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62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包括金属丝体,所述金属丝体外套设有毛细管管坯,所述金属丝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部,位于左侧所述夹持部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对金属毛细管进行脱模时,只需要剪切掉夹持端外的电绝缘层,然后加热,即可分离相邻的两个夹持部,并且在利用拉力机对金属丝体两端的夹持部拉动时,两段金属丝体之间的铝杆质地较软,很容易分离两根金属丝体,不需要扯断金属丝体,将铝杆放置到凹槽内并加热,即可连接好两根金属丝体,芯模能够重新利用,大幅度缩短了芯模的使用成本。缩短了芯模的使用成本。缩短了芯模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


[0001]本技术涉及电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

技术介绍

[0002]内径为数百微米以下的金属毛细管在不少行业和领域中有着重要用途,如用作色谱分析管、自动化仪表信号管、电子测试用探针管、光纤联接管、注射用针头等。目前,金属毛细管的制造多采用拉制、冲压成型、静液挤压、电铸等方法。拉制、冲压成型、静液挤压等方式虽各有优势,但都面临共性难题:(1)厚度均匀性低,精度不高;(2)无法获得内径非常小的毛细管;(3)受成形原理限制无法获得内径小且壁厚大的毛细管。但电铸法则在这些方面极具优势。因此,电铸法是制造高性能高精度金属毛细管的主。
[0003]在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1455417A的专利提出的一种电铸芯模及其用于制造金属毛细管的方法,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在制备好金属毛细管管坯后,需要对芯模进行剪断,然后使用拉力机向两端拉动夹持端,使毛细管管坯内的金属丝体断裂,从而达到给毛细管管坯脱模的目的,该方法对芯模的破坏性较大,每个芯模只能够使用一次,因此增加了芯模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制备好金属毛细管管坯后,需要对芯模进行剪断,然后使用拉力机向两端拉动夹持端,使毛细管管坯内的金属丝体断裂,从而达到给毛细管管坯脱模的目的,该方法对芯模的破坏性较大,每个芯模只能够使用一次,因此增加了芯模使用成本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r/>[0006]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包括金属丝体,所述金属丝体外套设有毛细管管坯,所述金属丝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部,位于左侧所述夹持部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位于右侧所述夹持部的右侧壁开设有纵截面为倒T型结构的滑槽,所述金属丝体为两段式结构,两端所述金属丝体相对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同一根铝杆。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滑槽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树脂胶,能够增加连接块放置的稳定性,并且在对树脂胶进行加热后就流走,方便分离连接块和滑槽。
[0008]优选的,所述夹持部的外壁均设有电绝缘层,能够夹持部电镀到金属。
[0009]优选的,所述夹持部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方便对电绝缘层进行切割。
[0010]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内壁设有阻挡膜,能够避免电绝缘层进入到环形槽内,不方便对电绝缘层进行切割。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通过设置的金属丝体、夹持部、连接杆、连接块、滑槽、
凹槽、铝杆,能够在对金属毛细管进行脱模时,只需要剪切掉夹持端外的电绝缘层,然后加热,即可分离相邻的两个夹持部,并且在利用拉力机对金属丝体两端的夹持部拉动时,两段金属丝体之间的铝杆质地较软,很容易分离两根金属丝体,不需要扯断金属丝体,将铝杆放置到凹槽内并加热,即可连接好两根金属丝体,芯模能够重新利用,大幅度缩短了芯模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金属丝体;2、夹持部;3、连接杆;4、连接块;5、滑槽;6、凹槽;7、铝杆;8、电绝缘层;9、环形槽;10、阻挡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参照图1

3,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包括金属丝体1,金属丝体1外套设有毛细管管坯,金属丝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部2,位于左侧夹持部2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位于右侧夹持部2的右侧壁开设有纵截面为倒T型结构的滑槽5,金属丝体1为两段式结构,两端金属丝体1相对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凹槽6,凹槽6内固定连接有同一根铝杆7。
[0019]连接块4和滑槽5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树脂胶,能够增加连接块4放置的稳定性,并且在对树脂胶进行加热后就流走,方便分离连接块4和滑槽5。
[0020]夹持部2的外壁均设有电绝缘层8,能够夹持部2电镀到金属。
[0021]夹持部2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9,方便对电绝缘层8进行切割。
[0022]环形槽9的内壁设有阻挡膜10,能够避免电绝缘层8进入到环形槽9内,不方便对电绝缘层8进行切割。
[0023]本技术中,使用时,在对金属毛细管进行脱模时,先采用刀具沿着环形槽9切割,将相邻两个夹持部2外的电绝缘层8剥离,然后对两个夹持部2进行加热,使填充在滑槽5内的树脂胶熔化,移动连接块4分离两个夹持部2,然后利用精密电子拉力机夹持住金属丝体1两端的夹持部2,并且向两端拉动夹持部2,金属丝体1中间凹槽6内的铝杆7质地较软,会先断裂,从而在不造成金属丝体1破损的情况下,将金属丝筒1从毛细管管坯中脱离,下次使用时,只需要将铝杆7放置到凹槽6内并加热,即可连接好两根金属丝体1成为一体,并将连接块4插入滑槽5内,并填充树脂胶,即可连接好两个夹持部2,从而能够重复利用芯模,大幅度缩短了芯模的使用成本。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铸金属毛细管用芯模,包括金属丝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体(1)外套设有毛细管管坯,所述金属丝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部(2),位于左侧所述夹持部(2)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位于右侧所述夹持部(2)的右侧壁开设有纵截面为倒T型结构的滑槽(5),所述金属丝体(1)为两段式结构,两端所述金属丝体(1)相对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固定连接有同一根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顺领袁创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铸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