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包括水池、设置于水池外侧的溶气罐、设置于溶气罐底端的第二连接管、连接于溶气罐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进水挡板设置于第二连接管的侧面,导流板设置于第二连接管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对称设置有阀门;通过设计的阀门、快速接头、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提出利用两个快速接头、两个阀门、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不仅可以加强污水的气浮效果,同时,当其中一次气浮释放器发生堵塞时,可关闭其中一个阀门后,且单独拆下检修,不影响二次气浮释放器正常工作,即一旦有释放器发生堵塞,整个系统无需停工进行释放器检修,可连续运行。可连续运行。可连续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中,污水中除了一些如砂石等较重的悬浮物质以外,往往存在大量轻质悬浮物,如藻类、动植物残体、石油、染料等细小颗粒,这些轻质悬浮物由于密度与水相差不大,常常悬浮于水体中间,从而影响水体清洁度。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将其从水体清除,由于其密度与水相当或小于水,若采取沉淀的方法会导致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将这些物质进行浮选而将其刮除,多采用气浮法;气浮法是将气体通入污水中,产生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污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物等污染物质黏附在气泡上,形成浮选体,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上升到水面,通过收集水面上的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污水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理污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法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近于1的微小悬浮颗粒;气浮法可分为布气气浮、溶气气浮和电解气浮,由于溶气气浮的净化效果较高,已得到广泛应用。
[0003]现有的溶气气浮大多只采用一次气浮,使得污水在气浮时不充分,水中的轻质悬浮物质无法完全气浮,使得污水净化不彻底,因此出现了一些二次气浮系统,这些二次气浮系统中,一次气浮区和二次气浮区相通,在这两次气浮中分别设置释放器,这些释放器通过气液混合管道与溶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相连接,虽然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水中的轻质悬浮物质,但释放器容易堵塞,由于气浮的释放器是同一阀门或接头控制,一旦其中一次气浮的释放器发生堵塞就需要停工进行检修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气浮系统的释放器为一个阀门或接头控制,一旦气浮释放器发生堵塞就需要停工进行检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包括水池、设置于水池外侧的溶气罐、设置于溶气罐底端的第二连接管、连接于溶气罐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进水挡板设置于第二连接管的侧面,导流板设置于第二连接管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对称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次气浮释放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二次气浮释放器,所述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与第二连接管的两端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由密封圈、固定槽、固定座组成,所述密封圈均固定于第二连接管的两端表面,所述固定槽开设于第二连接管的两端表面,所述固定座设置于固定槽的内侧。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与固定槽为固定状态,所述固定座的外侧与密封圈的内壁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底端表面呈倾斜状结构,所述固定座的表面与固定槽的内壁呈贴合状态。
[0008]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由底板、顶板组成,所述顶板设置于底板的顶端。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水挡板由连接板、支撑板组成,所述支撑板设置于连接板的顶端,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布水孔。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板、底板的连接处与连接板、支撑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由旋转槽、伸缩柱、螺纹槽组成。
[0011]优选的,所述旋转槽均开设于支撑板的底端、顶板的底端,所述螺纹槽均开设于连接板的顶端内侧、底板的顶端内侧,所述伸缩柱的两端分别与旋转槽和螺纹槽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底端与螺纹槽的内侧为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伸缩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螺纹槽的侧面横截面呈T型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设计的阀门、快速接头、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改善原先一次气浮系统对污水中的轻质悬浮物质净化不彻底,以及气浮系统的释放器为一个阀门或快速接头控制,一旦气浮释放器发生堵塞就需要停工进行检修的问题,提出利用两个快速接头、两个阀门、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不仅可以加强污水的气浮效果,同时,当其中一次气浮释放器发生堵塞时,可关闭其中一个阀门后,且单独拆下检修,不影响二次气浮释放器正常工作,即一旦有释放器发生堵塞,整个系统无需停工进行释放器检修,可连续运行;原先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该连接方式操作便捷,但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与第二连接管之间在完成连接后,其连接处有一定的空隙,因气浮装置整体为水下工作,水通过缝隙处,进入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与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内侧,易出现生锈的现象,通过对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处增加密封机构,使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与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起到防护的作用,增加一次气浮释放器、二次气浮释放器、第二连接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部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B部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溶气罐;2、第一连接管;3、阀门;4、快速接头;5、第二连接管;6、一次气浮释放器;7、二次气浮释放器;70、密封机构;701、密封圈;702、固定槽;703、固定座;8、导流板;81、底板;82、顶板;9、进水挡板;91、连接板;910、连接机构;9101、旋转槽;9102、伸缩柱;9103、螺纹槽;92、支撑板;10、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包括水池10、设置于水池10外侧的溶气罐1、设置于溶气罐1底端的第二连接管5、连接于溶气罐1和第二连接管5之间的第一连接管2,使第二连接管5与溶气罐1之间形成连接,进水挡板9设置于第二连接管5的侧面,导流板8设置于第二连接管5的内侧,且导流板8的底端与水池10的底端贴合,第二连接管5的中部对称设置有阀门3,第二连接管5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快速接头4,通过阀门3、快速接头4、一次气浮释放器6、二次气浮释放器7,使一次气浮释放器6和二次气浮释放器7可通过单独的阀门3和快速接头4连接,可独立控制,当一次气浮释放器6、二次气浮释放器7发生堵塞可不停工进行检修,第二连接管5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次气浮释放器6,第二连接管5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二次气浮释放器7,一次气浮释放器6、二次气浮释放器7与第二连接管5的两端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机构70,对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包括水池(10)、设置于水池(10)外侧的溶气罐(1)、设置于溶气罐(1)底端的第二连接管(5)、连接于溶气罐(1)和第二连接管(5)之间的第一连接管(2)、进水挡板(9)设置于第二连接管(5)的侧面,导流板(8)设置于第二连接管(5)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中部对称设置有阀门(3),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快速接头(4),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次气浮释放器(6),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二次气浮释放器(7),所述一次气浮释放器(6)、二次气浮释放器(7)与第二连接管(5)的两端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机构(70),所述密封机构(70)由密封圈(701)、固定槽(702)、固定座(703)组成,所述密封圈(701)均固定于第二连接管(5)的两端表面,所述固定槽(702)开设于第二连接管(5)的两端表面,所述固定座(703)设置于固定槽(702)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03)与固定槽(702)为固定状态,所述固定座(703)的外侧与密封圈(701)的内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701)的底端表面呈倾斜状结构,所述固定座(703)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宝华,申斯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欧意天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