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436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其包括燃气加热器、双壁管、双壁管间抽风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燃气加热器的加热介质进口处设有流量调节阀;燃气加热器的燃气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均连接于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双壁管间的空气产生凝水。防止双壁管间的空气产生凝水。防止双壁管间的空气产生凝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达到安全要求,机舱内液化天然气燃料发动机所使用的管路为双壁管,也就是说机舱内燃气管的横截面上有内外两根管路。内管流动的是供发动机燃用的液化天然气燃气,此燃料是通过加热器将

160℃左右的液态燃料加热至0℃至60℃的气态燃料。内、外管之间流动的是空气,相关规定要求内外壁之间空间采用机械抽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小于30次并始终保持负压。同时,在出风口处设有危险气体探测装置,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内管燃气泄漏的信息。
[0003]在夏季,内外管之间流动的是湿度大、温度高的空气,当与温度较低(约30℃)的内管管壁接触后容易将空气中的水分析出产生凝水,长此以往容易在管路低处产生积液并可能阻塞内外管之间的正常空气流通,最终导致气体探测装置无法监测内管燃气是否泄漏。
[0004]现在所采取的解决方法通常为:在空气进口处接入干燥空气,以降低空气的露点,使得混合后的空气与较低温度内管管壁接触后不会有凝水析出。干燥空气是通过将0.7MPa的控制空气降压后获取。
[0005]干燥空气只是通过减压阀、节流孔板等装置简单的与外部空气混合后进入双壁管空间,无法根据海上的温、湿度变化对控制空气的混合量进行控制,无法获知混合后空气的露点温度是否低于内管的温度,也就无法评估是否达到防止凝水产生的目的,同时也会增加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
[0007]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一种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其包括用于将来自燃料罐的燃料加热为气态的燃气加热器、用于将燃气经燃气阀组单元输送至燃料发动机的双壁管、用于使双壁管间的空气持续流通的双壁管间抽风系统;其还包括用于探测大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探测大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燃气加热器的加热介质进口处设有用于调节加热介质进入燃气加热器流量的流量调节阀;燃气加热器的燃气出口处设有用于探测燃气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还包括用于在计算出的大气露点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探测的燃气温度的基础上对流量调节阀进行控制的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均连接于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
[0009]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为可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探测的大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探
测的大气湿度计算出大气露点温度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0010]所述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还包括燃气加热控制箱;第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均设于燃气加热控制箱内。
[0011]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均通过信号线缆连接于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
[0012]双壁管包括用于输送燃气的内管和套设于内管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供空气流动的通道。
[0013]双壁管间抽风系统包括用于将双壁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空气抽出并排到大气的抽风机。
[0014]双壁管间抽风系统的空气进口包括设于燃料发动机上的双壁管空气进口和燃气管路进入机舱前的双壁管端部的空气进口。
[0015]双壁管间抽风系统的空气出口设于燃气阀组单元上。
[0016]双壁管间抽风系统还包括设于抽风机的进气口之前的危险气体探测器。
[0017]双壁管的材料为金属。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温度监测与控制装置,实现对燃气温度的调节,双壁管中燃气的温度始终高于大气露点温度,由此,使得与大气接触的内管外壁不产生凝水;双壁管间不需要干燥空气接入,也不用担心进入双壁管间的空气会产生凝水;根据不同情况下海上空气温、湿度的变化动态调节燃气的加热温度,对燃气温度的控制更加科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

A剖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流程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其包括用于将来自燃料罐17的燃料加热为气态的燃气加热器10、用于将燃气经燃气阀组单元15输送至燃料发动机16的双壁管20以及用于使双壁管间的空气持续流通的双壁管间抽风系统。
[0024]双壁管20包括用于输送燃气的内管21和套设于内管的外管22,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供空气流动的通道。双壁管的材料为金属。
[0025]双壁管间抽风系统包括用于将双壁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空气抽出并排到大气的抽风机41、设于抽风机41的进气口之前的危险气体探测器45。
[0026]双壁管间抽风系统的空气进口包括设于燃料发动机16上的双壁管空气进口42和燃气管路进入机舱50前的双壁管端部的空气进口43。
[0027]双壁管间抽风系统的空气出口44设于燃气阀组单元15上。
[0028]双壁管间抽风系统使双壁管间的空气持续流通,此系统为机械抽风系统。按要求换气次数不小于每小时30次,空气的进口在安全区域,分别在发动机上双壁管空气进口以
及燃气管路进入机舱前的双壁管端部的空气进口。双壁管间抽风系统的出风管路在燃气阀组单元上,可以将燃料发动机上以及双壁管端部的空气吸入燃气阀组单元后通过出风管路、抽风机排至大气。在空气进入抽风机以前设有危险气体探测器,这样,一旦燃气管泄漏,可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0029]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还包括用于探测大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1和用于探测大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33。
[0030]燃气加热器具有加热介质进口11和加热介质出口12。燃气加热器的加热介质通过介质管道18进入和流出燃气加热器10。通过热量交换,加热介质可以对进入燃气加热器10的燃气进行加热。
[0031]燃气加热器10具有燃气进口13和燃气出口14。经燃气加热器10加热后的燃气,通过燃气管路19进入燃气缓冲罐51,再由燃气缓冲罐进入机舱50。
[0032]燃气加热器10的加热介质进口11处设有用于调节加热介质进入燃气加热器流量的流量调节阀34。
[0033]燃气加热器10的燃气出口14处设有用于探测燃气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
[0034]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还包括用于在计算出的大气露点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探测的燃气温度的基础上对流量调节阀进行控制的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35。
[0035]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湿度传感器33和流量调节阀34均连接于数据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其包括用于将来自燃料罐的燃料加热为气态的燃气加热器、用于将燃气经燃气阀组单元输送至燃料发动机的双壁管、用于使双壁管间的空气持续流通的双壁管间抽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探测大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探测大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燃气加热器的加热介质进口处设有用于调节加热介质进入燃气加热器流量的流量调节阀;燃气加热器的燃气出口处设有用于探测燃气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还包括用于在计算出的大气露点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探测的燃气温度的基础上对流量调节阀进行控制的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均连接于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为可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探测的大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探测的大气湿度计算出大气露点温度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凝水双壁管液化天然气燃气供应系统还包括燃气加热控制箱;第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