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87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包括托架和斜槽漏斗(2);托架包括固定夹(11)和环架(12),环架(12)呈矩形环状结构,若干个固定夹(11)分别间隔设置在环架(12)的一端,若干个固定夹(11)能夹持在构造柱(4)的模板(3)上,使环架(12)能架设在构造柱(4)的模板(3)外侧;环架(12)与固定夹(11)呈钝角夹角,使环架(12)倾斜设置在模板(3)上;斜槽漏斗(2)呈截面为U形的长槽体结构,斜槽漏斗(2)设置在环架(12)上,使斜槽漏斗(2)的低端对准构造柱(4)的浇筑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便于构造柱浇筑口处的混凝土浇筑,提高浇筑质量和浇筑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与抗震性能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多层建筑结构中,都大多以混凝土加气块等轻质砌体作为二次结构填充墙的材料;为加强填充墙的抗震性能与整体稳定性能,规范要求在墙长大于5m或超过层高2倍时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圈梁、主体结构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0003]在现场混凝土构造柱具体施工时会出现较多质量问题,尤其是距楼板最后20cm左右长度的混凝土构造柱,由于混凝土构造柱预留的浇筑口缝隙狭小,无法进行振捣浇筑,仅靠混凝土自身流动性及自重难以保证柱顶混凝土与楼板之间的接触密实,往往造成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0004]目前,施工现场普遍采用模板钉制形成的槽口在构造柱模板的顶部位置辅助混凝土的浇筑,用来提高构造柱浇筑的混凝土与楼板接触紧密度。由于该槽口与模板是采用铁钉连接,槽口在浇筑、振捣过程中极易变形脱落,造成混凝土溢流,使用时需要托住槽口,费时费力,混凝土构造柱顶部的混凝土浇筑质量也不佳,出现蜂窝麻面等一些列质量问题。同时也给后续的墙面清理、构造柱修补带来很大的麻烦,也增加了项目施工成本。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的漏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能便于构造柱浇筑口处的混凝土浇筑,提高浇筑质量和浇筑效率。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包括托架和斜槽漏斗;托架包括固定夹和环架,环架呈矩形环状结构,若干个固定夹分别间隔设置在环架的一端,若干个固定夹能夹持在构造柱的模板上,使环架能架设在构造柱的模板外侧;环架与固定夹呈钝角夹角,使环架倾斜设置在模板上;斜槽漏斗呈截面为U形的长槽体结构,斜槽漏斗设置在环架上,使斜槽漏斗的低端对准构造柱的浇筑口。
[0009]所述的环架上设有若干根支撑杆,使斜槽漏斗架设在环架和若干根支撑杆上。
[0010]所述的斜槽漏斗的长度不小于环架的长度。
[0011]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环,卡环套接在环架上,使支撑杆能通过卡环沿环架滑动。
[0012]所述的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斜槽漏斗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杆的滑动方向与斜槽漏斗的宽度方向一致,且若干根支撑杆的最大间距及斜槽漏斗的宽度与构造柱的浇筑口宽
度一致。
[0013]所述的固定夹呈底部开口的倒U形结构,固定夹的顶部封口端与环架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
[0014]所述的斜槽漏斗的低端两侧边缘处形成有防溢板,防溢板能匹配贴合在模板上。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由于设有托架,能通过倒U形结构的固定夹夹持在构造柱的模板顶部,安装稳定,不易脱落,拆装方便快捷,有利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持斜槽漏斗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浇筑质量和浇筑效率。
[0017]2、本技术由于设有支撑杆,支撑件的设置间距可通过卡环灵活调整,支撑杆的设置间距和斜槽漏斗的宽度可根据构造柱浇筑口的宽度确定,从而保证浇筑质量,调节灵活,能根据不同宽度的浇筑口制作并适应不同宽度的马牙搓,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高。
[0018]3、本技术由于设有斜槽漏斗,斜槽漏斗倾斜设置在浇筑口外侧,便于混凝土浇筑时的重力下落,有利于提高浇筑口处的混凝土与楼板之间的接触密实度,同时通过防溢板贴合在浇筑口两侧模板上,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浆液外溢,大大减轻后续的墙面清理、构造柱修补等工作。
