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76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包括:企业层,用于根据企业业务目标,建立企业级IT目标、架构原则、决策和技术规范;分区层,用于根据企业业务主题,对系统进行解构分层;根据企业级IT目标,形成IT能力主题;子系统层,用于进一步分解系统,利用逻辑应用组件承接业务应用,利用逻辑子系统承接业务组件并根据IT主题进行整体设计;功能组件层,用于将系统进一步分解为逻辑功能组件和逻辑构件;构件层,用于根据实际系统构建和运营操作控制的要求,建立逻辑功能构件,数据表和物理功能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架构服务的数字化、可视化,摆脱每个系统定制的方式,提升业务连续性。业务连续性。业务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

技术介绍

[0002]软件架构用来处理软件高层次结构的设计与实施,它以精心选择的形式将若干结构元素进行装配,从而满足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软件架构设计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表示系统架构,即如何对软件架构建模。常用的架构模型可以归类为三种架构模型:3/N层架构、“框架+插件”架构、地域分布式架构。
[0003]随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更大IT管理规模、更复杂企业级IT架构、更频繁业务与IT变更、更短时间要求,架构资产的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愈发突显。现有的架构模型多以文档等非结构化形式,存在更新不及时、数据不联动、效果不直观以及业务、开发、运维脱节,管控和实施的脱节,设计和录入脱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能够将业务能力、交易实现、服务配置、运维方式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架构服务的数字化、可视化,从标准模型的视角形成切换方案,摆脱每个系统定制的方式,提升业务连续性。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包括:企业层、分区层、子系统层、功能组件层和构件层。所述企业层,用于根据企业业务目标,建立企业级IT目标、架构原则、决策和技术规范;所述分区层,用于根据企业业务主题,对系统进行解构分层;根据企业级IT目标,形成IT能力主题;所述子系统层,用于在分区层对系统进行解构分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系统,利用逻辑应用组件承接业务应用,利用逻辑子系统承接业务组件并根据IT主题进行整体设计;所述功能组件层,用于将系统进一步分解为逻辑功能组件和逻辑构件;所述构件层,用于根据实际系统构建和运营操作控制的要求,建立逻辑功能构件,数据表和物理功能构件。
[0006]进一步,所述企业层包括:企业业务系统,用于定义业务系统的总体目标和驱动要素;企业逻辑IT系统,用于定义企业IT目标和企业架构原则;企业物理IT 系统,用于定义业务系统的部署与运行保障策略;业务控制系统,用于定义业务系统的业务连续性体系。
[0007]进一步,所述分区层包括:业务领域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构成业务系统的业务能力、组织单元、流程对象的业务领域和产品对象的生产线;分层单元,用于通过应用建模和数据建模对业务系统进行分类,生成技术规范、IT解决方案、分层设计、元数据分类和数据应用模型;
分部单元,用于根据运行节点对象对业务系统的运行区域进行划分,并根据功能对业务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布局单元,用于对业务系统进行两地三中心布局,并进行数据中心定位,根据布局结果运行业务系统。
[0008]进一步,所述子系统层包括:分解单元,用于将产品对象分解为基础产品,将流程对象分解为用户视角业务领域、业务组件和C模型;逻辑子系统,用于将分层单元的分类结果分解为逻辑业务子系统,生产逻辑应用、现状系统迁移策略、数据架构领域中元数据的细化部分和逻辑业务子系统模型;物理子系统,用于运营节点分解为物理业务子系统和物理子系统部署实例,将功能分区对象分解为资源池;技术服务和技术组件;物理子系统运行单元,用于物理子系统的部署,并生成物料子系统多中心部署结果。
[0009]进一步,所述功能组件层包括:事件建模单元,用于对分解单元的分解结果进行事件建模,生成流程对象的事件、活动、任务,以及产品对象的产品组件;逻辑功能组件,用于将逻辑应用细化为应用事件、系统工作流和系统用例,将逻辑业务子系统细化为服务、接口、批量数据传输、逻辑功能组件、响应码;部署单元,用于将物理子系统部署实例细化为基础设施部署单元及应用和数据部署单元,将资源池对象细化为部署节点;部署运行单元,用于建立部署单元与存储有运行脚本的软件包的关系,以进行部署运行控制。
[0010]进一步,所述构件层包括:解析单元,用于通过对象细化分解机制将产品对象分解为产品条件、将流程对象分解为步骤;逻辑构件,用于将逻辑功能组件分解为逻辑构建,根据逻辑业务子系统的数据生产数据库表;物理构件,用于将部署单元细化为软硬件产品和配置数据;配置单元,用于获取部署单元运行控制的配置数据和参数。
[0011]进一步,所述分区层,还用于根据横向的业务主题和能力映射的C模型以及纵向的数据架构相关规范、原则,形成C

