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机构及开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22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头机构及开关设备,动主触头具有第二穿设通道,动弧触头穿设在第二穿设通道内;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第二穿设通道内;弹性件位于动弧触头的背离静触头组件的一侧,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动弧触头固定连接。在动触头组件远离静触头组件进行分闸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卡接配合,使动弧触头不随动主触头运动,并使弹性件被拉伸;通过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的卡接配合,使相抵接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离,进而使动弧触头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与静弧触头分离。本申请的触头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切大的母线转换电流而导致触头被电弧烧蚀严重的问题。致触头被电弧烧蚀严重的问题。致触头被电弧烧蚀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头机构及开关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头机构及开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压开关中,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隔离开关在运行工况中有母线切环流的工况,随着开关设备母线长度和额定电流参数的提高,要求切母线环流的电流和电压值也随之提高;在2013版本的IEC62271

102标准中母线转换电流值最大为1600A,目前执行的2018版本的IEC62271

102标准中的母线转换电流为额定电流的60%,最大值为4000A;这样按最大电流计算试验电流是原来的2.5倍,这对于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能否承受住电弧的烧蚀是相当大的考验,按常规结构(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慢速分开)试验通过的难度非常大。
[0003]可见,现有的开关设备的触头结构存在因切大的母线转换电流而导致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被电弧烧蚀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头机构及开关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关设备的触头结构存在因切大的母线转换电流而导致静弧触头和动弧触头被电弧烧蚀严重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头机构,其包括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沿预设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动主触头和动弧触头,静触头组件包括静主触头和静弧触头;动主触头具有第二穿设通道,第二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与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第二穿设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动主触头的外壁面;动弧触头穿设在第二穿设通道内;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第二穿设通道内并沿第二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可伸缩地设置;弹性件位于动弧触头的背离静触头组件的一侧,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动弧触头固定连接;静弧触头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动弧触头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以在进行分闸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卡接配合,使动弧触头不随动主触头运动,并使弹性件被拉伸;第二穿设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配合部,动弧触头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四配合部,以通过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的卡接配合,使相抵接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离,进而使动弧触头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与静弧触头分离。
[0006]进一步地,动弧触头具有供静弧触头穿设的第一穿设通道,第一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与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静弧触头的接触端的外周壁上凸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一穿设通道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用于与第一凸出部抵接,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分别形成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一凸出部之间的接触面的至少部分面体与第一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呈预设锐角设置,预设锐角朝向动触头组件设置,以使静弧触头穿入第一穿设通道内或从第一穿设通道内移出;和/或第二穿设通道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三凸出部,动弧触头的外周壁上凸设有第四凸出部,第三凸出部用于与第四凸出
部抵接,第三凸出部和第四凸出部分别形成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
[0007]进一步地,动弧触头为条形结构,动弧触头的延伸方向与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第一穿设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动弧触头的朝向静触头组件的一端的端面;和/或静弧触头为条形结构,静弧触头的延伸方向与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和/或动主触头为条形结构,动主触头的延伸方向与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第二穿设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动弧触头的朝向静触头组件的一端的端面;动主触头的外周壁用于与静主触头接触;和/或静主触头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预设开口,静弧触头设置在容纳腔内,静弧触头的接触端位于预设开口处;预设开口处的内壁面用于与动主触头接触。
[0008]进一步地,当触头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接触导电;静弧触头的部分本体穿设在第一穿设通道内,第二凸出部与第一凸出部沿第一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第二凸出部与静弧触头的外周壁接触导电;第三凸出部沿第二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位于第四凸出部的远离弹性件的一侧,第三凸出部与第四凸出部沿第二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其中,第三凸出部和第四凸出部之间的轴向间距大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的轴向间距。
[0009]进一步地,静触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触指,第一弹簧触指设置在静主触头上,静主触头通过第一弹簧触指与动主触头接触。
[0010]进一步地,第二穿设通道包括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道段、第二通道段和第三通道段;沿垂直于第二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方向,第二通道段的内壁面位于第一通道段的内壁面的靠近第二穿设通道的中心轴线的一侧,第二通道段的内壁面位于第三通道段的内壁面的靠近第二穿设通道的中心轴线的一侧;弹性件设置在第二穿设通道内,动弧触头穿设在第三通道段内;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定位板,定位板设置在第一通道段内,弹性件的第二端与定位板固定连接;定位板的板面与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形成的台阶面抵接。
