力。
[0026]前述的清洁机系统,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水口部,水口部位于装置主体的上端面的下方且位于旋拖件的底部端面的下方,清洁机上设置有电源插接部且装置主体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空部。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方案的清洗装置内设置清洗组件,通过清洗组件可以实现移送清洗的效果,主要为清洗组件内的送液件在旋转的过程中实现移送清洗液的效果。
[0029]本方案的清洗装置主要用于来对清洁机上的旋拖件来进行清洗,具体地设置送液件来实现起到移送清洗液的作用,设置清洗件来实现对旋拖件的刮擦清洗和刮擦除水的作用,实现清洗装置对旋拖件的清洁处理,解决用户手动拆洗旋拖件进行清洗的问题。
[0030]本方案的清洗装置设置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之间设置溢液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清洗装置,清洗装置用于放置清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且第一蓄液腔和第二蓄液腔形成相互独立的盛放空间可用于盛放清洗液;还包括清洗组件,至少清洗组件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蓄液腔内来对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进行移送;清洗组件或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溢液部,第一蓄液腔与第二蓄液腔之间通过溢液部相连通使得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可通过溢液部进入到第二蓄液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组件上或第一蓄液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液位部,限位液位部与第一蓄液腔相连通,当第一蓄液腔内的清洗液液位高于限位液位部时清洗液越过限位液位部并通过溢液部进入到第二蓄液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组件上设置有清洗区和溢液区,至少溢液区的一部分设置为位于清洗区的外侧且形成包绕结构,清洗区和溢液区分别与第一蓄液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组件上设置有集液部,集液部呈环形包绕结构,清洗区位于集液部的内侧,溢液区位于集液部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溢液区上设置有回流部,溢液区通过回流部与第一蓄液腔相连通来形成用于清洗液的回流,回流部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区内设置有清洗液通过的通液部,通液部与第一蓄液腔相连通来用于清洗液通过通液部向上进行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组件包括送液件和清洗件,送液件和清洗件位于清洗区内且至少清洗件的一部分位于送液件的上侧,送液件设置为可相对清洗件独立地旋转的结构来对清洗液进行移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液件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上连接有送液部,送液部设置为朝向送液件沿第一方向旋转的旋转方向呈由高到低的倾斜结构,送液部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件上设置有刮洗部,刮洗部位于送液件的上侧,且当第一蓄液腔内盛放有清洗液时刮洗部的上部的一部分位于清洗液液面以上,刮洗部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洗部上设置有聚流部,聚流部设置为朝向送液件沿第二方向旋转的旋转方向伸出使得清洗液在移动中被集聚后来朝向刮洗部的上侧进行移动。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洗部的上端面呈倾斜结构,且设置为由靠近送液件中心的上部端面至远离送液件中心的上部端面呈由高到低的倾斜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液件的外侧设置有集流部,集流部设置为环形包绕结构使得在竖直方向上至少形成将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忠,高令宇,方恩光,甘嵩,王超,邓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匠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