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89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3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属于阻垢剂生产加工领域,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同轴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筒体上还连接有粉料管,所述粉料管用于向筒体内添加粉料,所述粉料管的一端插入筒体内并位于液面以下,所述粉料管的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有原料仓,所述粉料管或原料仓上设置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用于为粉料管内的粉料提供移动动力。本申请通过直接将粉体物料直接加入液体原料中的形式,提高物料在混合初期的混合效率。提高物料在混合初期的混合效率。提高物料在混合初期的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阻垢剂生产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复合缓蚀阻垢剂其阻垢作用是由于它本身能阻止碳酸盐小晶粒的长大,并使晶格歪曲畸变,从而使循环冷却水中碳酸盐不会在换热器表面形成硬垢,同时,通过其组织中有机磷酸盐等成份与金属形成保护膜的特性,使它可与循环冷却水中钙离子相结合,起到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用于生产制造缓蚀阻垢剂的设备为反应釜,反应釜包括筒体和搅拌轴,筒体顶部开设有加料口且连接有加料管,加料管用于向筒体内添加液体原料,加料口用于供粉体原料通过。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添加原料时,若先添加液体再添加粉体,粉体物料会长时间漂浮在液面上,搅拌前期的混合效率较低;若先添加粉料再添加液体,粉料易聚集成为结块并附着在筒体的底部内壁上,同样导致搅拌前期的混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同轴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筒体上还连接有粉料管,所述粉料管用于向筒体内添加粉料,所述粉料管的一端插入筒体内并位于液面以下,所述粉料管的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有原料仓,所述粉料管或原料仓上设置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用于为粉料管内的粉料提供移动动力。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筒体内添加原料时,先添加液体物料,而后通过粉料管直接将粉体原料送入液体内部,提高液体物料和粉体物料在混合初期的充分接触程度,从而提高原料混合初期的融合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动力源为气泵,所述原料仓与粉料管之间设置有调砂阀,所述气泵与调砂阀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源以气压作为粉料的输送动力,携带粉体原料的气流通过粉料管进入筒体内,气流进入液体内时,也可对混合物产生一定的搅拌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粉料管伸入筒体的部分设有止逆组件,所述止逆组件包括止逆弹簧和止逆球,所述止逆弹簧的一端与粉料管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止逆球固定连接,所述止逆球位于止逆弹簧远离原料仓的一侧。
[0011]优选的,所述粉料管的管口内壁设有扩口坡,所述扩口坡处的粉料管内径沿粉料移动的方向渐大,所述止逆球与扩口坡的坡面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逆组件减小筒体内混合物沿粉料管倒流的几率,同时,且止逆球的存在对粉料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使进入液体中的粉料更加分散,不易结块。
[0013]优选的,所述粉料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位于扩口坡处,所述止逆球与扩口坡抵接时,所述引流口位于止逆球背离止逆弹簧的一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内的液体物料可通过引流口进入粉料管内,对止逆组件形成冲洗,减小粉料于止逆组件上的残留附着。
[0015]优选的,所述粉料管分为依次连通的主段、过渡段和调节段,所述主段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段为软管,所述调节段与筒体内壁铰接,所述调节段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调节段转动的控制机构。
[0016]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提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传动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筒体内壁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拉杆铰接,所述第二拉杆远离第一拉杆的一端与传动杆铰接,所述传动杆与筒体滑动连接,所述提杆远离第一拉杆的一端与调节段铰接,所述传动杆的滑动方向为筒体的径向,所述提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传动杆上的铰接轴的轴线均为水平方向且与传动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筒体顶部同轴固定连接且连通有配合套筒,所述配合套筒同轴套设于搅拌轴外,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搅拌轴转动和沿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搅拌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楔环,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二拉杆的一端设有传动楔面,所述传动楔面与传动楔环抵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料过程中,驱动机构控制搅拌轴上升,传动楔环抵接传动楔面使传动杆横向移动,进而使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发生相对角度弯折,二者铰接点上升,同时提杆被第一拉杆带起而上升;提杆上升的过程中对调节段施加了方向向上的拉力,调节段由此而摆动,其远离过渡段的一端靠近筒体中部移动,此时从调节段喷出的粉料与筒体内壁直接接触的几率被降低,粉料附着在筒体内壁上的几率也相应减小。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与筒体内壁之间的铰接轴上设有复位扭簧,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之间的铰接轴位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朝向调节段的一侧,所述第一拉杆朝向第二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料添加完成后,驱动机构控制搅拌轴下降复位,复位扭簧通过施加扭力使第一拉杆、提杆和调节段复位。
[002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箱、驱动电机和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固定连接在筒体上,所述传动箱固定连接在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搅拌轴的轴线平行,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传动箱上,所述搅拌轴与传动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搅拌轴的转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控制驱动箱的上升或下降,以辅助控制机构实现其功能。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粉料管的一端直接伸入液面下的设置,向筒体内添加原料时,先添加液体物料,而后通过粉料管直接将粉体原料送入液体内部,且止逆球的存在对粉料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使进入液体中的粉料更加分散,不易结块,且与粉料一同进入液体中的气流可对原料混合物起到气体搅拌的作用,提高混合物的混合搅拌效率;2.通过调节段和驱动机构的设置,搅拌轴的轴向移动可通过传动杆、第二拉杆、第
一拉杆和提杆使调节段摆动,以使得粉料管的末端管口靠近筒体中部、远离筒体的内壁,由此减小进入液体中的粉料附着在筒体内壁上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搅拌混合时粉料管和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添加粉料时粉料管和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动力源未启动时止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动力源启动状态下止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配合套筒;12、搅拌轴;121、传动楔环;2、加料系统;21、液料管;22、粉料管;221、主段;222、过渡段;223、调节段;224、扩口坡;225、引流口;23、调砂阀;24、原料仓;25、动力源;26、止逆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同轴设置有搅拌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还连接有粉料管(22),所述粉料管(22)用于向筒体(1)内添加粉料,所述粉料管(22)的一端插入筒体(1)内并位于液面以下,所述粉料管(22)的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有原料仓(24),所述粉料管(22)或原料仓(24)上设置有动力源(25),所述动力源(25)用于为粉料管(22)内的粉料提供移动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25)为气泵,所述原料仓(24)与粉料管(22)之间设置有调砂阀(23),所述气泵与调砂阀(2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管(22)伸入筒体(1)的部分设有止逆组件(26),所述止逆组件(26)包括止逆弹簧(261)和止逆球(262),所述止逆弹簧(261)的一端与粉料管(2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止逆球(262)固定连接,所述止逆球(262)位于止逆弹簧(261)远离原料仓(24)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管(22)的管口内壁设有扩口坡(224),所述扩口坡(224)处的粉料管(22)内径沿粉料移动的方向渐大,所述止逆球(262)与扩口坡(224)的坡面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管(22)的侧壁上开设有引流口(225),所述引流口(225)位于扩口坡(224)处,所述止逆球(262)与扩口坡(224)抵接时,所述引流口(225)位于止逆球(262)背离止逆弹簧(261)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管(22)分为依次连通的主段(221)、过渡段(222)和调节段(223),所述主段(221)与筒体(1)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段(222)为软管,所述调节段(223)与筒体(1)内壁铰接,所述调节段(223)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所述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峰顾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江湖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