[0019]4、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取材和制作,拆装方便,拆卸后可循环周转使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中托架的立体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中斜槽漏斗的立体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中,固定夹11,环架12,支撑杆13,卡环14,斜槽漏斗2,模板3,构造柱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一种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包括托架和斜槽漏斗2;托架包括固定夹11和环架12,环架12呈矩形环状结构,若干个固定夹11分别间隔设置在环架12的一端,若干个固定夹11能夹持在构造柱4的模板3上,使环架12能架设在构造柱4的模板3外侧;环架12与固定夹11呈钝角夹角,使环架12倾斜设置在模板3上;斜槽漏斗2呈截面为U形的长槽体结构,斜槽漏斗2设置在环架12上,使斜槽漏斗2的低端对准构造柱4的浇筑口。
[0027]利用环架12支撑斜槽漏斗2,确保斜槽漏斗2倾斜设置在构造柱4的浇筑口外侧,从而使混凝土料通过斜槽漏斗2滑落至浇筑口内,提高混凝土与楼板之间的接触密实度。固定夹11夹持在模板3上,提高斜槽漏斗2的架设稳定性,直接将受力传递至模板3上,浇筑过程中不易脱落,确保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
[0028]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环架12上设有若干根支撑杆13,使斜槽漏斗2架设在环架12和若干根支撑杆13上。
[0029]通过支撑杆13的设置,能提高环架12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保证环架12和支撑杆13对斜槽漏斗2提供可靠的支撑,进而保证斜槽漏斗2在浇筑时不脱落。支撑杆1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优选为两根。
[0030]所述的斜槽漏斗2的长度不小于环架12的长度,斜槽漏斗2的长度优选为略长于环架12的长度,确保环架12的两端为斜槽漏斗2提供稳定的支撑,避免斜槽漏斗2从环架12中脱落。
[0031]请参见附图1,每根所述的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卡环14,卡环14套接在环架12上,使支撑杆13能通过卡环14沿环架12滑动。
[0032]支撑杆13通过卡环14沿环架12滑动,用于调节支撑杆13之间的设置间距,从而能对不同宽度斜槽漏斗2提供可靠支撑,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马牙搓。
[0033]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支撑杆13的长度方向与斜槽漏斗2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杆13的滑动方向与斜槽漏斗2的宽度方向一致,且若干根支撑杆13的最大间距及斜槽漏斗2的宽度与构造柱4的浇筑口宽度一致。
[0034]通过支撑杆13的设置,确保支撑杆13能对斜槽漏斗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提供稳定支撑,有效避免斜槽漏斗2的脱落。
[0035]请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4,所述的固定夹11呈底部开口的倒U形结构,固定夹11的顶部封口端与环架12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
[0036]倒U形结构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其特征是:包括托架和斜槽漏斗(2);托架包括固定夹(11)和环架(12),环架(12)呈矩形环状结构,若干个固定夹(11)分别间隔设置在环架(12)的一端,若干个固定夹(11)能夹持在构造柱(4)的模板(3)上,使环架(12)能架设在构造柱(4)的模板(3)外侧;环架(12)与固定夹(11)呈钝角夹角,使环架(12)倾斜设置在模板(3)上;斜槽漏斗(2)呈截面为U形的长槽体结构,斜槽漏斗(2)设置在环架(12)上,使斜槽漏斗(2)的低端对准构造柱(4)的浇筑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架(12)上设有若干根支撑杆(13),使斜槽漏斗(2)架设在环架(12)和若干根支撑杆(1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漏斗,其特征是:所述的斜槽漏斗(2)的长度不小于环架(12)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瑞栾蔚郭烨张清辉何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