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347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冶金科学技术类冶金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包括:根据轧制压力,调整机架负荷分配;根据轧辊类型,在轧制压力计算过程中增加轧辊修正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将轧制压力偏差由最高40%降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科学技术类冶金轧钢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连轧轧线设备布置图如图1所示,分为炉区、粗轧区、精轧区、卷取区。该热连轧生产线的主要生产过程为板坯首先在加热炉按照工艺规定的温度进行加热,加热至目标温度后首先进入粗轧机进行轧制,其中粗轧立辊控制宽度,平辊控制厚度,在粗轧机组进行可逆轧制,一般为5~7道次。
[0003]经过粗轧机组的轧制,使带钢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厚度、宽度及温度。之后再进入精轧机组进行七机架平辊连轧轧制,使带钢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厚度、温度。最后通过卷取机将带钢成形为钢卷。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高速钢轧辊在1549生产线精轧机架的使用,在使用高速钢轧辊之前,太钢热连轧1549生产线选用高镍铬轧辊,与高镍铬轧辊相比,高速钢轧辊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特点,应用于带钢热连轧机上具有高耐磨性和耐热疲劳性能,但高速钢轧辊在过热和冲击等情况下会造成高应力裂纹。由于后三个机架即F4~F6容易出现头部轧烂、甩尾等现象,因而在选用高速钢轧辊时所确定的方案是根据不同钢种的需求在前四个机架F0~F3所需高速钢轧辊的机架选用高速钢轧辊,可以在0~4个任意机架选用高速钢轧辊,而F4~F6仍选用原有的高镍铬轧辊。
[0005]但选用高速钢轧辊后,在轧制过程中,发现以下轧制特点:
[0006]当某机架应用高速钢轧辊后,该机架的实际轧制压力较高镍铬轧辊偏高5%~40%,不同的机架、不同的钢种,轧制压力增加的幅度不同。同时,轧制压力增加与该机架的入口温度(TE)、压下率(EPS)、工作辊辊径(WRR)、轧制速度(VU)有关,
[0007]在该机架轧制压力升高的情况下,该机架电流却较高镍铬轧辊降低3~10%。
[0008]由于应用高速钢轧辊后精轧轧制压力预测不准确,即预测值(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差过大,造成带钢穿带困难,多次造成废钢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象,在分析高速钢轧辊特性及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
[0010]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包括:根据轧制压力,调整机架负荷分配;根据轧辊类型,在轧制压力计算过程中增加轧辊修正系数。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的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将轧制压力偏差由最高40%降至
±
10%范围内,不锈钢过流现象未发生,实现了高速钢轧辊在热连轧生产线的稳定轧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0013](2)本专利技术的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将高牌号硅钢厚度由最薄2.3mm薄化至最薄2.1mm,普碳钢厚度由最薄1.8mm薄化至最薄1.5mm。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图1为热连轧轧线设备布置图;
[0016]图2为热连轧的轧制压力控制流程图。
[0017]符号说明:1为加热炉(4座);2为高压水除鳞箱;3为粗轧立辊轧机(VE0);4为粗轧平辊轧机(R0);5为保温罩;6为转鼓式切头飞剪;7为精轧机架(7个机架);8为凸度仪;9为测宽仪;10为测厚仪;11为平直度仪;12为卷取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除下述内容外,其余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或装置。下述名词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0019]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技术方案是根据高速钢轧辊的特性,在原有轧制压力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补偿系数,使之符合高速钢轧辊的轧制特性,实现预测值精度提升,从而实现精轧轧制压力针对高速钢轧辊的高精度预测;同时根据高速钢轧辊应用电流减小的特点,调整机架间的负荷分配(即各机架初始压下率),达到负荷均衡分配的目的。在上述两方面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精轧F0~F3机架可根据钢种需要在任意1个机架、任意2个机架、任意3个机架或4个机架使用高速钢轧辊,从而实高速钢轧辊在精轧前4个机架任意按需要使用。
[0020]热连轧的控制系统采用两级计算机控制,即过程控制计算机(L2级计算机)控制与基础自动化计算机(L1级计算机)控制,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精轧机组的轧制压力控制,轧制压力控制过程如下(图2):
[0021]S1:在L2级计算机计算轧制压力;
[0022]S2:将L2级计算机计算结果以报文方式下送L1级计算机SDH模块(设定代理模块);
[0023]S3:建立SDH模块到压力控制模块的通讯通道;
[0024]S4:读取报文数据值,传送到传动系统控制块,对具体参数进行执行、控制。
[0025]本专利技术首先是针对L2计算机对轧制压力计算方面的轧制压力控制方法进行了创造性改进。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前轧制压力的计算过程为:
[0027]F(i)=nnfk(i)*MH(i)*EPS(i)
ꢀꢀꢀꢀꢀꢀꢀꢀꢀꢀꢀꢀꢀꢀꢀꢀꢀꢀꢀ
(1)
[0028]其中,i表示精轧机机架号;
[0029]F(i)表示精轧机该机架计算轧制压力,KN;
[0030]nnfk(i)表示第i机架压力修正系数,无因次量;
[0031]MH(i)表示钢在第i机架的硬度值,KN;
[0032]EPS(i)表示第i机架的压下率,%。
[0033]第i机架压力修正系数nnfk(i)的计算过程如下:每一块轧制钢的压力修正系数nnfk(i
a
),并连同相应的钢种、厚度、宽度和化学成分一起进行记录,建立数据库;其中nnfk(i
a
)的计算方法为:
[0034]nnfk(i
a
)=nnfk(i0)+0.68*(F(i0)

F(i
00
))/F(i
00
)
[0035]其中,nnfk(i0)表示上块钢压力修正系数,无因次量;F(i0)表示上块钢轧制的实际压力,KN;F(i
00
)表示上块钢轧制的计算压力,KN。
[0036]压力修正系数nnfk(i)的确认分为长遗传值和短遗传值两种情况。
[0037]长遗传值的确定条件为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1)当本块钢钢种与上块钢钢种不一致时,取长遗传值;2)当本块钢厚度与上块钢厚度比较大于等于10%时取长遗传值;3)当本块钢宽度与上块钢宽度比较大于等于10%时取长遗传值。以上三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则取长遗传值。
[0038]根据长遗传值确定nnfk(i)方法为:在压力修正系数nnfk(i
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轧制压力,调整机架负荷分配;根据轧辊类型,在轧制压力计算过程中增加轧辊修正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架负荷分配包括:只有当轧制压力在高镍铬轧辊条件下轧制过程中可能造成过流现象,但在高速钢轧辊条件下轧制过程中达到的最大轧制压力又不会超出轧制压力极限值时增加该机架负荷分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精轧工序前4个机架使用高速钢轧辊后,针对各钢种规格的负荷分配调整规则如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压力计算的公式为:F(i)=nnfk(i)*MH(i)*EPS(i)*(1.0+coff_rolltype(i))其中,i表示精轧机机架号;F(i)表示精轧机该机架计算轧制压力,kN;nnfk(i)表示第i机架压力修正系数,无因次量;MH(i)表示钢在第i机架的硬度值,kN;EPS(i)表示第i机架的压下率,%;
coff_rolltype(i)表示轧辊修正系数,无因次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高速钢轧辊的精轧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修正系数的具体取值如下:其中,TE为该机架的入口温度,℃;EPS为压下率,%;WRR为工作辊辊径,mm;VU为轧制速度,m/s。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华东赵德傲樊瑞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