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的控温装置、控温方法及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43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7
本公开提供一种物料的控温装置,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料口,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将物料输送至所述外壳内;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外壳;搅拌部,所述搅拌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以当所述搅拌轴转动时,驱动所述搅拌部转动,使得物料在所述外壳内被分散;以及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向外壳内的物料提供冷量或热量,以使得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至预定温度;其中,当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至预定的温度后,通过所述外壳下端的排料口排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物料的控温方法以及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物料的控温方法以及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物料的控温方法以及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的控温装置、控温方法及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物料的控温装置、控温方法及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向生产线添加大量的原辅料或其他生产用物料。考虑到制药反应釜均处于控温状态,因此需要将原辅料或其他生产用物料控制到特定温度后再添加至反应釜,以控制反应条件及最终的产品质量。
[0003]现有技术中的控温装置中,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6642647U所公开的一种搅拌磨料浆双层水冷搅拌降温罐,其包括外循环水冷夹层和内循环水冷盘管,并由此提高了磨料浆的降温效果。
[0004]但是,对于特定物料比如轻质物料的控温而言,其在降温或升温时存在聚集和/或搭桥现象,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控温装置均无法有效地对上述物料进行控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控温方法及上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料的控温装置、控温方法及上料系统。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料的控温装置,其包括:
[0007]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料口,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将物料输送至所述外壳内;
[0008]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外壳;
[0009]搅拌部,所述搅拌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以当所述搅拌轴转动时,驱动所述搅拌部转动,使得物料在所述外壳内被分散;以及
[0010]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向外壳内的物料提供冷量或热量,以使得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至预定温度;
[0011]其中,当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至预定的温度后,通过所述外壳下端的排料口排出。
[001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0013]夹套换热器,所述夹套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或外部,以通过向夹套换热器提供预定温度的流体,使得所述夹套换热器对所述外壳内的物料进行降温或升温。
[001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0015]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以通过向所述换热盘管内提供预定温度的流体,使得所述换热盘管对所述外壳内的物料进行降温或升温。
[0016]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内部形成有流体管路,以当所述流体管路内流动冷媒或热媒时,通过所述搅拌叶片和物料的接触,使得物料的温度被降低或升高至预定的温度。
[0017]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接触或者间隔一预设距离。
[0018]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螺旋叶片的内边缘与所述搅拌轴间隔设置。
[0019]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并且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流体管路连通,所述冷媒或热媒通过所述搅拌轴进入所述流体管路。
[0020]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空心状,以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螺旋叶片的流体管路。
[0021]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0022]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并且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心线地设置;以及
[0023]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并使得所述螺旋叶片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螺旋叶片的连接处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002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具有一夹角。
[002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螺旋叶片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其中,所述搅拌轴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螺旋叶片的流体管路连通,所述冷媒或热媒从所述螺旋叶片流入所述搅拌轴,并且从所述搅拌轴排出。
[0026]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所述螺旋叶片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沿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沿所述螺旋叶片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的上端或者下端连通;
[0027]其中,当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的上端连通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有第一下连接管路和第二下连接管路,所述搅拌轴的第一管路通过第一连接部的第一下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一流体管路,所述搅拌轴的第二管路通过第一连接部的第二下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二流体管路;
[0028]或者,当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的下端连通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有第一上连接管路和第二上连接管路,所述搅拌轴的第一管路通过第二连接部的第一上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一流体管路,所述搅拌轴的第二管路通过第二连接部的第二上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二流体管路。
[0029]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外壳包括:
[0030]上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呈圆筒状,所述上部壳体的上端通过壳体盖板封闭,其中,所述壳体盖板上形成有进料口;
[0031]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形成为倒锥形,并且所述下部壳体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
部壳体的下端;以及
[0032]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连接于所述下部壳体的下端,以当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在预设温度后,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将降温或升温后的物料输送至轻质物料的计量装置。
[003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延伸穿过所述下部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关阀内部。
[003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位于所述下部壳体内的螺旋叶片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并使得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下部壳体的内壁接触或者间隔预定距离。
[003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还包括:
[0036]至少一个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搅拌轴。
[0037]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所述中间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垂直于所述搅拌轴设置。