模型;所述子系统层,还用于根据横向的组件与C模型的实体关系矩阵以及纵向的C模型,形成子系统C模型的关系矩阵及服务清单;所述功能组件层和构件层,还用于根据横向任务和数据实体CRU关系矩阵和纵向子系统C模型的关系矩阵及服务清单生成子系统数据流图、数据接口清单和数据表结构。
[0012]进一步,所述分区层和子系统层,还用于通过逻辑子系统转化为物理子系统基于两地三中心、逻辑业务子系统的功能分布,识别物理子系统所属部署实例、分析物理子系统部署实例与运营节点关系、分析每个部署实例承载逻辑子系统功能的所需资源、预估物理子系统的运维管理;所述功能组件层,还用于生成逻辑子系统的部署方案,包括基础设施资源池和云服务之前的访问关系;所述构件层,还用于根据逻辑部署方案生成物理部署方案、
设备清单、软件清单、参考实施规范形成基础设施参数配置清单和应用层参数配置清单。
[0013]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通过建立IT4IT模型、四态五层框架,能够从概念态、逻辑态、物理态到运行态满足业务需求,纵向按照五层分解,进行自顶向下的逐层深化设计;实现了业务、体验、应用、数据、技术、安全各架构一体化,并分别对应到四态五层框架;通过数据和流程模型梳理,实现了企业级架构资产复用。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IT4IT模型,采用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标准,真正做到“书同文、车同轨”,使业务、架构、开发、运维能相互理解、有效衔接。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套管理流程、一套实施工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管控,将业务能力、交易实现、服务配置、运维方式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架构服务的数字化、可视化,从架构的视角阐述业务连续性,从标准模型的视角形成切换方案,摆脱每个系统定制的方式,提升业务连续性。
[0016]本专利技术以架构服务作为驱动力,从资源供给、应用的组装交付、数据治理、安全管控、业务连续性、运维管理及应急处置等场景,提供全视角、全链路、全透明的管控和服务能力。
[0017]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模型标准的统一化,相关专业团队可以在一套语言体系、一个架构平面下对话,互相理解,互为补充;架构资产通过全链路、全生命周期、穿透式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概念态、逻辑态、物理态、运行态的数据互为参照,可信度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图表、拓扑等可视化的呈现,逐级的钻取、切换等交互操作,版本、交易线、两地三中心部署架构、配置以及告警、变更、发布等运行态信息的集成,充分释放架构资产价值;同时也促进IT人员的架构意识,推动架构管理数字化的生态建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企业层、分区层、子系统层、功能组件层和构件层;所述企业层,用于根据企业业务目标,建立企业级IT目标、架构原则、决策和技术规范;所述分区层,用于根据企业业务主题,对系统进行解构分层;根据企业级IT目标,形成IT能力主题;所述子系统层,用于在分区层对系统进行解构分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系统,利用逻辑应用组件承接业务应用,利用逻辑子系统承接业务组件并根据IT主题进行整体设计;所述功能组件层,用于将系统进一步分解为逻辑功能组件和逻辑构件;所述构件层,用于根据实际系统构建和运营操作控制的要求,建立逻辑功能构件,数据表和物理功能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层包括:企业业务系统,用于定义业务系统的总体目标和驱动要素;企业逻辑IT系统,用于定义企业IT目标和企业架构原则;企业物理IT 系统,用于定义业务系统的部署与运行保障策略;业务控制系统,用于定义业务系统的业务连续性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层包括:业务领域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构成业务系统的业务能力、组织单元、流程对象的业务领域和产品对象的生产线;分层单元,用于通过应用建模和数据建模对业务系统进行分类,生成技术规范、IT解决方案、分层设计、元数据分类和数据应用模型;分部单元,用于根据运行节点对象对业务系统的运行区域进行划分,并根据功能对业务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布局单元,用于对业务系统进行两地三中心布局,并进行数据中心定位,根据布局结果运行业务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构管理平台的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系统层包括:分解单元,用于将产品对象分解为基础产品,将流程对象分解为用户视角业务领域、业务组件和C模型;逻辑子系统,用于将分层单元的分类结果分解为逻辑业务子系统,生产逻辑应用、现状系统迁移策略、数据架构领域中元数据的细化部分和逻辑业务子系统模型;物理子系统,用于运营节点分解为物理业务子系统和物理子系统部署实例,将功能分区对象分解为资源池;技术服务和技术组件;物理子系统运行单元,用于物理子系统的部署,并生成物料子系统多中心部署结果。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俊张有才侯铮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