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染针织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4351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染针织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属于纺织技术领域。该单染针织纱,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精梳细绒棉占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染针织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单染针织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单染纱需要单染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留白,以使布面造成麻灰露白的效果,这种染色方式决定了布面很容易出现横路和白星疵点,并且一般要等到布面染好色后才能发现问题,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且针织用纱要求纱线强力高、疵点少、手感柔软、条干均匀、色泽好。在现有技术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单染纱存在成纱棉结高、布面疵点等生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单染针织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染纱成纱棉结高、存在布面疵点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单染针织纱,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精梳细绒棉占70

80%,涤纶占20

30%。
[0005]进一步地,所述精梳细绒棉的有效长度为29.3

30mm、含杂2.3

2.6%,马克隆值4.1

4.3,比强29

29.5CN/tex。
[0006]进一步地,所述单染针织纱的支数为50

60支。
[0007]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单染针织纱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所述精梳工序中,温度控制在32

34℃,湿度51

60%,落棉15%

17%。
[0008]进一步地,所述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280

330r/min、刺辊速度570

590r/min、道夫速度17

20r/min、盖板速度187

240mm/min,细绒棉干重定量为18

19g/5m,涤纶干重定量为16.5

17.5g/5m。
[0009]进一步地,精梳工序纤维棉结8

11粒/克,籽屑棉结4粒/克以内,精梳干重定量18.5

18.9g/5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并条工序中,涤纶预并采用8根并合,预并干重定量15

16g/5m,后区牵伸倍数1.7倍,隔距12mm
×
20mm,喇叭口3mm;一并采用4根精梳细绒棉棉条、2根涤纶条并合,干重定量16

16.5g/5m,后区牵伸倍数1.7倍,喇叭口3.0mm;末并采用8根并合,干重定量15

16g/5m,后区牵伸倍数1.3倍;并条罗拉隔距9mm
×
15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粗纱工序中,粗纱捻度4.5

4.6捻/10cm,粗纱干重定量为4.5

5g/10m,前罗拉转速175

185r/min。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单染针织纱或者上述单染针织纱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单染针织纱在生产针织面料方面的应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单染针织纱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精梳细绒棉占70

80%,涤纶占20

30%,该单染针织纱光洁柔软、条干均匀、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布面疵点少,染色无白星疵点,可用于针织面料使用。
[001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单染针织纱的生产方法中,马克隆值较大的细绒棉与涤纶混纺,通过精梳工序温湿度、落棉控制、梳棉工序棉结控制等,所生产的混纺纱条干均匀度,纱线强力高,使纱线具有良好的编织性能,减少纱线断头,布面疵点少,染色无白星疵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单染针织纱,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精梳细绒棉占70

80%,涤纶占20

30%;所述精梳细绒棉品级三级,有效长度为29.3

30mm、含杂2.3

2.6%,马克隆值4.1

4.3,比强29

29.5CN/tex;所述单染针织纱的支数为50

60支。
[0016]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出一种单染针织纱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0017]S1、清花工序:由精梳细绒棉、涤纶按照70

80:20

30的重量比例混纺而成,其中精梳细绒棉纤维的性能参数为:品级三级、有效长度29.3

30mm、含杂2.3

2.6%,马克隆值4.1

4.3,比强29

29.5CN/tex;
[0018]A002抓棉机打手速度935

940r/min,A035混棉机第一打手速度267

280r/min,均棉罗拉速度160r/min,打手和尘棒间隔距10*22mm,A036豪猪打手速度400r/min,A076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0mm,棉卷罗拉速度9

12r/min;细绒棉和涤纶纤维单独成卷,细绒棉棉卷干重定量为330

336g/m,涤纶干重定量360

375g/m;
[0019]S2、梳棉、精梳工序:给棉罗拉与给棉板隔距4

7英丝,给棉板与刺辊隔距10

12英丝,锡林与道夫隔距4英丝,锡林与盖板5点隔距为8英丝
×
7英丝
×
7英丝
×
7英丝
×
8英丝,小漏底弦长160,锡林速度280

330r/min、刺辊速度570

590r/min、道夫速度17

20r/min、盖板速度187

240mm/min,细绒棉干重定量为18

19g/5m,涤纶干重定量为16.5

17.5g/5m;梳棉工序严控棉结,纤维棉结27

30粒/克;精梳工序中,温度控制在32

34
°
,湿度51

60%,落棉15%

17%。精梳工序纤维棉结8

11粒/克,籽屑棉结4粒/克以内。精梳干重定量18.5

18.9g/5m;
[0020]S3、并条工序:予并及末并均使用自调匀整并条机,以确保条子均匀度,避免染色不均匀。涤纶预并采用8根并合,预并干重定量15

16g/5m,后区牵伸倍数1.7倍,隔距12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染针织纱,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精梳细绒棉占70

80%,涤纶占20

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染针织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梳细绒棉的有效长度为29.3

30mm、含杂2.3

2.6%,马克隆值4.1

4.3,比强29

29.5CN/tex。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染针织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染针织纱的支数为50

60支。4.一种单染针织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清花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所述精梳工序中,温度控制在32

34℃,湿度51

60%,落棉15%

1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染针织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280

330r/min、刺辊速度570

590r/min、道夫速度17

20r/min、盖板速度187

240mm/min,细绒棉干重定量为18

19g/5m,涤纶干重定量为1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丽苗馨匀李明烈冷鹏斗攀利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