[0038]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物料的控温装置,当所述夹套换热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时,所述搅拌部的部分与所述夹套换热器的内壁接触或者间隔预定距离。
[0039]根据本公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料口,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将物料输送至所述外壳内;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外壳;搅拌部,所述搅拌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以当所述搅拌轴转动时,驱动所述搅拌部转动,使得物料在所述外壳内被分散;以及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向外壳内的物料提供冷量或热量,以使得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至预定温度;其中,当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至预定的温度后,通过所述外壳下端的排料口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夹套换热器,所述夹套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或外部,以通过向夹套换热器提供预定温度的流体,使得所述夹套换热器对所述外壳内的物料进行降温或升温;和/或,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以通过向所述换热盘管内提供预定温度的流体,使得所述换热盘管对所述外壳内的物料进行降温或升温;和/或,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内部形成有流体管路,以当所述流体管路内流动冷媒或热媒时,通过所述搅拌叶片和物料的接触,使得物料的温度被降低或升高至预定的温度;和/或,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接触或者间隔一预设距离;和/或,所述螺旋叶片的内边缘与所述搅拌轴间隔设置;和/或,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并且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流体管路连通,所述冷媒或热媒通过所述搅拌轴进入所述流体管路;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空心状,以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螺旋叶片的流体管路;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并且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心线地设置;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并使得所述螺旋叶片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螺旋叶片的连接处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和/或,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具有一夹角;和/或,所述螺旋叶片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其中,所述搅拌轴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螺旋叶片的流体管路连通,所述冷媒或热媒从所述螺旋叶片流入所述搅拌轴,并且从所述搅拌轴排出;和/或,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所述螺旋叶片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沿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沿所述螺旋叶片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一流体
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的上端或者下端连通;其中,当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的上端连通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有第一下连接管路和第二下连接管路,所述搅拌轴的第一管路通过第一连接部的第一下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一流体管路,所述搅拌轴的第二管路通过第一连接部的第二下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二流体管路;或者,当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的下端连通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有第一上连接管路和第二上连接管路,所述搅拌轴的第一管路通过第二连接部的第一上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一流体管路,所述搅拌轴的第二管路通过第二连接部的第二上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的第二流体管路;和/或,所述外壳包括:上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呈圆筒状,所述上部壳体的上端通过壳体盖板封闭,其中,所述壳体盖板上形成有进料口;下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形成为倒锥形,并且所述下部壳体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部壳体的下端;以及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连接于所述下部壳体的下端,以当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在预设温度后,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将降温或升温后的物料输送至轻质物料的计量装置;和/或,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延伸穿过所述下部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关阀内部;和/或,位于所述下部壳体内的螺旋叶片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并使得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下部壳体的内壁接触或者间隔预定距离;和/或,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和/或,所述中间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垂直于所述搅拌轴设置;和/或,当所述夹套换热器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时,所述搅拌部的部分与所述夹套换热器的内壁接触或者间隔预定距离;和/或,还包括:搅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和/或,所述搅拌驱动装置为变频电机,以通过控制所述变频电机的转速控制所述搅拌轴的转速。3.一种物料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物料输送至物料的控温装置的外壳内;使所述物料的控温装置的搅拌轴转动,以此带动搅拌部转动;向外壳内的物料提供冷量或热量,以及所述物料在所述搅拌部的搅拌下,被降温或升温至预定的温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物料的控温装置的搅拌轴向搅拌部提供冷媒或热媒,并且冷媒或热媒从所述搅拌部流出后,通过所述搅拌轴输出至所述物料的控温装置的外部;和/或,当所述外壳内的物料的温度被控制在预设温度后,所述物料的控温装置的第二
开关阀打开,将降温或升温后的物料输送至轻质物料的计量装置。5.一种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2之一所述的物料的控温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轻质物料的投料装置,所述轻质物料的投料装置用于接收并存储通过包装袋所输送的物料;其中,所述轻质物料的投料装置连接于所述物料的控温装置,并且所述物料的控温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轻质物料的投料装置所存储的轻质物料,并且将所述轻质物料降温或升温至预定的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物料的投料装置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存储部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以通过所述进料口接收包装袋内所存储的轻质物料,并且通过所述出料口将所述存储部内所存储的轻质物料向外输送;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存储部的进料口对应设置,当通过所述包装袋将轻质物料从包装袋转移至所述存储部时,所述包装袋的袋口穿过所述锁紧装置,并通过所述锁紧装置将所述包装袋的袋口固定至所述存储部,以使得所述包装袋的袋口和存储部的进料口连通;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锁紧装置,以使得所述锁紧装置在竖直方向上接近或者远离所述存储部,当所述锁紧装置向接近所述存储部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锁紧装置将所述包装袋的袋口固定至所述存储部;当所述锁紧装置向远离所述存储部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锁紧装置将所述包装袋的袋口从所述存储部松开;以及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存储部和锁紧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质物料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物料的投料装置还包括:导料部,所述导料部呈圆筒状,所述导料部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存储部,并使得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导料部的下端所围合的区域的内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黄根任青松陈海王明旨刘晔宇袁世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