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及其建筑物,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以及连接螺栓;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工字型钢,工字型钢包括翼板和一个腹板;翼板包括所述腹板一侧的内侧端和腹板另一侧的外侧端;翼板的内侧端伸入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翼板的外侧端凸出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面设置;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槽钢和连接板;槽钢的槽口一侧的侧板伸入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连接板垂直固定设置在槽钢背离槽口一侧的外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连接性能,解决了在特殊环境下施工复杂的难题,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及其建筑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化建造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及其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再将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全预制混凝土楼板,以加快建筑施工的效率。现有的全预制混凝土楼板结构存在结构复杂,不利于对全预制混凝土楼板的装配拼接,连接方式不够便捷,实用性有待提高,现在急需一种装配式全预制混凝土楼板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及其建筑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用于相邻的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连接,其包括:设置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端部的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端部的第二连接组件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工字型钢,所述工字型钢包括两个翼板和一个腹板;所述翼板包括所述腹板一侧的内侧端和腹板另一侧的外侧端;所述翼板的内侧端伸入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翼板的外侧端凸出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面设置,翼板外侧端上设置有第一栓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槽钢和连接板;槽钢的槽口一侧的侧板伸入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连接板垂直固定设置在槽钢背离槽口一侧的外端面上;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栓孔;所述连接板伸入两个翼板的两个外侧端之间,连接螺栓穿过两个外侧端的第一栓孔和连接板的第二栓孔后将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平行间隔布设。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角钢;所述角钢包括垂直设置的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所述固定板贴靠在所述槽钢背离槽口一侧的外端面上,与所述槽钢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角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角钢面对面布设,在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两个连接板靠近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的边缘设置。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的连接方向上,若干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等间隔布设。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埋设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内的第一T型锚固件;第一T型锚固件包括第一翼缘部和第一腹板部;第一T型锚固件的第一腹板部的一端与所述工字型钢的腹板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T型锚固件的第一腹板部的另一端与第一翼缘部垂直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埋设在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内的第二T型锚固件;第二T型锚固件包括第二翼缘部和第二腹板部;第二T型锚固件的第二腹板部的一端与所述槽钢的槽口底面固定连接;第二T型锚固件的第二腹板部的另一端与第二翼缘部垂直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翼缘部上设置有过孔,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内的钢筋穿过过孔后与第一翼缘部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翼缘部上设置有过孔,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内的钢筋穿过过孔后与第二翼缘部固定连接。
[001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的建筑物,还包括横梁、柱体以及剪力墙单元;所述横梁和柱体形成建筑物支撑框架;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所述连接端部搭接在所述横梁上,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后,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连接部位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连接部。
[0014]进一步地,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力墙单元通过连接组件和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T形钢和连接翼板;所述T形钢包括端板和腹板;所述端板嵌装在剪力墙单元的连接端面上,所述腹板埋设所述剪力墙单元内,腹板的一端与端板的背面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翼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端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连接翼板上设置有连接孔;相邻的两个剪力墙单元包括置于上方的上层剪力墙单元和置于下方的下层剪力墙单元;所述上层剪力墙单元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组件;所述下层剪力墙单元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上下相对,上连接组件的上连接翼板与下连接组件的下连接翼板叠靠在一起,高强螺栓穿过上连接翼板和下连接翼板上连接孔后将两者固定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及其建筑物,提高了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连接性能,解决了在特殊环境下施工复杂的难题,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端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端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横梁、柱体与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8为图7所示的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与剪力墙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的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图9中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图12中的BB剖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连接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剪力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4中连接翼板、插接板和挡板构成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00
‑
剪力墙单元;101
‑
上层剪力墙单元;102
‑
下层剪力墙单元;110
‑
高强螺栓;120
‑
定位支撑块;130
‑
支撑板;131
‑
定位槽;200
‑
连接组件;201
‑
上连接组件;202
‑
下连接组件;210
‑
T形钢;211
‑
端板;211a
‑
下端板;212
‑
连接腹板; 220
‑
连接翼板; 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用于相邻的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端部的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端部的第二连接组件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工字型钢,所述工字型钢包括两个翼板和一个腹板;所述翼板包括所述腹板一侧的内侧端和腹板另一侧的外侧端;所述翼板的内侧端伸入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翼板的外侧端凸出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端面设置,翼板外侧端上设置有第一栓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槽钢和连接板;槽钢的槽口一侧的侧板伸入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与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连接板垂直固定设置在槽钢背离槽口一侧的外端面上;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栓孔;所述连接板伸入两个翼板的两个外侧端之间,连接螺栓穿过两个外侧端的第一栓孔和连接板的第二栓孔后将第一预制混凝土楼板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平行间隔布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钢;所述角钢包括垂直设置的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所述固定板贴靠在所述槽钢背离槽口一侧的外端面上,与所述槽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角钢面对面布设,在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两个连接板靠近第二预制混凝土楼板的边缘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召,张杰,刘洁,王皓,曾立静,马青,孙鸿敏,王月栋,张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