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29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属于生态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等距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外壳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等距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贯穿固定管并延伸至固定管的外部安装有弧形夹板,所述固定管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弹簧;通过外壳、支撑机构、套管、固定管、支杆、弧形夹板和缓冲弹簧的设置,通过弧形夹板对刚种植的树苗进行夹持,便于对刚种植的树苗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机构可以对刚种植的树苗进行支撑,防止刚种植的树苗在遇到大风时发生倾倒,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种植
,具体为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生态重建是指依靠大规模的社会投入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整治,包括改造导致生态恶化的社会经济因素,从而迅速提高土地生产力,并使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铁路的修建和矿产的开发都会给山体上的植被带来伤害,为了对生态环境进行重建,通常会在山体坡地上种植树木,用以达到修复生态环境的效果。
[0003]现有的植树方式通常只是把树苗种植在坡地上缺乏支撑保护装置,在遇到大风时,由于刚种植的树苗根系未深入土壤中,所以容易被风吹倒或倾斜,从而导致倾斜或倾倒的树苗难以存活,降低了树苗的存活率,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具备可以对树苗进行支撑,提高树苗存活率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等距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外壳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等距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贯穿固定管并延伸至固定管的外部安装有弧形夹板,所述固定管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管内腔的一侧和支杆的另一端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外壳的表面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钉。
[0007]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部连接,所述收集盒的底部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端连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固定安装在外壳内腔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侧等距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外壳的内壁且位于连接板的对应处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和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背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套管是有二个半圆形连接管组合而成,所述固定管等距分别固定安装在半圆形连接管的内侧。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盒你内侧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外壳和储水箱的底部均等距开设有出水孔。
[0012]优选的,所述收集盒为梯形设置,所述收集盒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网。
[0013]优选的,所述支杆的两侧且位于固定管的内腔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固定管的内
腔且位于限位块的对应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外壳的顶部为敞口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外壳、支撑机构、套管、固定管、支杆、弧形夹板和缓冲弹簧的设置,通过弧形夹板对刚种植的树苗进行夹持,便于对刚种植的树苗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机构可以对刚种植的树苗进行支撑,防止刚种植的树苗在遇到大风时发生倾倒,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
[0017]2、本技术通过雨水收集机构的设置,在出现下雨时,通过雨水收集机构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收集的雨水对树苗进行补充水分,可以节省水资源,同时可以减少人工浇水的次数,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套管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固定管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雨水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2、支撑机构;3、雨水收集机构;4、套管;5、固定管;6、支杆;7、弧形夹板;8、缓冲弹簧;201、支撑杆;202、支撑板;203、固定钉;301、收集盒;302、水管;303、储水箱;9、连接板;10、固定板;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的表面等距设置有支撑机构2,外壳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3,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套管4,套管4的内腔等距安装有固定管5,固定管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杆6,支杆6的一端贯穿固定管5并延伸至固定管5的外部安装有弧形夹板7,固定管5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弹簧8,缓冲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管5内腔的一侧和支杆6的另一端连接,通过外壳1、支撑机构2、套管4、固定管5、支杆6、弧形夹板7和缓冲弹簧8的设置,在使用时,先组装好该装置,然后把该装置打开使刚种植的树苗位于弧形夹板7的内侧,通过弧形夹板7对刚种植的树苗进行夹持,然后把外壳1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在把支撑机构2固定完成即可,通过支撑机构2可以对刚种植的树苗进行支撑,防止刚种植的树苗在遇到大风时发生倾倒,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缓冲弹簧8的设置可以避免在树苗进行生长时支杆6和弧形夹板7对树苗造成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

5,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杆201,支撑杆201的一端与外壳1的表面铰接,支撑杆201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板202,支撑板202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钉203,在安装
时,把支撑杆201调节到合适的角度,然后把固定钉203顶入地面,即可对树苗起到支撑作用,雨水收集机构3包括收集盒301,收集盒301的底部与外壳1的顶部连接,收集盒301的底部连通有水管302,水管302的底端连通有储水箱303,储水箱303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腔的底部,在下雨天时,通过收集盒301可以把雨水进水收集,然后通过水管302把收集的雨水储存进储水箱303,起到了储存雨水的作用;
[0027]套管4的外侧等距安装有连接板9,外壳1的内壁且位于连接板9的对应处安装有固定板10,连接板9和固定板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对套管4进行拆装,方便使用,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正面铰接,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背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方便拆装,便于使用;
[0028]套管4是有二个半圆形连接管组合而成,固定管5等距分别固定安装在半圆形连接管的内侧,便于打开,方便把树苗至于中心处,便于使用,收集盒301你内侧的底部等距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等距设置有支撑机构(2),所述外壳(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雨水收集机构(3),所述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套管(4),所述套管(4)的内腔等距安装有固定管(5),所述固定管(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一端贯穿固定管(5)并延伸至固定管(5)的外部安装有弧形夹板(7),所述固定管(5)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弹簧(8),所述缓冲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管(5)内腔的一侧和支杆(6)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杆(201),所述支撑杆(201)的一端与外壳(1)的表面铰接,所述支撑杆(201)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板(202),所述支撑板(202)顶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钉(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机构(3)包括收集盒(301),所述收集盒(301)的底部与外壳(1)的顶部连接,所述收集盒(301)的底部连通有水管(302),所述水管(302)的底端连通有储水箱(303),所述储水箱(303)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腔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坡地植被重建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的外侧等距安装有连接板(9),所述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祥王森付卫卫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广晟荣天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