[0011]进一步地,触头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导体部,导体部具有第三穿设通道,动主触头可运动地穿设在第三穿设通道内,第三穿设通道的内壁与动主触头的外周壁接触导电。
[0012]进一步地,触头机构还包括:第三弹簧触指,第三弹簧触指设置在第三穿设通道的内壁面上,第三穿设通道的内壁通过第三弹簧触指与动主触头的外周壁接触;和/或导向环,导向环设置在动主触头和第三穿设通道的内壁之间,以使动主触头相对导体部可运动地设置;和/或固定设置的屏蔽罩,屏蔽罩具有第四穿设通道,导体部固定穿设在第四穿设通道内,动主触头可运动地穿设在第四穿设通道内。
[0013]进一步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表带触指,第四凸出部上设置有第四容置槽,表带触指的部分本体固定设置在第四容置槽内,动弧触头通过表带触指与动主触头接触导电。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触头机构。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和固定设置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动主触头和动弧触头,静触头组件包括静主触头和静弧触头,动触头组件沿预设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以使动触头组件靠近或远离静触头组件,进而使动主触头靠近或远离静主触头,并使动弧触头靠近或远离静弧触头,从而使动主触头与静主触头接触或分离,并使动弧触头与静弧触头接触或分离。
[0016]动主触头具有第二穿设通道,第二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与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第二穿设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动主触头的外壁面;动弧触头穿设在第二穿设通道内;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第二穿设通道内并沿第二穿设通道的延伸方向可伸缩地设置;弹性件位于动弧触头的背离静触头组件的一侧,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动弧触头固定连接。静弧触头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动弧触头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以在动触头组件远离静触头组件进行分闸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卡接配合,使动弧触头和静弧触头相对固定,即使动弧触头不随动主触头运动,并使弹性件被拉伸;第二穿设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配合部,动弧触头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四配合部,以通过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的卡接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头机构,包括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沿预设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主触头(11)和动弧触头(12),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静主触头(21)和静弧触头(2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主触头(11)具有第二穿设通道(111),所述第二穿设通道(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所述第二穿设通道(1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动主触头(11)的外壁面;所述动弧触头(12)穿设在所述第二穿设通道(111)内;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弹性件(13),所述弹性件(13)设置在所述第二穿设通道(111)内并沿所述第二穿设通道(111)的延伸方向可伸缩地设置;所述弹性件(13)位于所述动弧触头(12)的背离所述静触头组件的一侧,所述弹性件(13)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弧触头(12)固定连接;所述静弧触头(22)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222),所述动弧触头(12)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124),以在进行分闸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22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24)的卡接配合,使所述动弧触头(12)不随所述动主触头(11)运动,并使所述弹性件(13)被拉伸;所述第二穿设通道(1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配合部(113),所述动弧触头(1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四配合部(125),以通过所述第三配合部(113)和所述第四配合部(125)的卡接配合,使相抵接的所述第一配合部(22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24)分离,进而使所述动弧触头(12)在所述弹性件(13)的弹性作用力下与所述静弧触头(22)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弧触头(12)具有供所述静弧触头(22)穿设的第一穿设通道(121),所述第一穿设通道(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所述静弧触头(22)的接触端的外周壁上凸设有第一凸出部(221),所述第一穿设通道(121)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凸出部(122),所述第二凸出部(122)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出部(221)抵接,所述第一凸出部(221)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22)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配合部(22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24);所述第二凸出部(122)和所述第一凸出部(221)之间的接触面的至少部分面体与所述第一穿设通道(121)的延伸方向呈预设锐角设置,所述预设锐角朝向所述动触头组件设置,以使所述静弧触头(22)穿入所述第一穿设通道(121)内或从所述第一穿设通道(121)内移出;和/或所述第二穿设通道(111)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三凸出部(112),所述动弧触头(12)的外周壁上凸设有第四凸出部(123),所述第三凸出部(112)用于与所述第四凸出部(123)抵接,所述第三凸出部(112)和所述第四凸出部(123)分别形成所述第三配合部(113)和所述第四配合部(1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弧触头(12)为条形结构,所述动弧触头(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所述第一穿设通道(12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动弧触头(12)的朝向所述静触头组件的一端的端面;和/或所述静弧触头(22)为条形结构,所述静弧触头(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和/或所述动主触头(11)为条形结构,所述动主触头(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平行或相同;所述第二穿设通道(1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动弧触头(12)的朝向所述静触头组件的一端的端面;所述动主触头(11)的外周壁用于与所述静主触头(21)接触;和/或
所述静主触头(21)具有容纳腔(211)和与所述容纳腔(211)连通的预设开口(212),所述静弧触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兵孙荣春陈国顺张聪明白刚古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